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第五版(周三多)第二章 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学第五版(周三多)第二章 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29
二、两种社会责任观
1、古典观(纯经济观) 认为企业仅对股东承担责任 2、社会经济观 认为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30
两种社会责任观比较 古典观
利 润
股 东 利 益 权 力
社会经济观
企业参与社会活动会使(1)自身的社会形象 得到提升;(2)与社区、政府的关系更加融 洽因而增加利润,特别是增加长期利润。
8
2、职业道德
是指在行为方式不明确的情况下,指导专业人员、管理人 员和工人做出正确决定的一系列标准。 如医德决定医生或护士如何对待病人,应采用对病人而不 是对医生本人有益的医疗程序。 职业规范或条例会影响如律师、会计等员工作出的决定或 是在特定场合下的表现,这些规范和条例可能会成为一个 组织道德规范的一部分。
26
第三节 提高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招聘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二、建立道德准则 三、管理者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四、设定工作目标 五、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六、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七、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八、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
27
麦道公司的道德准则美国一飞机制造商
在所有的交往中要诚实可信 要可靠地完成所交代的任务 说话和书写要真实和准确 在所有工作中要与人合作并作出自己的贡献 对待同事、顾客和其他人要公平和体贴 在所有活动中要遵守法律 承诺以较好的方式完成所有任务 节约使用公司资源 为公司服务并尽力提高我们生活质量
17
4.视人为目的 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5.超越法律 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6.自律 崇尚道德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 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崇高的价值观能够激发成员去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从 而给组织带来生机和活力
18
第二节 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道德发展阶段 二、个人特征 三、结构变量 四、组织文化 五、问题强度
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 主张把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 综合纳入商业道德中决策。 与其他三种的区别在于它要求管理者考察各 行业和各公司现有的道德准则从而决定什么 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16
三、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1.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 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2.以社会利益为重 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5
五、问题强度
1. 某种道德行为造成的伤害(或利益)有多大? 2. 有多少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或善良的)? 3. 行为实际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或带来实际利益)的 可能性有多大? 4. 行为后果的出现需要多长时间? 5. 你觉得行为的受害(或受益者)与你(在社会上、心 理上或身体上)挨得多近? 6. 道德行为对有关人员的影响的集中程度如何? 道德强度越大,管理者越有可能采取道德行为。
6
(二)决定一个组织道德规范的因素
一个组织的道德规范在该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工 人做出可能影响其他组织或个人利益的决定时, 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组织道德规范的产生往 往取决于该组织环境中的三个因素,即社会道 德、职业道德、和该组织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 道德。
7
1、社会道德
是一个社会的法律、风俗、实践、规范和价值所体现的价 值观和标准,是在处理诸如公平、正义等问题时指导人们 如何行事的标准。 例如,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生产高质量或低价格的产 品与其他公司进行竞争是完全道德的,但是如果他通过随 意散布谣言诋毁对手产品、贿赂零售商等进行竞争,就是 不道德。 社会道德是一个组织道德规范的基础。
减少政府管制 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加强导致较少的政 府管制. 责任与权力的平衡 企业拥有大量的权力,这就要求相应 的责任来加以平衡. 股东利益 从长期来看,具有社会责任感将提高 企业的股票价格 资源占有 企业拥有支持公共项目和慈善事业的 资源 预防胜于治疗 企业应在社会问题变得十分严重之前 采取措施,以免付出更大的补救代价
32
㈡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共7点)
1.违反利润最大化原则 企业只有在追求其经济利益时,才是在承担社会责任 2.淡化使命 追求社会目标淡化了企业的基本使命,即经济的生产率. 3.成本 许多社会责任活动都不能够补偿其成本,必须有人为此买单. 4.权力过大 企业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权力,追逐社会目标将会使它们的权力更 大. 5.缺乏技能 企业领导者缺乏处理社会问题的必要技能 6.缺乏明确的责任 企业与社会性行动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7.缺乏公众的广泛支持
2、控制中心的内在与外在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 行为。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 可能更加一致。
23
三、结构变量
组织的结构设计有助于管理者道德行为的产生。 1、规章制度有可能促进道德行为的产生。 2、管理者的行为对员工的道德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3、绩效评估系统的设计影响着组织成员的道德行为。 4、示范作用
