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传统装饰纹样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理论教学使同学们理解:什么是装饰画,装饰画与一般绘画的区别,装饰画的主要特点;明白“传统装饰纹样的”主要组织形式与风格。
通过实训使同学们切身感受“装饰纹样”的艺术魅力,增强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本章节实践要求学生从博物馆、旅游景点吸取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精华。
教学重点:认识装饰画;传统装饰纹样;民间装饰与纹样教学难点:不同时期的装饰纹样及风格教学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12课程类型: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图片、实践主要内容:一、什么是装饰画1.广义的装饰画泛指属于装饰方面的一切绘画,狭义的装饰画是指装饰壁画、商业美术中的广告等。
它虽然偏重于其表现形式,但一般都具有实用功能。
2.装饰画与一般绘画的区别:虽然现在对装饰画的概念的界定尚存争议,但大致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1)、它不同与一般的绘画,是通过各种装饰的特殊手段来创作,以达到特定的“装饰”美感。
(2)、它是一种受图案规律影响的独特绘画形式,或者说是一种介乎绘画和图案之间的边缘艺术。
(3)、它具有不同与一般绘画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大大提高审美情趣。
3.装饰画的特点:装饰画的特点是单纯化、平面化、秩序化,它追求的是形式美、单纯美和秩序美。
二、装饰的起源我们在构思时,不能忘记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吸纳,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这种学习与借鉴是必不可少的。
1、中国传统装饰与纹样(1)、彩陶装饰与纹样(2)、青铜器装饰与纹样(3)、玉器装饰与纹样(4)、漆器装饰与纹样(5)、金银器装饰与纹样(6)、瓷器装饰与纹样(7)、印染织绣与纹样(9)、建筑装饰与纹样2、民间装饰与纹样(1)、什么是民间装饰(2)、种类分析①.脸谱②、泥塑③、面塑④、剪纸⑤、蜡染⑥、扎染实训项目实训一实训名称:素材的积累实训目的:让学生实际考察学习,了解中国传统装饰文化需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通过信息收集与写生,去探询市场上传统装饰文化的竞争态势及消费群的需求,在分析评估后,有机地与装饰画的发展策略相融合,以最终定义出主题。
实训内容:一、拍摄、临摹1、准备阶段在对原始资料的观察和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想象,提出多种方案。
2、选择阶段对提出的设想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理想的方案,并进一步做具体的设计,使形象明确化、具体化。
3、完成阶段在这阶段的创作与实践活动分不开,完整的构思意图在具体形象与整体关系中表达出来。
实训要求: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地点进行参观、学习,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1)提出设计计划;(2)了解认识感受阶段;(3)自主表现阶段。
作业步骤:收集资料——选择拍摄——分析——临摹实训向导:1、分析不同时期的装饰纹样的造型、风格、语意;2、临摹;3、完整表达。
实训项目实训二实训名称:以植物、动物、人物为主进行写生实训目的:在前面的基础上通过写生,让学生对形象或纹路认真的观察,深入的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
实训内容:1、选取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美的自然形象,对其写生;实训要求:对自然界中有许多事物和形象,如天上的云、地上的水花、空中的烟、路边的石头、海滩的贝壳、一片树叶、一根羽毛、一只蝴蝶等等,写生。
作业步骤: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写生。
实训向导:本实训是对前面实训的加强和提高。
从自然界中不同的侧面进行理解、分析,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训练目的。
第二章装饰常用的表现手法教学目标:本章教学旨在阐释装饰常用的变形手法,让学生了解重构、移花接木、异质同化、同质异化的策略,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以培养学生变形的能力;通过实训使同学们在原有的素材基础上提炼出更符合主题的形象,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主动性,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教学重点:装饰造型;平面构成;变形。
教学难点:夸张;拟人;;重组;添加;移花接木;异质同化;同质异化等教学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4学时课程类型: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图片讲授教学内容:变形是装饰造型的一种重要特征。
掌握特征与动态是装饰形象的主体。
一、装饰造型的表现技法传统表现技法①点②线③面二、装饰变形的手法。
1、从我国传统艺术在图案遗产中得到极好的反映,朴素、单纯、富于生趣的图案,夸张的特征以及意境的体现等等都为现代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
造型是将写生来的素材进行艺术提炼、加工,使对象从自然的常规中脱颖而出,达到程式化和理想化的艺术境界。
一般有下面一些方法:①提炼法就是删繁就简,省略局部和细节,以加强形象的整体感。
又分为影绘、光影省略、线省略和秩序整理。
②夸张法指夸张那些主要的和美的特征,是变形的重要手段,是对画面中描绘的对象或多余的某一方面进行相当明显的、夸大的一种变化手法。
又分为局部夸张、整体夸张、透视夸张、适形夸张。
③添加法在画面经过适当的省略和变形后,根据构思和构图的需要,添加装饰纹样,使形象更美、更丰富、更具有装饰性。
一是就形象本身的内容加以提炼选取纹样,进行放大增加。
二是根据内容和题目的谐音、寓意、联想等,创作新的纹样进行添加。
④几何法2、平面构成进行造型平面构成作为艺术院校的必修课列入专业教学,它引导学生了解形态观念,培养审美能力,训练设计构成,开发学生思维,为将来的实际运用打基础。
