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
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口语作为一门公共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师范生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的特点,运用教学口语的技能、教育口语规律以及教师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运用,使学生成为学习规范的、文明的、优美的语言的典范。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口语是根据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开设的,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是:1.教育师范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2.能够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做到熟练地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辩正能力。
3.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能,做到语音响亮、圆润、持久不衰。
4.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
做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
5.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基本技能。
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情景的需要,调控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口语表达做到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根据不同内容,可灵活地采用讲授法、自学辅导法、小组讨论法、实践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2.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可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以教师集中辅导与自学、小组讨论相结合等多种教学形式。
3.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市电大将通过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辅导,发布教学信息四、课程教学内容上编普通话训练第一章语音常识与发声技能(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发音器官和发音原理,掌握科学的发音方法与语音的训练步骤,使语音响亮、清晰、持久不衰,为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基本概念:共鸣腔吐字归音语音四要素音节音素元音辅音重点难点:•了解用气发声的原理以及训练要领。
•掌握吐字归音的发音方法。
•掌握语音的基本概念与训练目标,达到语音运用准确、规范、自然流畅。
教学内容:第一节语音是怎样发出来的一、发音器官二、发音原理第二节发声技能训练•用气发声技能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吐字归音训练第三节语音的基本概念与训练步骤一、语音的基本概念二、语音训练的一般步骤第二章普通话语音训练(6课时)教学目标:•认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明确普通话是合格的教师必须掌握的职业语言。
•正确掌握《汉字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能熟练地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能直呼音节,正确拼写,并掌握语流音变。
•熟练掌握 3755个第一级汉字的标准读音;词汇、语法较少差错。
•有一定的用普通话辨正方言的技能。
基本概念:声调调值调类声母韵母语流音变重点难点:•熟练读准四声,克服口语中声调不准的毛病。
•掌握普通话的21 个声母,克服声母中的方音。
•读准汉字的韵母,并在口语中改正韵母中的方音。
•掌握普通话中的变调,轻声、儿化、“啊”的音变等语流音变,并在口语实践中正确运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普通话的声调训练一、声调、调值、调类的基本概念。
二、声调辩正三、声调发音检测第二节普通话声母训练一、普通话声母基本训练二、声母辩正三、声母发音检测第三节普通话韵母训练一、韵母基本训练二、韵母辨正三、韵母检测第四节普通话语流音变训练一、声调音变训练二、轻声的发音训练三、儿化的发音训练四、“啊”的音变训练五、语流音变检测第三章普通话词语和语法的规范运用(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规范运用普通话词语和语法的常识,掌握分析对比方言词语、语法与普通话差异的方法,学会在普通话口语实践中使用规范词语,选用正确恰当的句式准确表情达意。
基本概念:普通话语法方言语法重点难点:对比分析方言词汇语法和普通话词汇语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词语的规范运用一、词语规范运用应该注意的问题二、方言词语与普通话词语的主要差异第二节语法的规范运用一、语法规范运用应该注意的问题二、方言语法与普通话语法的主要差异中编一般口语交际训练第一章朗读技能训练(3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朗读训练与教师口语的关系;了解什么是正确的朗读方式;通过朗读“四要素”能力的培养,学会运用朗读的多种技巧,以提高有声语言的表现力。
基本概念:朗读朗读四要素重点难点:1 、理解朗读四要素2 、朗读技巧的运用教学内容:第一节朗读训练和教师口语的关系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二、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三、教师口语训练的捷径第二节朗读训练的要求一、什么是朗读二、初学朗读五忌三、朗读使用的语言四、朗读者的身份五、朗读要忠于原作品第三节朗读技能技巧训练一、明确第一要素——掌握朗读内容二、明确第二要素——确定朗读目的三、明确第三要素——分清朗读对象四、明确第四要素——掌握表达方法第二章听话技能训练(3课时)教学目标:明确听话训练的重要性;掌握听话要领,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
做到: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
