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人大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共同诉讼【圣才出品】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人大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共同诉讼【圣才出品】

第8章 共同诉讼
8.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共同诉讼的含义 共同诉讼概述 共同诉讼发生的原因
共同诉讼的分类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含义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认定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人的追加
必要共同诉讼 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含义
类似必要共同诉讼 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特点
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认定
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普通共同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普通共同诉讼的适用
普通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普通共同诉讼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的共同诉讼适用
普通共同诉讼、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差异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与普通共同诉讼的主要区别点
类似必要共同诉讼与普通共同诉讼的异同
诉讼代表人的概念
诉讼代表人制度的性质
概述 有诉讼代表人的诉讼的特点
诉讼代表人与诉讼代理人的区别 诉讼代表人制度的作用
诉讼代表人的条件与人数 诉讼代表人 诉讼代表人的法律地位
诉讼代表人的更换
共同诉讼的诉讼代表人制度 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代表人诉讼的种类
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关于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特殊程序 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裁判的效力
不宜适用诉讼代表人的情形 共同诉讼
一、共同诉讼概述
1.共同诉讼的含义
(1)含义
纠纷的一方或双方均为二人以上,形成诉讼时,原告或被告或双方均是多数,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诉讼形态——共同诉讼。

原告为二人以上的,称为共同原告;被告为二人以上的,称为共同被告。

二人以上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称为共同诉讼人。

(2)意义
共同诉讼是诉的主观合并(主体合并),在有的情况下,不仅在同一诉讼程序中纳入了多个诉讼主体,还将多个诉讼主体之间的诉讼请求同时纳入同一诉讼程序加以审理,形成了诉的客体(诉讼请求)的合并与诉的主体合并的竞合。

共同诉讼的意义在于简化诉讼程序,节省诉讼的时间和费用,实现诉讼的经济和迅捷,并避免人民法院在同一事件的处理上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

(3)起源
共同诉讼的制度和概念起源于德国。

2.共同诉讼发生的原因
(1)原始的发生原因
共同诉讼一般是因两个以上的原告起诉,或两个以上被告应诉而形成的,称为原始的发生原因。

(2)后发的发生原因
因后发原因形成的共同诉讼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诉讼进行中,原告或被告死亡,诉讼由数个继承人或权利、义务的继承人承担。

③诉讼进行中,法院将分别提起的诉讼合并审理而形成的共同诉讼。

3.共同诉讼的分类
(1)以共同诉讼人之间对诉讼标的的关系为标准,共同诉讼可分为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

①争议的诉讼标的同一的共同诉讼,是必要共同诉讼。

②争议的诉讼标的同种类的共同诉讼,是普通共同诉讼。

(2)必要共同诉讼又分为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和类似必要共同诉讼。

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又称特殊共同诉讼、偶然的必要共同诉讼、非真正必要共同诉讼,是指数人对作为诉讼标的的法律关系,虽然不要求必须一同起诉或应诉,当事人有选择一同起诉或应诉,还是分别起诉或应诉的权利,但一旦选择共同诉讼,则必须对共同诉讼人的诉讼标的作合一确定。

二、必要共同诉讼
1.固有必要共同诉讼
(1)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含义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同一的共同诉讼。

必要的共同诉讼要求共同诉讼人必须一同起诉或应诉,未一同起诉或应诉的,应予以追加,人民法院还必须合并审理,且作出合一判决。

①固有必要共同诉讼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共同诉讼人之间诉讼标的的共同性。

②共同诉讼人之所以必须一同进行诉讼,是因为共同诉讼人自己不享有独立的诉讼实施权或诉讼管理权,诉讼实施权或诉讼管理权属于共同诉讼全体,共同诉讼人中一人的诉
③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实体法基础在于,当事人在实体上的处分权或管理权以及作为诉讼标的的形成权必须由全体权利人共同行使,单独行使将是不合法的。

(2)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认定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人之间对诉讼标的是否具有共同的权利或义务,是由实体法决定的。

但并非所有涉及共有财产权的诉讼都一定是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即使涉及共同共有关系,也不一定要一同起诉或应诉。

下列情形的当事人均作为固有必要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
①个体工商户在诉讼中,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登记的经营者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

②在诉讼中,未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人合伙的全体合伙人为共同诉讼人。

个人合伙有依法核准登记的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

全体合伙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被推选的代表人,应由全体合伙人出具推选书。

③企业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诉讼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分立后的企业为共同诉讼人。

④借用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盖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银行账户的,出借单位和借用人为共同诉讼人。

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其监护人为共同被告。

⑥在继承遗产的诉讼中,部分继承人起诉的,人民法院应通知其他继承人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

⑦共同财产权受到他人侵害,部分共有权人起诉的,其他共有权人为共同诉讼人。

⑧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将新的用
(3)固有必要共同诉讼人的追加
①固有必要共同诉讼人中如果只有其中一部分共同诉讼人起诉,法院在受理起诉的案件时,发现有共同诉讼人没有参加诉讼的,就应当依职权通知未参加诉讼的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即当事人的追加。

②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申请理由成立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在追加共同诉讼的当事人时,应当通知其他当事人。

③应当追加的原告,已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愿意参加诉讼,又不放弃实体权利的,仍应追加为共同原告,其不参加诉讼,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依法作出判决。

④追加的共同诉讼人是被告,而该被告又不愿意参加诉讼,且不适用拘传的,可缺席判决(只针对未参加诉讼的被告)。

2.类似必要共同诉讼
(1)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含义
类似必要共同诉讼,是指数人对作为诉讼标的的法律关系,虽然不要求必须一同起诉或应诉,当事人有选择一同起诉或应诉,或者分别起诉或应诉的权利,但一旦选择共同诉讼,则必须对共同诉讼人的诉讼标的作合一确定的共同诉讼。

(2)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特点
①共同诉讼人各自具有独立实施诉讼的权能,各共同诉讼人可以单独起诉或应诉。

②在单独实施的诉讼中,法院所作出的裁判对其他没有参与诉讼的利害关系人有拘束力。

同样适用固有必要共同诉讼人相互关系的处理原则。

(3)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认定
①以挂靠形式从事民事活动,当事人请求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该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为共同诉讼人。

②因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债权人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一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

保证合同约定为一般保证,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债权人仅起诉被保证人的,可以只列被保证人为被告。

③原告起诉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为共同被告。

如果原告仅起诉被代理人或代理人一方的,法院无须追加未被起诉的另一方参加诉讼。

④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诉讼案件后,依法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在开庭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准许参加诉讼的,列为共同原告。

公益诉讼中其他没有起诉的适格原告在开庭前参加诉讼的,为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人。

⑤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以公司为被告。

原告以其他股东为被告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将其他股东变更为第三人;原告坚持不予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原告对其他股东的起诉。

原告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告知其他股东,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

其他股东或者有关利害关系人申请以共同原告或者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⑥上级工会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要求企业、事业单位拨缴工会经费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基层工会要求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其作为共同申请人或者共同原告参加诉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