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课时)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课时)


1、 函数信号发生器 2、 双踪示波器 3、 交流毫伏表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过程
实验内容 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 扫描基线调节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2、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3、测量两波形间相位
差 1) 观察双踪显示波形“交替”与“断续”两种显示方式的特点 2) 用双踪显示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过程
1、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必要性
(5min) 用多媒体演示
2、温度变化对静态工作点产生的影响
(10min) 稳定静态工作点的
3、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则和措施
(15min) 原理和常用方法、
4、典型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的分析
分压式偏置电路 Q
1)Q 点稳定原理 2)分压式偏置电路的静态分析
课 后 小 结
教案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讲
11
授课题目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介绍其内部结构,
2、集成电路电路的符号
(10min) 组成部分。本项目
中用到的为集成运
3、 主要技术指标
(10min) 算器,讲述其特点、
4、集成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
(25min) 传输特性、理想模
(1)线性区
型。动画演示。
(2)非线性区
5、理想化模型
(20min)
(1)虚短
(2)虚断
小结
(10min)
1、单管放大电路的局限性和多级放大电路的提出 2、多级放大电路的基本耦合方式及其特点
1)直接耦合 2)阻容耦合 3)变压器耦合 4、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问题 5、多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6、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用多媒体演示 (10min)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15min) 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4、差动放大器的动态分析
(15min)
回顾多级放
大电路包括直接耦 (25min) 合方式的优缺点。
为了解决零漂的问 (10min) (15min) 题,就用对管的补 (15min) 偿形式来弥补,这
(10min) 样就基本能达到我
们想要的电路。
课 后 小 结
教案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讲
10
授课题目
(10min) (5min)
课 后 小 结
教案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讲
4
授课题目 半导体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1)
课型
讲授
使用教具 多媒体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放大的本质; 2、放大电路工作原理及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3、利用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判断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 4、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5、BJT 的 h 参数等效模型及放大电路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与电压放大 倍数的计算; 1、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 2、利用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判断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 3、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的画法; 4、放大电路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与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5、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1)直流参数 2)交流参数 3)极限参数和三极管的安全工作区 6、温度对晶体管特性及参数的影响 小结
(10min) 本讲以教师讲授 (15min) 为主。用多媒体演
示三极管的结构、 (15min) 输入与输出特性以 (25min) 及温度对三极管特
性的影响等,便于 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极管工作状态、 (10min) 电位和管型的判断 方法可以启发讨论。
课 后 小 结
教案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讲 课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9
授课题目 差分放大电路
讲授
使用教具 多媒体
1、了解直接耦合放大器发生零漂的机理; 2、掌握差分放大器的电路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共发射极基本电压放大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过程
二极管扩展练习
三极管扩展练习
1、零漂的概念。 2、差分放大器的电路构成 3、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教案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讲
7
授课题目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课型
实验
使用教具 多媒体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
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
实验目的 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
的方法。
实验设备与器件
两级阻容耦合电路 的动态分析方法等,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 (15min) 握。启发讨论多级 (10min) 放大电路的耦合方 (10min) 式及其特点。
项目二 助听器 整体设计讨论、分析 (1) MIC (2) 前置放大电路 (3) 后级放大器 (4) 耳机电路 小结
(20min) (10min)
课 后 小 结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了解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2、熟悉 N 型半导体,P 半导体的基本特性 3、异形半导体接触现象 4、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单向导电性及等效电路(三个常用模型) 1、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2、 掺杂半导体中的多子和少子 3、 PN 结的形成; 4、 二极管在电路中导通与否的判断方法,共阴极或共阳极二极管的
(10min) 的估算、动态性能 (15min)
3)分压式偏置电路的动态分析
(15min) 指标的计算等,便
5、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接法
(15min) 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小结
(5min) 用多媒体演示三种
接法电路的构成方
法,便于学生理解
和掌握。启发讨论
三种不同接法电路
各自特点及应用场
合。
课 后 小 结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过程
1、晶体管的主要类型和应用场合 2、BJT 具有放大作用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1)BJT 的内部条件 2)BJT 放大的外部条件 3、BJT 的电流放大作用及电流分配关系
4、晶体管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1)共射输入特性 2)共射输出特性 3)晶体管工作在三种不同工作区外部的条件和特点
《模拟电路》 教案
课 程 名 称 电子三年制《模拟电路》
授课学时
64
主讲(责任)教师
参 与 教 学 教 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 课 班 级 /人 数
专业(教研室)
电子
教案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讲
1
授课题目 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二极管
课型
讲授
使用教具 多媒体
1、 掌握稳压管工作条件
教学重点 2、 了解光敏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
3、 整流电路、限幅电路、稳压电路
教学难点
1、稳压管伏安特性曲线 2、稳压管工作条件 3、单向桥式整流电路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过程
1、特殊二极管
(1)光敏二极管
(2)发光二极管
2、稳压二极管 (1)稳压管等效电路 (2)稳压管的主要参数 3、限幅电路 4、二极管门电路 5、整流电路 (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优先导通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过程
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0min)
(1)半导体材料 (2)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 (3)本征半导体、空穴极其导电作用
(4)杂质半导体
2 PN 结的形成及特性 (1)PN 结的形成 (2)PN 结的单向导电性 (3)PN 结的电容效应
3 二极管 1.3.1、二极管的结构
本讲宜教师讲 授。用多媒体演示 半导体的结构、导 电机理、PN 结的形 (25min) 成过程及其伏安特 性等,便于学生理 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过程
1、放大的概念 2、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3、两种常见的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1)直接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2)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3)放大电路中元件及作用 4、静态工作点设置的必要性 5、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波形分析 6、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7、直流通路、交流通路及其画法 8、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9、图解法确定 Q 点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10、等效电路法求解静态工作点 小结
教案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讲
6
授课题目 多级放大电路
课型
讲授
使用教具 多媒体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其特点、直接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 点的设置; 2、两级阻容耦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2、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过程
实验总结 1、 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2、 问题讨论 1)如何操纵示波器有关旋钮,以便从示波器显示屏上观察到 稳定、清晰的波形?
2) 用双踪显示波形,并要求比较相位时,为在显示屏上得到 稳定波形,应怎样选择下列开关的位置? a) 显示方式选择(Y1;Y2;Y1+Y2;交替;断续) b) 触发方式(常态;自动) c) 触发源选择(内;外) 内触发源选择(Y1、Y2、交替) 3、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哪几种输出波形?它的输出端能否短接,如 用屏蔽 线作为输出引线,则屏蔽层一端应该接在哪个接线柱上?
(5min) 本讲以教师讲
授为主。用多媒体 (15min) 演示光敏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和稳压 管的结构、符号及 (15min) 特性。可用 Protues (5min) 软件仿真各电路效 果。
(15min)
(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5min)
项目一 手机充电器 整体设计讨论、分析 (1)降压电路 (2)整流电路 (3)滤波 (4)稳压
(5min) 本讲以教师讲 (10min) 授为主。用多媒体 (15min) 演示放大电路的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