有较强的听话辨析能力。
基本概念:反应非语言性反应反射重点难点:•掌握听话的方法和技巧•运用说话技巧快速应对。
教学内容:第一节练好听话的方法和技巧一、抓要点的技巧二、诱导的技巧三、推断的技巧四、评价的技巧第二节听话能力的综合训练一、听记训练二、听辨训练三、听测训练四、听话组合力训练第三节听话能力的专题训练一、对对方话语的反应二、口语交际的“反射”技能训练第三章说话技能训练(4课时)教学目标:明确说话技能的重要性,掌握多种口语表达形式的特点要求和技能,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做到表意准确,语旨鲜明,态势得体,善于应变。
基本概念:复述描述解说评述演讲即兴演讲交谈论辩重点难点:•理解掌握复述、解说、演讲、交谈以及论辩的内涵和技巧。
•学会运用多种口语表达形式。
教学内容:第一节说话训练的基本步骤一、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技巧二、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技巧第二节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技巧一、复述训练二、描述训练三、解说训练四、评述训练五、命题演讲训练第三节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技巧一、交谈训练二、即兴演讲训练三、论辩训练第四章口语交际的相关技能训练(3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态势语在一般口语交际和教师职业口语中的作用,掌握态势语运用的要领;初步掌握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和交际中心理沟通的方法。
通过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训练,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
基本概念:态势语调控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语境重点难点:•掌握态势语训练的要领。
•掌握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和心理沟通的方法•准确把握语境的内涵和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态势语训练一、态势语及其作用二、口语交际中的态势语训练三、态势语综合训练第二节口语交际中的心理素质训练一、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障碍二、克服口语交际中心理障碍的方法三、口语交际中心理沟通的方法第三节口语交际中的思维训练一、思维方式训练二、思维品质训练第四节适应语境的口语交际训练一、语境的内涵二、语境的作用三、适应语境的表达训练四、礼貌语言的训练下编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第一章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和基本技能训练(2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教师职业口语的规范性,能运用语音的多种表达技能技巧和口语修辞手段,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等任务。
基本概念:比喻对比委婉暗示教学语言修辞重点难点:•掌握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
•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一、规范性二、教育性三、科学性四、生动性五、可接受性第二节语音在教师口语中的具体运用一、音量调节训练二、清晰表达训练三、流畅表达训练四、语气的运用五、语调的运用六、重音的运用七、顿连的运用八、节奏的运用第三节常用修辞方式训练一、比喻的运用二、对比的运用三、委婉的运用四、暗示的运用第二章教学口语训练(3课时)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
认真进行教学口语表达方式的综合训练,把握主要教学环节的口语技能,注意领会教学口语在文科教学、理科教学和技能教学中的特点,初步掌握运用教学口语进行教学的基本技能。
基本概念:导入语讲授语过渡语提问语小结语重点难点:•掌握教学口语的主要表达方式,并运用于课堂讲述之中。
•理解并掌握主要教学环节的口语技能训练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一、饱含知识信息的话语二、带有启发性、教育性的话语三、以教材为蓝本的经过加工的话语四、以讲析为主的话语五、带有即兴成分的话语第二节教学口语表达方式训练一、叙述语的运用二、描述语的运用三、解说语的运用四、评述语的运用第三节主要教学环节的口语技能训练一、导入语训练二、讲授语训练三、过渡语训练四、提问语训练五、小结语训练第四节教学口语在不同学科中的运用一、文科教学用语特点二、理科教学用语特点三、技能类学科教学用语特点第五节教学口语运用中的因材施教一、对不同接受水平的学生二、对不同学习态度的学生三、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第三章教育口语训练(4课时)教学目标:认识教育口语的性质、特点、要求及运用原则,通过训练初步掌握运用教育口语的基本技能技巧。
基本概念:沟通语启迪语激励语批评语暗示语重点难点:•掌握教育口语的基本技能。
•学会对不同对象的教育口语谈话技巧和谈话方式。
•掌握对学生群体讲话的策略与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口语的特点一、针对性二、说理性三、诱导性四、情感性第二节常用教育口语基本技能训练一、沟通语二、启迪语三、激励语四、批评语五、暗示语第三节适应不同对象的教育口语训练一、面对不同个性学生的教育口语训练二、面对不同水平学生的教育口语训练第四节对学生群体讲话的技能训练一、日常活动中的群体讲话训练二、处理偶发事件的群体讲话训练第四章教师其他工作口语训练(2课时)教学目标:认识教师其他工作口语运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了解并掌握教师在教育、教学以外的工作语境中口语运用的基本技能。
基本概念:教师其他工作口语集会性讲话研讨性讲话重点难点:1 、把握教师其他工作口语运用的基本原则。
2、掌握教师在不同工作场合中的谈话技能。
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师其他工作口语运用的基本原则一、转换交际角色二、维护教师形象三、营造和谐氛围第二节教师对不同工作对象的口语运用训练一、与家长的谈话二、与上级的谈话三、与同事的谈话四、与其他工作对象的谈话第三节教师在不同工作场合的口语运用训练一、集会性讲话二、研讨性讲话第五章教师口语艺术(2课时)教学目标:理解教师口语艺术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教师口语艺术技巧;初步具备赏析优秀教师口语艺术风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