“三无”小食品儿童的健康杀手
不少中小学生放学后手里都会拿着一些看上去“颜色鲜艳”、“气味诱人”的塑料袋包装小食
品在边走边吃。
这些“三无”食品为何让小学生如此着迷?为此记者近日专门到我市多所中小学
附近的小商铺进行探访。
校园周边小食品受学生欢迎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市内部分中小学,发现不少学校的门口都有烧烤店、零食店、小超市,
诸如“炸肉串”、“麻辣条”、“面筋”之类的小食品吸引着不少放学的孩子。
这些小食品基本上都
是塑料袋包装,价格一般在0.5元至1元之间,因为价格便宜、味道鲜美而受到孩子们的“追捧”。
中午放学时间,记者来到城区十四校门口。
放学时间到了,排着队的小学生们在老师的带
领下走出了校门。
出了校门孩子们就各奔东西了,不少学生直接钻进了校门口的几家小店。
走
进小店的孩子们,几乎每人都会选择一至两样小食品,有的孩子甚至买五六包。
小食品均含有多种添加剂
记者走进该学校附近的一家小商店,在不足5平方米的小店里,靠墙立着几个简易的货架,
货架上摆满了各类小食品、饮料、学习用品。
记者随手打开一包牛肉味的辣串,一股浓郁的牛
肉味扑鼻而来,但在食品配料表中,并没有看到任何和牛肉有关的成分,却有白砂糖、淀粉、
食品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焦糖色、食用香料、二氧化硅、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等成分。
记者数了数,在孩子们最爱吃的诸如“虾条”、“薯片”、“跳跳糖”等食品中,共包含近30种添加剂。
尤其在一种橡皮糖里,配料表中仅着色剂一项,就包含了柠檬黄、诱惑红等6种。
常食小食品易引发多种疾病
日前,记者就“三无”食品对儿童身体健康有何影响采访了有关医生。
医生介绍,近年来,
各大医院门诊中接诊的中小学生患过敏性紫癜和白癜风的人不在少数,这些孩子平时多不按时
正常用餐,而是经常食用一些小食品,打乱了正常的饮食规律。
如果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三无”食品,其里面含有的多种化学添加剂,如染色剂、防腐剂、甜味剂等,长期食用会导致胃热积
滞、食欲下降,甚至厌食、偏食。
而长期偏食会导致儿童营养素摄入不足,免疫力下降,因而
影响身体正常发育,甚至引发白血病。
该医生告诉记者,目前,过敏性紫癜病的具体原因难以确定,但主要是由于免疫力低下造
成的。
儿童属于免疫力比较低的群体,小食品里的香精、色素、保鲜剂、防腐剂、催熟剂等物
质会诱发过敏性紫癜病,过量摄入肯定对孩子的身体不利。
此外,这些小食品的伤害在儿童的
体内沉积会形成一定的毒物,而这些毒物又通过抑制体内某些酶的活性而使黑色素细胞合成障
碍,也可能对黑色素细胞直接造成损伤,从而引发白癜风。
而研究表明,现在国内白癜风的发
病诱因多与环境和食品有关。
过敏性紫癜在小学生中发病多
过敏性紫癜近两年在8至12岁的小学生中发病率趋于上升。
”日前,开封市儿童医院血液病区主任罗继霞忧虑地告诉记者:“我们在对患病的孩子进行调查时发现,这些孩子都比较爱吃学校门口的零食。
”
过敏性紫癜是对青少年有较大危害的一种疾病,容易引起肾脏合并症,若治疗不及时甚至
有可能形成肾衰,危及患者生命。
罗继霞向记者介绍了该病的主要症状:双下肢出现对称皮疹,其形状如蚊虫叮咬后留下的红疙瘩,用手压之却不褪色,关节肿胀,消化道出血。
“现在过敏性紫癜在小学生群体中发病率很高,最多的一天我们接诊了36名过敏性紫癜患儿。
”罗继霞不无担心地说,学校门前的零食摊大多是流动摊贩,所售的小食品质量很难保证。
再加上有些制造商为了吸引孩子们购买,常在食品中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这些东西很可能就
是过敏源。
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
一、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商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
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
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
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依
然可以食用。
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保存
期的食品不宜食用。
三、如何正确选购饮料
1.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表中配料
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2.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
选购碳酸饮料时,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
产品。
3.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
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
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四、饮用牛奶应注意哪些
经常适量喝牛奶有利于骨骼生长发育,对提高身体素质有积极促进作用。
但是,如果不能正确饮用,会对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饮用牛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牛奶。
“乳糖不耐者、牛奶过敏者、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均不宜喝
牛奶”。
按含脂量的不同,牛奶分为全脂、半脱脂、脱脂三类,其中全脂牛奶含有牛奶的所有成
分,适合少年儿童饮用。
2.牛奶不能当水喝。
牛奶中含有大量水分,但由于是高渗性饮料,饮入过多或在出汗、失
水过多时饮用,容易导致脱水。
3.饮用牛奶要适量。
“正常饮用牛奶不会导致蛋白质过量”。
儿童、青春发育期的小孩饮用500毫升。
4.牛奶应温饮,不宜煮沸。
煮沸后,牛奶蛋白质受高温作用会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
钙出现沉淀,并且原本富含的维生素C和其他维生素被破坏,营养价值降低。
最后,把握好饮用牛奶“时机”。
“不要空腹喝牛奶,不要与茶一起饮用牛奶”,早上饮用牛奶,应同时吃一些富含淀粉的谷类食物。
五、十大“垃圾”食品及其危害
(一)油炸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油炸淀粉导致心血管疾病;2.含致癌物质;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
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主要危害是: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
脏功能造成负担;2.严重破坏维生素;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主要危害是: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主要危害是: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主要危害是: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三大致癌物质之首);2.1只烤(十)烧烤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
鸡腿=60支烟的毒性;3.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