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 经济学答案

第一讲 经济学答案


xc
根据题设,我们可知茜茜的效用函数为
u ( xc , xs ) = min( xc , xs )
u( xc , xs ) = min(xc ,
xs ;这相 当于 一 杯咖啡 的价 格 为 ) 2
xc 1 = xs 2

xs
分别对两需求函数求偏导得:
pc + 2 ps ,茜茜可以买到的几杯咖啡呢?
其咖啡 x 的杯数量为
2
我们再设新的效用函数为: u = ( x1 + x2 ) ;然后,我们建立两者关系:
⎛ v + 50 ⎞ 2 v = 10 ⋅ u − 50 ⇒ u = ⎜ ⎟ ⎝ 10 ⎠
2
1
对进 u = u (v) 行求导:
du 1 ⎛ v + 50 ⎞ = ⋅⎜ ⎟ dv 20 ⎝ 10 ⎠

1 2
则当 v > −50 时, u 为 v 的严格单增函数;即 u 为 v 的单调变换; (1) u′ = 2 (3) u′ = −2v (v > 0)
max u ( x)
x
1-5-4 2/19/2006 5:17:15 PM
第一讲 偏好、效用与消费者的基本问题
u ( x2 ) = x1 =
m − p2 x2 p1
由上式可知, x2 = 0 时, 当 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 马歇尔需求函数为: 1 = m p1 ; 2 = 0 x x 10
max = u ( x)
y 是完全替代 y 所带来的效用水
y是
完全互补的;越靠右上的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
平是一样的,她的无差异曲线拥有负的斜率; 对于一定量的汽水 x 而言, 越多的冰棍 y 越好, 所以越靠上的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就越高; 她效用函数可用 u ( x, y ) = 2 x + 3 y 表示。
(瓦里安 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 上海人民出版社 p48-53) 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在(3)中,萧锋的效用函数不可以是 u ( x, y ) = min( x,2 y ) ? 事实上,这个问题涉及到如何可以快速的得出固定比率的效用(生产)函数(而用道上 的 “黑话”则被称之为里昂惕夫效用(生产)函数) ;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个例子,而在例子结束时,也就是我们回答此问题结束之际; 假设生产 a 单位的产出要固定用用上 a1 单位的 x1 与 a2 单位的 x2 ,那么此技术的生产函 数是怎样的形式? 这就如同我们是在拌水泥砂浆,其配合比则是题目所给出的;
m 2m ; x′ = 由于咖啡和糖为完全互补,所以任何 s ′ ′ pc + 2 p′ pc + 2 p′ s s
一价格的上升都会导致咖啡和糖的需求量下降。 8(1)完备性是指≤,≥,所以题设中的<、~都不具有完备性; (2) “无差异关系”无差异于“无差异关系” ,因为“A~B”~ “B~A”;即无差异的定 义为:x ~ y 当且仅当 x ≥ y 且满足 y ≥ x ; 所以“ x ≥ y 且满足 y ≥ x ”~“ y ≥ x 且 满足 x ≥ y ”;即“ x ~ y ”~“ y ~ x ”;进而具体而言,如果把 y 当成 x ,则为 “ x ~ x ”~“ x ~ x ”;进而 x ~ x ; (3)根据以上的思路, A>B”与“A<B” 不满足无差异关系,所以不满足反省性;即 “ 严格偏好关系的定义为: x > y 当且仅当 x ≥ y 但不满足 y ≥ x ;…… 另:以上两题,直接由其定义便可直接得出;以上思路还是显得拖沓; (4)完备性是指消费者能区分任何两个不同的消费计划,但这并不代表任何两个不同的消 费计划都同时具有题中的三种关系,如果存在的话,则否定了完备性。 9
1
ρ
ρ
= ⎯α1 +α 2⎯→ α1 ln x1 + α 2 ln x2 ⎯ ⎯1
(题目虽然没有给出 α1 + α 2 = 1 的条件,但只有在此条件下结论才能成立) 所以:
α α lim u ( x) = x1 1 x2 2 ρ →0
ρ α1 x1ρ ln x1 + α 2 x2 ln x2 (3) lim ln u ( x) = lim ρ ρ → −∞ ρ → −∞ α1 x2 + α 2 x1ρ
4(1)由 u ( x1 , x2 ) = 减。 (2)只要当
, pi < p j , pi > p j , pi = p j
; (i, j = 1,2)
1 1 ∂u 1 ∂ 2u 1 ln x1 + ln x2 可知: 和 2 = − 2 < 0 可知边际效用递 = 2 2 2 xi ∂xi 2 xi ∂xi
1-5-1 2/19/2006 5:17:15 PM
第一讲 偏好、效用与消费者的基本问题
当我们想知道他们之间的等式关系时,我们只须经过简 单的数学变换:
y
a
: x1 : a1
: x2 : a2
y : xi = a : ai ; y =
axi ai
而当我们上式,则就可马上得出其关系函数:
⎧ ax ax ⎫ y = Min ⎨ 1 ; 2 ⎬ ⎩ a1 a2 ⎭
2 2
∂ψ = 20( x1 + x2 ) − λp1 = 0 ∂x1 ∂ψ = 20( x1 + x2 ) − λp2 = 0 ∂x2 ∂ψ = m − p1 x1 − p2 x2 = 0 ∂λ
由上式可知,17:15 PM
第一讲 偏好、效用与消费者的基本问题
由 (1)
(2)
(3)
(1) 得: (2)
x1 =
αp2 x2 ; (1 − α ) p1
x2 =
(1 − α ) p1 x1 α p2
把上两式分别代入(3)式得马歇尔需求函数:
x1 =
αm
p1

