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

(完整word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

第1、2课时课题半导体特性、 PN 结、二极管课型教学了解半导体的特性和PN 结的形成与特性目的掌握二极管、稳压管的特性重点PN结的形成与特性难点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教学过程一、半导体的导电特性1、光敏性、热敏性、可掺杂性2、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3、 N 型半导体结构形成方式:掺入五价杂质元素使载流子数目增多,自由电子是多子4、 P 型半导体结构形成方式:掺入三价杂质元素使载流子数目增多,空穴是多子二、 PN结的形成与特性1、形成过程2、特性:单向导电性三、二极管1、结构、外形、分类:(1)按材料分 : 有硅二极管,锗二极管和砷化镓二极管等。

(2 )按结构分 : 根据 PN结面积大小 , 有点接触型、面接触型二极管。

(3 )按用途分 : 有整流、稳压、开关、发光、光电、变容、阻尼等二极管。

(4 )按封装形式分: 有塑封及金属封等二极管。

(5)按功率分 :2、主要参数3、判别办法:用万用表欧姆档判别正、负极及好坏。

4、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5、特殊功能二极管:稳压管、发光二极管课后小结半导体有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普通二极管电路的分析主要采用模型分析法稳压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结构与普通二极管类似,均由 PN 结构成。

但稳压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击穿区第 3、4 课时课题半导体三极管课型教学1、了解三极管的结构与特性;2、掌握三极管的类型和电流放大原理;目的3、理解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重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难点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教学过程一、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类型二、三极管在电路中的联接方式三、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及原理三极管实现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 集电结反向偏置。

1)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电子的过程2)电子在基区的扩散和复合过程I C I B3)电子被集电区收集的过程二、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1、输入特性:i B=f(u BE)u CE常数2、输出特性:i C=f(u CE)i B常数课后小结了解三极管的结构与特性;掌握三极管的类型和电流放大原理;理解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课题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课型教学1、了解电路的结构组成目的2、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波形重点1、电流放大原理难点2、特性曲线教学过程三、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类型一、电路组成及各元件作用1、2、在电路中的联接方式二、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四、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及原理 1 、直线 :I B R B=U CC-U BE 直线:U CC=I C R C +U CEQ、五、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三、动态波形分析1、输入特性I E=I C+I BI C I B4 i C/ mA 80 A 3.3N2、输出特性 3 60 AI E=f(U BE )|U CE:常数Q40 AI C=f(U CE)|I B: 2常数 1.8 i B 20 A3、主要参数 1u CE / VM0(O)489 12 16 20课后了解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结构组成,及原理。

熟练进行图解法分析放小结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波形。

课题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课型教学了解微变等效法定量计算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

目的重点微变等效法定量计算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难点微变等效电路的画法教学过程一、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i Cb i b i Cc ci br be u ceu ce ube i bube ee二、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 三、交流动态参数的计算: 1、电压放大倍数A u=U. 0 2. 输入输出电U i课后掌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和交流动态参数的计算。

小结课题放大器的偏置电路课型教学了解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放大器偏置电目的路的分析计算。

重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难点放大器偏置电路的分析计算教学过程一、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较多,如温度变化、电源波动、元件老化而使参数发生变化等,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温度变化的影响。

l 、温度变化时对 I CEO的影响一般情况,温度每升高12 ℃,锗管 I CEO数值增大一倍;温度每升高 8 ℃时,硅管的 I 数值增大一倍。

CEO2、温度变化对发射结电压u BE影响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后, 使 u BE减小,一般晶体管 u BE的温度系数约为 -2 ~2.5 mv/ ℃。

u 减小,将使 i 和 i 增大,工作点上移。

3、温度变化对BE B C的影响值增大,温度每升高 1 ℃,值约增加 0.5 %~温度升高将使晶体管的1%,最大可增2%。

反之,温度下降时值将减小。

二、分压式偏置电路1、电路结构2、动态和静态分析UCCRB 1 RC C 2C 1V u0R LR Su i R B 2u S课后了解温度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熟练对分压式偏置电路进行分析小结课题 常见的放大电路 课型教学 了解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及分析计算。

