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插铺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简况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铁路专用装车线工程YJZYX-ZQ标段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兰青二线货3线从海石湾车站到发线12股(东牵引线)出岔(岔37)与正线平行设置,全长1054.83m。
货4线两端连接在货3线上,且货4线直线与货3线平行设置,全长500m。
站内设37#、39#、57#、59#道岔,均为P50单开道岔。
1.2施工组织安排根据施工组织安排,专用线铺轨于2010年10月15日~2010年11月15日施工;铺碴整道于2010年10月25日~2010年11月15日施工,为不影响站后工程施工,定于2010年10月28日封闭东牵引线,开始37#道岔接入施工。
37#道岔与39#道岔之间线路同期铺设。
施工影响范围:DK62+450至DK64+600间既有铁路及货场铁路。
作业时间:2010年10月28日~2010年11月2日施工配合部门:西宁车务段、西宁电务段、西宁工务段1.3人员组织机构安排总体负责人:谭立伟技术交底负责人:刘礼现场交底负责人:谭立伟刘礼刘祖科安全交底负责人:夏季安全防护人员:李桂兵张秦张晓军张发刚驻站联络员:罗万侠2.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2.1施工方案施工前与铁路运营单位协调封闭东牵引线,在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39#、57#、59#道岔铺设采用人工配合16t汽车吊在现场岔位处进行铺设,37#道岔采取插铺技术,即提前预铺道岔,在线路封闭点内拆除既有线路,通过横移、纵移到设计位置的插铺施工方案。
道岔铺设施工工艺流程见“道岔铺设施工工艺流程图”。
道岔铺设施工工艺流程图2.2施工顺序2.2.1 39#、57#、59#道岔施工准备→测量定位→封闭东牵引线(线路防护)→人工配合16t汽车吊道岔铺设→上面碴→道床捣固、养护→道岔调试→解除封锁开通线路。
2.2.2 37#道岔施工准备→测量定位→线外预铺道岔→封闭东牵引线(线路防护)→拆除既有线路,扒碴并铺道碴至设计标高→纵、横移新道岔至设计位置→道岔前后钢轨连接→上面碴→道床捣固、养护→道岔调试→解除封锁开通线路。
2.3施工方法2.3.1道岔料卸存1)选择所需拼装道岔类型、叉心辙叉角号数、直股钢轨、曲股钢轨、尖轨、翼轨及按道岔标准图排列的各种垫板及岔枕,装车时应清点配套,不允许混乱。
2)砼岔枕长,重量大,易产生裂纹和被碰伤,一组道岔的材料,应将钢轨和岔枕分别装在两个平板车上,一次运往工地。
装岔枕的平板车底面要平,平板与岔枕以及岔枕之间应垫两根以上垫木,长岔枕适当多垫,装车后要用铁丝捆牢,防止砼岔枕串动和互相磨擦碰伤。
砼岔枕及钢轨应使用机械装卸。
装卸时应慢装轻放,每次装卸岔枕应限制数量,防止压裂碰伤。
3)道岔钢轨尽可能一次吊卸到位,道岔尖轨应与基本轨捆牢。
2.3.2道岔预铺根据现场情况,在道岔设计位置附近人工预铺道岔,并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及有关验收技术规范安装配件,调整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①要点插铺道岔之前,按照设计图纸定出道岔中心及岔头岔尾位置,完成相关的测量工作并确定道岔预铺位置。
道岔预铺位置选择以尽量减少道岔纵、横移工程量为原则。
确定道岔预铺位置后,定出道岔中心桩(随岔直股与既有线直股平行)。
②在预铺道岔位置,搭设枕木平台,枕木不能覆盖道岔中心桩。
③在枕木平台上摆放岔枕(Ⅲ型钢筋混凝土枕),安装道岔,道岔预铺好后,检查道岔详细尺寸、方正情况,保证误差满足规范要求,否则要进行整改,直到达到验收标准,并记录道岔误差的实测值。
