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变,所以变——谈小组合作后的试卷评讲课如皋市实验初中许艳一、引言试卷评讲课是初三总复习阶段不可忽视的课型之一。
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更多地关注新授课和复习课而忽视这一重要课型。
因为初三复习时间紧张,所以在试卷评讲课上,很多教师更愿意滔滔不绝地灌输知识点,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机械地记忆。
在试卷讲评课上,多数教师还没有更新教学理念,教师还没有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没有真正地为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努力。
而这一情况并不是不能改变,自从小组合作的理念提出以后,教师知道这不仅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而且是教学理念的改变。
有了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参与,教师会自然而然地关注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有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在试卷讲评课上,教师会更自觉地改变原先单一乏味的课堂组织形式,变‘一言堂’为‘各抒己见’,采取多种小组活动,使课堂呈现另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呈现案例一并评析下面介绍笔者在邻县听的一节初三试卷讲评课,复习7A Unit2 My day的相关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其次,针对基础知识中的一些易错题,教师采取‘讲-练-讲-练’的方式。
教师没有热衷于校对答案,而是有针对性地评讲了几道错题。
如词汇(C)的第三题。
3. Look! These young men________(climb) the rocks there.The teacher shown the wrong number “is climbing”, and then ask a student whether it is right or not.T: Is it right? Tell me why?S: No. Here is a key word “men”.T: Ok, so some other exercises now.Let’s try. I ________(not be) often late for school in the past.学生接下来做了多道类似的易错题,教师再评讲,再链接中考题,再让学生个别回答。
再次,针对综合运用中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教师为了避免面面俱到,逐句讲解,仅仅总结了一些Tips。
如:阅读理解的Tip是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围绕题干,细读明辨;扫读语块,搜索信息;查读题项,定位答案。
最后,在评讲书面表达时,教师呈现了一篇书面表达My day,让学生改正其中的错误。
点评:从整体上看课堂容量大,一开始呈现的表格很显然是老师对学生整体情况的把握,这是很有必要的,科学地分析试卷便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了解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和易混点。
但是在课前呈现这样的表格给全班学生却并非很有必要。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错误方式,教师应指导学生更多分析自己的得失,自我分析错因,把自己在分析试卷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分析试卷时所形成的体会表达出来以备讨论。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试卷讲评课上重点关注的不是答案的具体内容,而是如何才能得出答案。
对一些错题有针对性地评讲很有必要,但是千篇一律地‘讲-练-讲-练’并非是一种极为合理的方式,有经验的老师应该知道很多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学生也做了很多题,为什么效果还是很糟糕。
所以这不仅仅是学生的原因,我认为更多的是教师有时太仓促,太急于求成,学生还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主动地去弄懂,教师就已经草率地把答案告诉了学生,这个时候学生的知道仅仅是知道了答案却没有真正地弄清楚答案的来源。
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来源会形成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学生会厌恶学习,厌恶这门学科。
所以教师应大胆地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变教师教为引学生学。
三、呈现案例二探讨小组合作后的试卷评讲课开学初,对班内的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以后,全班学生分成了9个小组,每个小组7名学生。
分组的目的是提供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
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课堂教学设计中。
下面以中考英语复习(7B Units4-6)的试卷评讲课为例,谈谈笔者如何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有效地进行试卷讲评。
课前,根据学生错误、失分的情况加以统计,从总体上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错题加以剖析,明确学生答错的实质在哪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己知彼”。
接下来课堂设计如下:Step one: Solve Part one—Spelling and Verbs.T: Look at Spelling and Verbs, no discussion, no help, just correct the mistakes by yourselves.(Five minutes later.)T: Any problem you can’t solve can ask the group leader for help.上课开始,针对词汇ABC三组题,笔者要求组员自己解决词汇题中的错题,组长帮助解答有问题的组员,组长不能解决的可以将题号写在黑板上以待解决,也可以将疑问用中文的形式表达在题号的后面。
五分钟过后,却没有学生提问。
T: I have two questions. I’ll see if you really understand. For example, look at A7:The apples are sold by _________(how heavy a thing is) in this supermarket. Why can’t we use weighing here?S: Because we should use ‘weigh sth.’, so it’s wrong.T: Another question, C5:Two boys ________(fight) each other, but neither of them was beaten. Why do we use ‘fought’ here?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key words ‘but’ and ‘was beaten here.话音刚落,就有同学站起来从词性规则和短语规则的角度解决了这道题的难点。
这样有挑战性地任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课堂的一开始就形成了思辨的氛围。
在解决了共性错题之后,笔者要求组内合作“一对一过关”易错单词和词组。
Step two: Discuss Part two—Multiple Choice.T: Now, discuss Part two in groups. Try to help each oth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f you can’t or you’re not sure, please number them on the blackboard.S: OK.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教师了解难题,并将题号写在黑板上。
T: Look at the blackboar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You can choose any problem to explain.S: I can explain No.9: Jin Yong is one of the greatest and oldest ________writers. He is still ________.A: alive; living B. living; lively C. living; alive D. lively; alive解析:alive:“活着的”一般作表语;lively: 生动的;活泼的;living:“活着的”一般作定语T: Two minutes for you to go over the important expressions.小组合作“一对一过关”重点短语。
Step three: Finish some exercises. (当堂反馈)T: I’ll check if you’ve understand well quickly and correctly.S: All right.(Five minutes later.)T:Have all of you finished? Check the answers in your groups. If you have questions, you can ask me or your group leaders.S:No questions.Step four: Discuss Part three—Close TestT: 讨论后请解释说明第13和14题如何应用连贯性理解来选择答案。
S: Look at here: “I think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growing and growing up.”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wing’ and ‘growing up’. So growing old can’t be avoided, growing up can be (14) chosen. My idea is to grow up by (13) finding the chance in change.Step five: Discuss Part four —Written ExpressionT: Check the mistakes by yourselves then exchange your works with your partner, five minutes later, please exchange your works in your groups, finally read the final works.先自己检查错误,再同桌交换,互相纠错。
因为学生的水平有差异,两人互换之后仍会有错误存在。
再推行在组内轮换纠错。
在纠错完之后,要求学生本人将已改好的作文熟读。
在互相纠错的过程中,学生本人对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结构的运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这种合作批改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学生学会了和他人相处,并从帮助他人、学习他人中获得快乐。
点评:从学生的作用来看学生是整个活动的主体,学生敢“问”敢“答”。
知识的复习和再现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学生在相应任务中的发挥,充分体现了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