目的 重点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分析计算 难点共基极放大电路分析计算。

教 学 过 程一、共集电极放大电路:1、电路的组成及微变等效电路R B UCCI bI cC 1R SrbeI bC 2VU i R BR SRu SR E R 1U iU 0R LrU 0u SE'ir i2、电路的原理及分析计算: 二、共基极放大电路1、电路的组成及微变等效电路2、电路的原理及分析计算:RB 1UCCI iI eecR CVR E I b I c R LC 1C 2r beR CU iU 0R ER LU iC BRB2I b'br ir 0r i小结掌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分析计算; 了解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原理课题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课型教学了解频率特性的一般概念,掌握单管放大器的频率特性目的重点单管放大器的低、高频幅频特性难点单管放大器的低、高频相频特性教学过程一、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可用复数来表示..A u=︱ A u(f)︱( f ).式中, A u(f)表示放大器的增益与频率的关系,称为幅频特性;(f)表示放大器输出信号与输人信号的相位差与频率的关系,称为相频特性,两者统称为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二、单管共射放大器的频率响应1.低频响应和低频等效电路R sC 1 2U s U 13Ri g m U 13 R p U 03R s1 2U sU 13 R i gmU13RU 0p3CT2.高频响应和高频等效电路课后了解单管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小结第 15、16 课时课题 多极放大电路分析课型教学 1、掌握多级耦合的三种形式 目的 2、熟练分析多极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重点 多极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难点变压器耦合和直接耦合教 学 过 程 一、多极放大的 耦合方式: 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二、多极阻容耦合放大器1、结构组成第一级 第二级U CCR21R C1C 2R22R C2C3C 1V 1u 0R Su 01ui 2u iR11R12R Lu SR E1CE1R E 2CE 22、静态分析3、动态分析:后极的输入等于前极的输出三、直接耦合的目的及存在的问题1、目的:放大缓变信号或直流信号2、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1)、前后极静点相互影响2)、零点漂移:采用差放电路克服课后 直接耦合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小结第17、18 课时课题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分析 课型 教学 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目的 重点 分压式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难点源极输出器的分析教 学 过 程一、分压式共源极放大电路1、电路结构UDDGDRG 1R D C 2I dC 1R GR DU 0U Gu 0u iR GRG 2C SU iRG1 RR SG 2S2、静态分析如图所示 U G =R G 2U DDRG 1RG 2这样栅 - 源电压为 U=U-IRGSGD s......U oU o3、动态分析 U o =- I d R =-g U gsRA u ===-g r=﹝R+(R //R) ﹞d mdm igG1G2U iUgs//r g ≈R g +(R G1//R G2) ≈ R g r o ≈R D二、共漏极放大电路 —— 源极输出器 1、微变等效 2、参数计算课后 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小结第19、20 课时课题负反馈的概念和类型判别课型理论课教学1、了解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目的2、分类并判别 3、熟悉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重点类型判别难点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教学过程一、负反馈的概念1、概念2、方框图3、基本关系式:A f A AF 1时 A f1 深度负反馈1 AF F深度负反馈二、负反馈的分类判别1、电压串联型2、电压并联型3、电流串联型4、电流并联型一、对放大倍数的影响1、降低放大倍数2、提高了稳定性二、改善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三、展宽通频带四、对 r i的影响串联型使 r i提高五、对 r0的影响电压型使 r0降低课后小结反馈类型的判断难不易接受第21、22课时课题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课型教学熟悉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目的重点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和输出波形的影响难点教学过程一、对放大倍数的影响1、降低放大倍数2、提高了稳定性二、改善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三、展宽通频带四、对r i的影响串联型使 r i提高五、对r0的影响电压型使 