预铺好的道岔需要临时锁定。
④由于道岔结构复杂,道岔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
按图焊接提速道岔。
道岔内钢轨接头采用法国铝热焊,预留软缝28mm,绝缘接头采用6.6m厂制胶结轨。
焊前检查道岔各部位尺寸、方正情况,达到质量要求后才能焊接。
比照线路锁定轨温允许范围,尽且在设计锁定轨温时进行道岔的铺设及锁定,其实际锁定轨温与前后相邻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相差不大于±5℃。
在道岔设计位置处设置位移观测桩,岔头、岔尾、岔心及道岔前后各50m各设1对,共计5对。
2.3.3道岔前后配轨道岔前后配轨前,调查当地气温变化情况,在每天分早、中、晚3次测量线路轨温、轨缝大小及道岔伸缩参数,绘制轨温和轨缝变化曲线图。
根据轨温和轨缝变化规律,来确定道岔前后钢轨配制长度及轨缝大小,如果实测轨缝值较理论值偏大,配制钢轨时,轨缝确定小一些。
2.3.4道岔插铺施工准备①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针对各施工工序做好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②根据道岔前后绝缘接头里程、轨缝、道岔方正因素配制钢轨,提前据好道岔前后所需配轨且钻眼,并用油漆写出每根轨的长度及位置.放置于岔位附近。
提前准备部分道碴,并用箩筐及编制袋装好,放在铁路限界以外。
③封闭线路前有1h左右慢行点,对需要拆除轨道的节头及道钉螺栓松紧几次并涂油,每隔一空扒去枕木盒内道碴及碴肩。
④搭设道岔横移滑道。
用千斤顶和齿条起道机顶起道岔,搭设枕木平台。
枕木长0.5m左右,按60cm间距摆放,穿人8根P43钢轨作为道岔横移滑道(道岔横移台车设置如下图)。
道岔横移台车示意图2.3.5既有线路拆除接到线路封锁命令后,在做好线路安全防护的情况下,立即组织施工人员锯轨及松开扣件,拆除既有线路,如果道岔锁定轨温与前后线路锁定轨温相差较大,则需进行应力放散。
人工进行道床扒碴,扒碴达到设计标高后铺l级道碴并整平道床。
2.3.6道岔横移、纵移就位①道岔横移:用千斤顶和齿条起道机顶起道岔,在每道横移滑道上安放2-3台小台车.接长横移滑道,人工推移道岔,横移道岔至岔前未拆除的既有轨道或临时铺设的轨道上。
②道岔纵移:利用岔前未拆除的既有轨道作为纵移滑道,用千斤顶和齿条起道机顶起道岔,按一定的间距在纵移滑道安放大台车,每组放8台,人工推移到设计位置并就位。
2.3.7道岔前后钢轨连接根据要求,将道岔前后钢轨与道岔进行连接。
2.3.8捣固整道、道岔调试及解除线路封锁逐步将道岔起道至设计标高,用道岔捣固机进行2遍以上全面捣固,调整轨距,拧紧全部扣件,特别加强对接头及辙叉部位的捣固。
配合电务段进行道岔调试,检查线路是否达到标准,达到标准后通知车站解除封锁。
2.3.9线路开通后的养护列车开通后,每天24h派专人巡道防护,线路发生变化时随时修整。
道岔基本稳定后,将岔头、岔尾以外的一节既有轨换成新轨。
2.3.10质量检查砼道岔应按现行的标准图正确铺设,各部位轨距见道岔铺设图上。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转辙器必须灵活。
尖轨尖端应与基本轨密贴。
第一连杆处的最小动程应:直尖轨为142mm,曲尖轨为152mm。
2)轨距允许偏差:有控制锁的尖轨尖端处应为±1mm,其他各部位应为+3、-2mm。
3)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
护背距离(翼轨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
4)导曲线应圆顺,支距正确,支距允许偏差为±2mm。
5)道岔铺设后,应串碴找平,逐步起道捣固至设计高程。
全部滑床板应在同一平面上,轨面应平顺。
