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专科英语类学生或具有同等水平的自学者。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大量的课堂口语练习和实践,在本课程结束时,学生能口头用英语
准确地表达思想,语音语调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

本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不是英语口语入门课。

因此,本大纲对新入校学生提出以下课程要求:1、语音:入学新生应能运用国际音标拼读单词,朗读难度低于所学课文的浅易材料,语音
语调大体正确。

2、听力:能听懂简单的课堂英语。

3、口语:能用英语问、答有关课文(难度低于所学课文)内容的问题。

本课程为两学年,分四个学期,对学生在各个学期的口语能力具体要求如下:1、通过第一学期考试的学生应能听懂并运用常用的课堂英语,就所学课文问答问题,复述
所学课文,用每课提供的词汇就课文中的图片进行1?分钟的描述,并做到语音、语调、语
法基本正确。

2、通过第二学期考试的学生除能对所听材料进行问答和复述外,还应能就熟悉的材料经
2?分钟思考后作2&127;分钟左右的连贯性讲话;能就一般日常生活题材进行简单会话。


行以上口语实践时,学生应能基本正确地表达思想,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
语言基本得体。

3、通过第三学期考试的学生应能就所听材料进行问答、复述和讨论;能就所熟悉的题材经
2?分钟准备后作3&127;分钟左右的连贯性讲话;能就一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题材进行交
谈;学生应能正确地表达思想,语音语调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

4、通过第四学期考试的学生能就所听材料进行问答、复述和讨论外,还应能就熟悉的题材
略作准备(1?分钟)后作3?分钟连贯性即席讲话;能就日常生活、社会生活问题同英语国
家人士交谈;学生应能比较准确、流畅地表达思想,语调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
得体。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全部为面授课,共144学时,&127;由地方电大根据本大纲的要求,具体负责实施。

第一学年(第一、二学期)从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开始,重点培养叙事技能。

面授课每次上
课人数不宜过多,以利辅导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学生也有足够的口头实践机会。

第二学年(第三、四学期)除了继续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外,面授课的主要内容是课堂
讨论,以培养学生自由会话的能力。

而且较之第一学年,课堂实践量应相应加大,但面授课
仍以小型班级为主,人数不宜过多。

四、教学内容
本课程选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吴祯福等编写的《英语初级口语》和《英语中级口语》为教材,
分别配有四盒和六盒录音带。

第一、二学期采用《英语初级口语》。

全书共40课,其中第37、38、39、40课不作教学要
求,实际讲授36课。

第一、二学期各讲授18课,每课2学时
第三、四学期采用《英语中级口语》。

全书共35课。

第三学期讲授18课,第四学期讲授17
课,每课2学时,剩余的2学时为复习课。

五、教学原则
1、坚持先“听”后“说”
本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坚持先“听”后“说”的原则。

《英语初级口语》和《英语中级口语》
均配有英语录音,辅导教师在课前及课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录音材料,先听后说,
自觉地遵守这一原则。

2、提高学生口头交际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手段是通过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书面文字及听力材料,增加语言输入,然后经
过对语言的模仿最终达到对语言的自如运用。

因此,第一、二学期应着重于语言基本功的训
练,如语音、语调、语法、朗读、复述能力。

第三、四学期则着重于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基本
的语言知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地口头表达观点与思想。

在两个学年的教学中,学生应从
大量的口语实践中完成从单纯模仿语言到自由运用语言的过渡。

3、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
在面授辅导课上,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中心。

学生是本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他们应
该是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加者。

教师的任务是组织课堂,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课
堂的口语实践活动。

面授课中,切忌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即使是为了纠正错误,教师也不
应该过多地打断学生谈话,以致于影响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4、增加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媒介,交际过程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文化之间的差异。

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
识,很多学生说话往往不得体。

语言不得体比不正确的语音、语调、语法更容易导致误解的
产生。

所以,本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所学语言的社会环境,使其掌握正
确、得体的表达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语言形式与社会语境结合起来,对于课
文中出现的与社会语言环境有关的问题力争作出解释,并积极组织练习。

5、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课文素材绝大多数选自国外的教科书、报刊。

它们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有关
英语国家的资料;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展示了外国人对社会诸方面问题的看法。

教师应在口语
实践中,根据不同情况,引导学生客观、辨证地观察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口
头实践活动应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6、正确对待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犯的语法错误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

问题是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什么时候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口语课上,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口语活动,用各种方法以达到学生口语练习
的最大实践量。

对于学生的错误要视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在进行机械或半机械练习时,学
生犯的基本结构错误,应引起重视,避免其泛滥。

但是,在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时,不宜过多
纠正,在学生说话的中间,尤其不宜打断,因为此时交流是首要目的。

不断纠正错误不但会
打断学生的思路,破坏其语流,还会使学生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因而突破不了语言口头
运用这一关。

纠正说话过程中的错误,主要应依靠学生本人,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
言的敏感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说话中的语言错误的识别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性和识别
能力后,就会不断地自我纠正,错误也就会逐渐消失。

六、测试
1、测试是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同时,测试又为修订大纲、
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测试内容应包括大纲规定掌握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


试应按照本大纲所规定的各学期具体要求命题。

3、测试分平时随堂测试和期终测试两部分。

平时随堂测试计30分,期终测试计70分,
总计100分。

4、平时测试由任课教师随堂进行,分数依据学生平时的口语能力以及口语课上的综合表现
而定。

要紧密结合所学的课文及课后的有关练习,体现口语课的目的、特点和要求。

5、期终测试统一规定测试范围、测试题型及测试要求,各校组织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