r0降低课后熟悉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小结第23、24课时课题差动放大电路分析课型教学1、了解直接耦合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目的2、差动放大器分析重点差动放大器分析难点直接耦合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教学过程二、直接耦合的目的及存在的问题1、目的:放大缓变信号或直流信号2、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1)前后极静点相互影响2)零点漂移:采用差放电路克服三、差动放大电路1、电路和结构特点2、电路抑制零漂原理3、电路的输入信号4、改进电路:带调零电位器的长尾电路1)静态分析2)对共模信号的分析3)对差模信号的放大课后简述差放的输入输出方式小结课题集成运放简介课型教学了解集成运放的特点、内部电路构成、外形、主要技术指标和理想分目的析条件重点集成运放的理想分析条件难点集成运放的内部电路构成、外形、主要技术指标教学过程一、集成运放的特点高增益的多极直接耦合放大器二、电路构成( F007)1、输入级、输出极、中间极、偏置电路2、外形三、主要技术指标四、理想分析条件1、线性区U UI I02、非线性区U UI I0U0U0sat课后了解集成运放的特点、内部电路构成、外形、主要技术指标小结掌握集成运放的理想分析条件课题集成运算电路课型教学掌握集成运放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目的重点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难点微、积分运算教具挂图教学方法授课班级授课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日期教学过程一、比例运算1、反相比例运算:U0 RF U i R12、同相比例运算:U0 (1 RF )U i R1二、加减运算1、同相加法2、反相加法三、减法运算四、积分运算U 01U i dt RC五、微分运算U 0dv i R F Cdt课后熟练运用集成运放对信号进行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小结第29、30 课时课题集成运放在信号测量、处理方面的应用课型教学1、了解电压、电流的测量目的2、了解数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重点电压、电流的测量难点数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教具挂图教学方法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教学过程一、电压源和电流源1、同相式电压源1)构成2)特点2、同相式电流源1)构成2)特点二、电压和电流的测量直流毫伏表的构成与特点不同量程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的构成三、测量放大器(数据放大器)1、构成附图2、使用说明课后了解电压、电流的测量小结了解数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第31、32课时课题电压比较器课型教学目的掌握电压比较器的工作特点、波形和传输特点重点过零比较器难点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原理及分析教具挂图教学方法授课班级授课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日期教学过程一、过零比较器二、任意电压比较器三、迟滞比较器1、电路2、原理:U R2 U 0( swt)R1 R23、传输特性课后掌握电压比较器的工作特点、波形和传输特点小结第33、34 课时课题波形产生电路课型教学1、了解振荡的概念目的2、熟练分析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重点正弦波振荡器难点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教具挂图教学方法授课班级授课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日期教学过程一、振荡的产生和稳定1、振荡条件A F 1AF 12nA F2、振荡器的组成二、桥式 RC 正弦波振荡器1、结构及特点2、工作原理1)RC 串并联选频网络2)满足振荡条件3)起振和稳幅14) 振荡频率: f2 RC三、非正弦波振荡器1、方波发生器三角波发生器课后了解振荡的概念小结熟练分析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第35、36课时课题滤波器、非线性处理器课型教学1、了解一阶有源RC 低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目的2、有源峰值检波器的工作原理重点一阶有源 RC 低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难点有源峰值检波器的工作原理教具挂图教学方法授课班级授课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日期教学过程一、一阶有源 RC 低通滤波器1、电路结构2、工作原理及波形二、比例系数可变的比例运算器三、限幅器四、采样保持电路五、有源峰值检波器课后了解一阶有源RC 低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小结有源峰值检波器的工作原理第37、38课时课题集成运放使用注意事项和习题分析课型教学1、了解使用注意事项目的2、习题分析重点难点习题教具挂图教学方法授课班级授课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日期教学过程一、运放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两输入端的等效直流电阻要相等2、零点调整3、消除自激振荡4、保护措施5、输出电流的扩展二、习题分析课后掌握集成运放在信号运算、处理、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