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99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地方政府学试题
2012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
2.地方政府权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
1.以下各项中,对中国地方政府的权限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地方政府的权限就是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法定范围
B.中国地方政府的权限包括法定地域范围和法定事务范围
C.法定地域范围是指各地方政府单位的法定行政区域
D。
法定事务范围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政协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定职权范围
2.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我国地方选举制度的什么基本原则( )。
A.等额、差额选举相结合,以差额选举为主的原则
B.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C.普遍选举的原则
D.平等选举的原则
3.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地方立法机关的职权的是( )。
A.地方立法权B.人事权
C.执行权D.监督权
4.“地方政府既有义务执行中央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决议和决定,又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并处理仅仅关系到本地区居民利益的公共事务。
”体现了地方政府职能的什么基本特性( )。
A.差异性B.双重性
C.局部性D.规范性
5.“在地方政府承担职责的社会公共事务中,在出现管理失控时,其影响有些仅限于某一地域,有些则涉及较大的地域范围,有些甚至可能波及整个国家。
”主要体现了地方政府职能的什么制约因素( )。
A.地方政府自身能力因素
B.地方政治制度
C.经济体制
D.社会发展水平
6.以下各项中,对于地方政府权力的内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地方政府权力是地方政府在所辖的行政区域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B.地政政府的权力主要由议决权、执行权和行政权构成
C.议决权是决定如何治理本行政区域的权力
D.执行权是对本行政区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权力
7.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地方政府内部管理的内容的是( )。
A.组织机构管理
B.人事管理
C.机关事务管理
D.公用性事务管理
8.“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主要体现了我国地方政府选举哪一项基本原则?( )
A.普遍选举原则.
B.平等选举原则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D.等额、差额选举相结合,以差额选举为主的原则
9。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当前世界各国地方政府发展面临的一般环境的是( )。
A.政府职能不断膨胀B.经济全球化
C.民主化与信息化的提升D.国家政治环境
10.以下各项中,对地方财政与地方政府管理的关系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地方政府掌握的物质资源越多,管理也就越有效
B.地方财政为地方政府管理提供物质基础
C.地方财政影响和制约着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的履行和目标的实现
D.地方财政危机与地方政府管理危机没有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前3题,每题2分,共6分;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第4题,多项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包括( )。
A.税收入B.费收入
C.财政拨款或转移支付收入D.财产和经营收入
2.地方政府社会事务管理的内部包括( )。
A.经济事务管理B.公用性事务管理
C.公益性事务管理D.政治性事务管理
3.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限包括以下哪几项?( )
A.组织权B.行政权
C.地方立法权D.司法审判权
4.地方财政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为实现其职能,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和安排( )的活动。
地方财政既是地方政府( )的重要方面,也是地方政府履行政府职能,完成地方(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物质条件。
A.社会事务管理B.经济活动
C.财政支出D.国家财政
四、简述题(每题10分。
共20分)
1.简述地方政府管理的内部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2.简述地方财政支出的原则。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我国中央政府和一般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分析产生“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死了又放、放了又乱”的“怪圈循环”的原因。
2.试述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