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六)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试题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第Ⅱ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A.奖励耕织 B.土地私有C.建立县制D.奖励军功2.我国历来很重视对官员的监督。
秦朝时,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刺史3、跟随曹操征战多年的士兵,在一次战斗中受伤,需要实行外科手术,应该请谁为他医治()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孙思邈4、今年是建党90周年在“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的君指的是潍坊籍的早期共产党员()A、马保三B、刘墉C、庄龙甲D、王尽美5、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6.你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劝他说:“一次考试失败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
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这时,你可以引用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7.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新青年》杂志上提出的著名口号应该是()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和科学”D.维新变法8.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D.看《申报》、休闲时看电影9.小明的爸爸说:“爸爸象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
”小明分辩“我吃了很多肉、鱼、菜,还喝了牛奶,奶奶说你那时几乎没有这些吃!”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C.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D.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0、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一场战役被称为“华东经典战役”,它采用了“坑道作业”“尖刀战法”等战术,这次战役是()A.淮海战役 B.沙家店战役 C.潍县战役 D.渡江战役11.冼星海被周恩来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他的代表作是()A.《义勇军进行曲》 B.《毕业歌》C.《黄河大合唱》 D.《开路先锋》12.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
这个家庭可以投()A.1票 B.2票C.3票 D.4票13、美国内战期间,正在南方前线作战的一位将军要亲自把一份重要情报尽快地交给首都华盛顿的林肯总统,他应选择坐()A.汽车B.轮船C.火车D.飞机14.潍坊历史上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著名农学家是A.祖冲之 B.郦道元 C.贾思勰 D.宋应星15.在罗斯福新政中,既能之间提高了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农业生产C、调整工业生产D、兴办公共工程16.发生在2001年的“9·11”事件被许多人称为是美国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受第二次大规模的袭击,想一想,“第一次”应该指的是()A.南北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C.日本偷袭珍珠港D.独立战争17.使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的著名城市攻坚战是A.孟良崮战役 B.济南战役 C.五井战斗 D.潍县战役18.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A.遵义会议B.中共“一大”C.中共“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19.右面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A.资本主义国家商品丰富 B.外国饮食营养价值高C.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20、它现在有27个成员国,还将贝多芬的《欢乐颂》序曲当做自己的联盟歌,它是()A、国际联盟B、欧洲联盟C、世界贸易组织D、联合国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2分,23小题18分,第24小题14分。
共60分。
21.(12分)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引起了中国人的关心和帮助,在网上有多种说法,网民“单秋2010”说:“远方的人,衷心为日本祈祷,祈祷灾难远离,祈祷人们家园安宁”。
网民“菜太的方大同”说:“默默祈求上苍,保佑你们平平安安。
”可是近代以来日本大肆侵华,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4分)⑵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黄海海战,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卢沟桥上,中国守军顽强抵抗;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浴血奋战;百团大战,八路军让侵略者成为惊弓之鸟……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人民怎样的民族精神?(4分)⑶1945年,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简要谈谈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分)(4)2011年3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中方已向日方表示,为帮助日本抗震救灾,愿意向日本派遣救援队和医疗队。
——摘自《人民网》某中学学生小明认为“日本大地震是历史的报应,中国不应该伸手救援。
”就小明的看法,请发表你自己的观点。
(4分)22.(12分)《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
世界近现代史上,英、美、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
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起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改革,在经济、外交、国防、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1)列举近代上,我国“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的两则事例。
(2分)(2)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创新,推行什么外交政策?(2分)列举新中国50年代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4分)(3)在解决遗留的历史问题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我国创新地实行什么方针政策?(2分)(4)根据材料,说明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
(2分)2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材料中提到的“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对内改革在农村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何作用?(6分)材料二我们党已经成立九十年,在全国执政六十二年,拥有七千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
(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和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6分)(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断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纠正错误,确立正确道路的重要会议是什么?(2分)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24.(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
在追求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中,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形成了多个区域性国际组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标志着搁浅的大欧洲“航船”重新启航,欧洲一体化进程跨入一个历史新时期。
追溯历史,19世纪和20世纪的欧洲,各有一位战争狂人试图以强大的武力实现欧洲的统一,最终在欧洲人民的抵制下,他们的希望化为了泡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从经济联合着手,迈出了欧洲联合的步伐,并先后于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成立了两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1)材料中的“战争狂人”是指哪两个人?(2分)(2)分别指出材料中“两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及其对欧洲国家产生的影响。
(4分)材料二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1月全面建成,这是发展中国家建立的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区,东盟指的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10国。
(3)历史上,中国与东盟地区就有着密切、友好的交往与联系。
请从明朝前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各举一个典型事例加以说明。
(4分)(4)右图是2001年中国和东盟多数国家共同参与的一个区域性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某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合影。
请指出这个区域性组织的名称,并谈谈你对中国承办这次会议的认识。
(4分)2011年历史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甲午中日战争、1937至1945年的全面侵华战争(4分)(2 )不畏强暴,反抗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4分)(3)是近代史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4分)(4)天灾不是报应,面对灾难我们不能幸灾乐祸,我们应发扬国际人道主义。
但我们也不应勿忘国耻。
(言之有理即可)(4分)22.(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举出其中两例即可,)(2分)(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分)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4分)(3)“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
(2分)(4)寻找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体制创新;向发达国家学习等(2分)23、(1)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2分)(2)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3分)意义: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目焕然一新。
(3分)(3)遵义会议(1分)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