第二章
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案例:南京冠生园事件——良心的“霉变”
通过央视2001年9月3日的节目,观众有幸看到以 下画面: 卖不出去的月饼拉回厂里,刮皮去陷、搅拌、炒 制入库冰藏,来年重新出库解冻搅拌,再送上月 饼生产线…… 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
2
冠生园是一家百年老号,素以童叟无欺、货真价 实作为经商的理念。其原本生产的各类糕点、食 品不但享誉中华,在整个东南亚、日、韩等国都 很有口碑。 曝光之后,不只是月饼,其他产品如元宵、糕点 等也销不动了。南京冠生园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的理由是“经营不善、管理混乱、资不抵债”。 短视的商业行为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造成负面影 响。
企业拥有承担社会责任所需的资源,如企 业拥有财力资源、技术专家和管理才能, 可以为那些需要援助的公共工程和慈善事 业提供支持 31
三、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论 ㈠赞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共10点)
公众期望 公众的意见现在支持企业同时追逐经 济的和社会的目标. 长期利润 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趋向于取得更 稳固的长期利润. 道德义务 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因为负责任的 行为才是所要做的正确的事情. 公众形象 公司通过追求社会目标可以树立良好 的公众形象 更好的环境 企业的参于有助于解决社会难题
9
3、个人道德
个人道德是指导个人与他人交往时的个人标准和价值 观。一个人在判断是非或做出某种决定、采取某种行 为时往往会借助他个人的标准和价值观。 如使用动物充当新产品安全测试对象,一些人认为这 道德,而有些人则认为不道德,个人道德的形成一般 会受其家庭、朋友和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 他一生的经历的影响。
24
四、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也会影响道德行为。 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的一种共享价值观体系,它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强组织文化:强烈拥有并广泛共享的基本价值观的 组织。雇员对组织的基本价值观的接受程度和承诺 程度越大,组织文化越强,反之为弱组织文化。 一个组织文化的强弱,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历史、 雇员的流动程度及文化起源的强烈程度。 强的组织文化有助于道德行为的产生。
5.
阶段 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 罚 只在符合直接利益时才遵守 规则 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 通过履行你允诺的义务来维 持平常秩序 尊重他人的权利。在自身价 值观和权利的选择上,置多 数人的意见于不顾 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 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
20
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层次,六个阶段。 – 人们一步一步地依次通过这些阶段 – 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 – 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于第4阶段上 管理者达到的阶段越高,他就越倾向于采取符合道德的 行为。
21
二、个人特征 组织的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道德价值准 则。 这些准则是个人早年从父母、老师、朋友和 其他人那里继承发展起来的,是关于什么是 对、什么是错的基本信念。
22
影响个人行为的两个个性变量:
1、自我强度的高低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 信念强度。一个人自我强度越高,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 念的可能性越大。
责 任
社 会 基 础
从事社会活动是政治家的责任,企业家不能 “越俎代庖”
公众在社会责任问题上意见不统一,企业承 担社会责任缺乏一定的社会基础
企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权力,根据权责对 等的原则,它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缺乏社会基础,近 年来舆论对企业追求社会目标的呼声很高
资 源
企业不具备/拥有承担社会责任所需的资源, 如企业领导人的视角和能力基本上是经济方 面的,不适合处理社会问题
33
四、社会责任的体现
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社会福利投资 4、社会慈善事业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34
3
冠生园资料:
1918年,上海,广东人冼冠生创建。 1925年前后,在天津、汉口、杭州、南京等地开 设分店。其南京分店即是现“南京冠生园”前身。 1934年,“惟中国有此明星,惟冠生园有此月 饼”,产品名倾大江南北。 1956年,进行公私合营。上海总部“一分为三”, 各地分店隶属地方。 2001年9月3日,央视报道“陈馅”事件。各地 “冠生园”企业深受连累,减产量均在50%以上。 2002年春节刚过,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申请 破产。
13
2. 权利观
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 出,即能够最好地保证和保护受影响的人们基 本权益的决定。包括隐私权、良心自由、言论 自由和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
14
3. 公平观
要求管理者公平和公正地加强和贯彻规则, 能够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公平合理地分 配利益与损害的观点。
15
4. 综合观(社会契约整合论)
符合股东利益。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通常 被认为其风险低且透明度高,其股票因而 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 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所拥有的权力均是 有限的,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接受社会舆 论的监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