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大于6mm的超高,并在曲线内按不大于2‰坡递减顺接;不得有反超高。
6)接头处轨面高低差和轨距错牙:正线、到发线上的道岔不得大于1mm,其他线上的道岔不得大于2mm。
7)基本轨落槽,滑床板平正。
滑床板与尖轨间隙和轨撑离缝大于2mm者,正线和到发线上的道岔每侧不得大于1处,其他站线不得多于2处。
3、道岔施工劳动力组织及分工为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道岔插铺施工,将每组道岔插铺施工任务分到一个作业小组,每项工作由专人负责,责任落实到人。
劳动力组织见下表:5、安全防护措施5.1轨道工程安全防护方案1)设安全负责人1名(夏季)对全段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管理,领导防护人员,同时还负责联系监理。
2)设驻站联络员1名;800米防护员2名;另外:①封闭点内施工的各工点设置工点防护员1名,两端工点的防护员还负责减速地点标。
②封闭点外线路维护期间,各组防护员由各组负责人兼任;③线路维修天窗闭点时各工点设防护员1名,两端工点的防护员还负责减速地点标。
3)所有防护人员穿黄马褂,每人一台对讲机及备用一部移动电话,一个口笛及信号旗;4)线路维修养护期间安全、设置(取消)各种标志由夏季负责检查。
5.2驻站联络员、工点防护员、中间防护员工作要求5.2.1驻站联络员工作要求1)提前2小时到达行车室(信号楼),安装好通话设备,与工地防护员、施工负责人试通话,校对时间(以行车室钟表为准)。
2)办理施工作业登记手续。
向车站值班员叙述施工计划、施工条件和要求。
在进行作业登记和施工联系时,不得影响和中断通话防护。
3)向安全负责人张洪魁询问并记录各工地防护员到达的时间和地点。
4)及时准确地向施工总指挥传递列车调度命令。
5)施工作业完毕时,根据施工总指挥的指示,办理登记的销记手续。
5.2.2 800m防护员工作要求1)确定限速信号设置地点,选择通视良好的岗点,装好通话设备,与安全负责人、驻站联络员、工地防护员试通话。
2)认真倾听驻站联络员通话防护内容并做好记录,加强了望,当有来车时,立即向工地负责人、工地防护员确报,通知下道。
3)接到施工总指挥下达的调度限速命令后,迅速设置减速信号,确认限速值。
5.2.3 工点防护员工作要求1)到达工地后,确认要设置减速、移动停车信号地点。
装好通话设备,与工地负责人、驻站防护员、中间防护员试通话。
2)接到限速或封锁命令时,设置限速地点标或移动停车信号牌,接到开通命令时拆除移动停车信号牌,并向驻站防护员,中间防护员、施工负责人汇报。
5.3、四电设备安全保证措施1)点前,电务施工要严格执行电务作业“三不动”、“三不离”制度,避免影响通信、信号设备正常使用影响行车。
同时严禁点前超前超量做准备,在未得到施工命令的情况下,严禁擅自进行施工。
2)施工要点负责人认真核对施工作业计划和实际作业范围是否一致。
在得到施工命令后方可施工作业,按照施工技术交底要求,保质保量正点完成施工要点任务。
3)现场使用发电机、电钻等电工具,提前对设备安全性能检查。
4)保护现场各种电缆的安全,注意对未能埋设的电缆进行重点防护。
6、放行列车施工总指挥及技术总负责人利用30分钟时间随同设备管理单位(工务)、监理三方联合检查线路,并综合其他相关设备管理单位意见,共同确认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现场总指挥通知驻站联络员消记,要求开通线路;得到开通线路命令后,由施工总指挥下达开通命令。
拨接封锁结束开通既有线路及新铺货3新线路及37#道岔。
第一列限速15km/h;第二列25km/h;其后根据线路养护情况达到要求后,恢复常速45km/h。
7、联络及联系1)施工期间,夏季主要负责配合单位联络及领导现场防护员工作。
2)夏季通知所有配合单位及时到位,到位后给配合人员讲述施工方案,询问在施工中我方应注意事项并反馈现场总指挥和现场技术总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