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 20 07 至 20 08 学年 第 二 学期 教 师 学 期 授 课 计 划
课 程 名 称 机械制造技术
任教专业班级 06机加大专
教 研 组 机械加工教研组
教 师 名 称 张 伟
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 2007 学年 第二 学期 授 课 计 划
机加大专专业 06 年级 机械制造技术 学科 教师 张 伟 本学期课时 64 每周具体上课时间 周二、五 教材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 教学目标 掌握基本的机械制造方法和基本术语 教材版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次 月日—月日 课时 教 学 内 容 1 — 6 参观实习 2 — 6 参观实习 3 — 6 绪 论 4 — 6 第 1 章 机械制造过程概述 机械制造过程 5 — 6 机械制造的生产组织 6 — 6 7 — 6 8 — 6 9 — 6 10 — 6 11 — 6 12 — 6 13 — 6 14 — 6 15 — 6 16 — 6 17 — 6 18 — 6 课 时 计 划 授课班级 06机大专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第1课 课 题 绪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 学 目 标
认 知 了解制造与制造技术,制造系统。 技 能 了解狭义和广义制造及制造技术的含义,学会从系统的观点认识制造活动。
情 感 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本章讲授的重点是“制造与制造技术,制造系统”。 难 点 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关 键 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教具资料 在讲授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一些实际机械录像片和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内容 学生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课程导入 新授内容 在讲授开始时先提出:我们从今天开始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课程的名称叫“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现在我们先对这门课程加以简单地说明。主要说明三个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学到些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学这门课程以及如何学好本课程即“学什么”、 “为什么学”及“如何学”。然后先介绍第一个问题,从而引出小标题“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 内容”。 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讲授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其他内容提纲挈领、点到为止,主要靠 学生自学掌握。 至于“为什么学”的问题,可就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该学科在发展国民经 济方面的重要性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通过介绍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说明在学习本课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而说明“如 认真听讲 30 何学好本课程”的问题。
【学习指南】 本章从“大制造”的概念出发,介绍关于生产、制造、制造技术、制造系统等基本概念,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简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以及与现代制造技术密切相关的制造哲理和生产模式, 旨在使学习者建立一个系统的观点, 并能从全局上把握住制造技术的基本问题。 学习本章内容, 应深刻理解“大制造”概念的内涵和实质, 正确认识“大制造” 与“小制造”之间的关系,了解现代制造哲理,并学会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实际 问题。
板 书 设 计
课题 一 1 2 3
教 学 总 结 课 时 计 划 授课班级 06机大专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第1课 课 题 第1章 机械制造过程的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学 目 认 知 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其组成、了解机械装配工艺过程 技 能 理解典型表面加工方法、切削用量与切削层截面参数 情 感 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零件制造工艺方法的分类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难 点 零件制造工艺方法的分类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关 键 理解典型表面加工方法、切削用量与切削层截面参数 教具资料 利用多媒体通过动画详细讲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内容 学生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课程导入 新授内容 本章在介绍机械制造工艺方法与工艺过程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有关机械加工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机械加工的成形运动与常见表面的机械加工方法,基准与装夹 的概念,定位原理与定位方法,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机械加工系统,刀具 材料与刀具几何角度,零件结构工艺性等。 学习本章内容,在了解机械加工方法和机械加工装备的同时,应深入理解有关机械 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如基准的概念,工件的定位原理,刀具几何角度的定义等。 零件制造工艺方法的分类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各表面间相互位置及表面质量,使之成 认真听讲 为合格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它由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若干个工序组成,而 每一个工序又可细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及走刀等。 机械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装配过程是指将组成机器的全部零、部件按一定的精度要求和技术条件连接与 固定在一起,构成合格机械产品的过程
板 书 设 计
课题 一 1 2 3
教 学 总 结 课 时 计 划 授课班级 06机大专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第1课 课 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 学 目 标
认 知 技 能 情 感 材 分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教具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内容 学生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课程导入 新授内容 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生产纲领 企业根据市场要求和自身能力决定生产计划。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数量称为 生产纲领。计划期通常为一年,零件的年生产纲领 N按下式计算: N = QN(1+Α% +Β% ) 式中 Q-产品年产量(件/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数量(件/台); Α-备品率; Β-废品率。 机械加工方法 学习要点:了解零件制造工艺方法——成形法、累加法和去除法;掌握机械加工方法 ——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和展成法;熟悉零件常见表面(外圆、孔、平面、螺纹、 齿面)的机械加工方法;掌握切削加工中的运动、切削用量与切削层截面参数。 认真听讲 零件表面的切削加工成形方法 (1) 零件表面的生成 零件表面可看成是一条母线沿着另一条导线运动的轨迹。母线与导线统称为形成表 面的生线。切削加工时,具体实现这两根生线的是刀具的切削刃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并 通过此运动将工件的表面切削成形
板 书 设 计
课题 一 1 2 3
教 学 总 结 课 时 计 划 授课班级 06机大专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第1课 课 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 学 目 标
认 知 技 能 情 感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教具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内容 学生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课程导入 新授内容 不同的加工运动、不同的切削刀刃形状,形成生线的方式不同,形成零件表面的方 法也不同,可归纳为以下四种表面成形方法。 1)轨迹法 工件表面的生线(母线和导线)均由轨迹运动生成。 2)成型法 工件的一条生线是通过刀刃的形状直接获得的。 3)相切法 工件的一条生线是刀刃运动轨迹的包络线。 4)范成法 又称展成法,其工件的一条生线也是刀刃运动轨迹的包络线,且包络线 需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的范成运动来生成。各种形式的齿轮、链轮大多数采用范成法加 工。 (2) 切削加工的成形运动 在切削和磨削加工中,工件表面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关系是通过刀具相对于工 件的运动形成的。按照在切削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切削运动可分三类: 认真听讲 1)主运动 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以形成工件新表面的基本运动。主运动通常 是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且主运动只有一个。主运动的速度以 表 示,称作切削速度。 2)进给运动 是指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它的速度较低。进给运动可能 是连续性的运动,也可能是间歇性的。进给运动有时仅有一个,但也可能有几个。进给 运动的速度用进给量 F或进给速度 VF表示。 切削加工的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刀具切削刃上某一点与工件 的相对运动应是上述两运动的合成。其合成速度 。
板 书 设 计
课题 一 1 2 3
教 学 总 结 课 时 计 划 授课班级 06机大专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第1课 课 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 学 目 标
认 知 技 能 情 感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教具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内容 学生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课程导入 新授内容 3)定位和调整运动 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如调整切削深度,工 件分度等。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是实现切削加工的基本运动,可以由刀具来完成,也可以由工件 来完成,还可以由刀具和工件共同来完成。同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平 动),也可以是回转运动(转动),还可以是平动和转动的复合运动。正是由于上述不 同运动形式和不同运动执行元件的多种组合,产生了不同的加工方法。 在加工中,工件上出现三个不断变化着的认真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