①平面组织运用物理力学手段的挤压、拉曲、旋转、折叠、撕裂、向心、离心、纵横斜方向运动和抛物线运动形成的轨迹等;②想像运用光学手段的特种透镜、哈哈镜等造成的错觉、幻觉等;③运用数学手段的增减、比例、排列、组合、添加、几何化等;④运用生态学手段的移花接木、生态全过程的组合、杂交组合新形象等;⑤运用解剖手段的解剖纵剖面、横截面、斜剖面、肢解等;⑥运用仿生学手段的拟人、拟物等;⑦置换:异质同化、同质异化。
实训项目实训一实训名称:装饰变形实训目的:提出具体形象的造型方向和目标,设计变形工作就进入了设计的表现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便是将整理的素材资料,寻找变形依据,转换成可视化的具体形态,通常透过手绘图面,将形象运用传统拟人、夸张、添饰、几何手法表达出来。
实训内容:1、主要通过点、线、面的表现技巧,运用变形手法使学生学会借助于一些具体的变形方法来有效地激发创意。
2、并且掌握将创意转化为可视的设计草图的技能。
实训要求:1、勤想、多画、多体会;2、黑白效果作业步骤:将收集的资料整理——找出最美、最动人的地方——寻找变形依据实训向导:1、根据前期资料,寻找变形依据作业版面:A4纸张实训项目实训二实训名称:装饰创意实训目的:根据主题,提出具体形象的造型方向和目标,设计变形工作就进入了设计的展开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便是将已有的形象进一步分析,利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手法,寻找变形依据,转换成可视化的具体形态,通过手绘图面,将装饰形象表达出来。
1、主要通过现代图形手法激发学生地创意。
2、并且掌握将创意转化为可视的设计草图的技能。
实训内容:1、以重构、重组、移花接木、异质同化、同质异化等设计原则进行创想。
2、以个人为主进行创作,以小组为辅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各抒己见,自由联想,互相激励和启发,使创造性思想火花产生撞击,一起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大量新设想产生。
实训要求:1、勤想、多画、多体会;2、黑白效果作业步骤:确定主题——通过想像造型和记忆造型在纸上画出形象——找出最美、最动人的地方——结合现代手法寻找变形依据实训向导:1、由动物、植物、人物,寻找变形依据2、美的表现作业版面:A4纸张第三章装饰艺术语言教学目标:语言是我们人类交流思想和信息的工具。
装饰有了创意后,我们就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本章教学旨在阐释装饰艺术语言。
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设计的沟通能力;通过实训使同学们掌握装饰语言的吉祥与寓意。
教学重点:渊源久远,流传甚广;吉祥图案。
教学难点:比喻与象征;借代;求全和完善;双关与巧合;拟人和拟物。
教学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4学时课程类型: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图片讲授教学内容:1、渊源久远,流传甚广。
2、吉祥纹样一向被认为具有福瑞、祥和、顺利等美好的含意。
它是借助同音字的谐音寓意,并运用相应的形象或文字,巧妙地组合成一幅完美的纹图。
咏物传情,既悦目又悦耳,以表达某种意义和情感,颂扬善良的品德和美好的愿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吉祥纹样也随着发展起来。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常见的植物、动物等,用图案的形式装饰在器物上。
有时一句人们爱听的话,用谐音表达,或用图画表现出来,就是一幅富有吉祥寓意的作品。
在图案中人们看到的是形象,但心里感受到的却是形象以外的语言。
也就是说,除了形象美、形式美之外,吉祥图案还有一种寓意美、比喻美和语言美。
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封建社会的意识有关,但从纹样及其发展看,又应归功于劳动人民的创造,如统治者祈望“封侯挂印”(蜂、猴、官印),人们则期望“时来运转”的“三阳开泰”(三只羊和太阳)、“龙凤呈祥”(龙和风)、“和气吉祥”、“喜上眉梢”、“大富大贵”(牡丹花)、“望子成龙”(胖娃娃抱鲤鱼)等。
因此,我们应该肯定其纹样的价值,抛弃封建意识,将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发扬光大。
实训项目实训一实训名称:装饰艺术语言实训目的:用装饰艺术语言,进行概括、提炼。
实训内容:在确定标题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前几次作业,进行更深入的语言描述。
实训要求:1、根据创意主题,以文字的表现形式进行概括。
2、每篇字数控制在100以内;2、意义深刻,能体现主题。
作业步骤:根据吉祥用语方法进行创作实训向导:1、了解主题,进行内涵创作;2、针对市场,及需求进行主题内涵的表现。
第四章装饰构图教学目标:了解装饰构图的基本形式教学重点:简述构图、装饰构图样式、装饰画构图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教学难点:强调布局;强调装饰构图。
教学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4学时课程类型: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图片讲授教学内容:一、简述构图构图在中国画论中称之为“经营位置”,从字面上,用“经营”两个字能很好体现作者对构图的艰苦思维过程,“位置”即使对画面的布局。
把作品构思设.为军师布阵,就可以理解构图对于全局的重要意义。
我们通过对中西装饰艺术史的了解、混集和研究,对于装饰构图的规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二. 装饰构图样式:1. 组合构图(超越时空的组合)组合式:即将几个有内在联系的独立纹样,按一定构思有机排列组合成一幅完整的作品(1).从中西文化艺术看构图(图片讲解)丁绍光出生于陕西,学艺于北京。
他的画以浓重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为特征,采用历史与现实熔铸、现实与幻想交织、本土文化与异文化重构的方式,创造出了既有现实生活因素,又有非现实意蕴的特殊画境;他的艺术既有民族的文化根性,又有异文化的兼容性。
其作品《蓝宝石》2.对称与均衡(统一)均齐式:它的特点在中轴线两则或上下配置的纹样作对称状态.使纹样左右、上下对翻或四周等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