x2 =
(1 − α )m p2
11 单调变换:当 u1 > u2 意味着 f (u1 ) > f (u2 ) 时,则称 f (u ) 为原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而 事实上,用数学的 “黑话”来说,一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不唯一的:只要任意一个新 的效用函数是旧的效用函数的严格单增函数就满足单调变换的条件; 先用这一讲的第三题举个例子: 设 v = 10( x1 + x2 ) − 50 (这是旧的效用函数) ;
当 x1 > x2 时: lim ln u ( x ) = ln x2
ρ →−∞

当 x1 < x2 时: lim ln u ( x ) = ln x1
ρ →−∞
所以,当 ρ → −∞ 时,该效用函数趋近于 u ( x ) = min( x1 , x2 )
1-5-3 2/19/2006 5:17:15 PM
m ; pc + 2 ps
又知 x = x = 1 x 则 x = c s c
2
m ; x = 2m ; s pc + 2 ps pc + 2 ps
∂x m ∂xc 2m ; c =− ; =− 2 ∂pc ( pc + 2 ps ) ∂ps ( pc + 2 ps ) 2 ∂x m ∂xs 2m ; s =− =− 2 ∂pc ( pc + 2 ps ) ∂ps ( pc + 2 ps ) 2 ′ 当价格变化时, xc =
第一讲 偏好、效用与消费者的基本问题
7 说句实话,越简单和明显的结论越是难以证明。但以下四个结论在数学上是很明显的。 (1)本身包含于本身,即弱偏好与本身的范围一样大; (2)无差异的范围小于弱偏好的范围,即某集合的范围包含其子集; (3)强偏好和无差异的集合等同于弱偏好 ; (4)强偏好和无差异之间没有交集。 6 设每汤匙咖啡(coffee)的需求为 xc ,每汤匙糖(sugar)的需求为 xs ,每杯咖啡的需求为 x 。
y 越好,所以越靠右
y ,她的无差异曲线为水平线;对于 一定量的汽水 x 而言,越多的冰棍 y 越好,所
的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就越高。
以越靠上的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就越高。
(2)
(3)
y
y
y = 2x
dy 2 =− dx 3
x
对于李楠而言汽水 x 与冰棍 的;三杯汽水 x 与两根冰棍
x
对于萧峰而言一杯汽水 x 与两根冰棍 就越高; 他 的 效 用 函 数 可 用 u ( x, y ) = min( x, y 2) 表示。
∂ 2u 3 ≥ 0 时,就满足题目要求,如 x13 + x2 等。 ∂xi2
5(1)当 ρ = 1 时, u ( x ) = α1 x1 + α 2 x2 ,又知
∂x2 α = − 1 为常数,则效用函数为线性。 ∂x1 α2
ρ α1 x1ρ ln x1 + α 2 x2 ln x2 (2) lim ln u ( x) = lim ln(α1 x1 + α 2 x2 ) = lim ρ ρ →0 ρ →0 ρ ρ →0 α1 x1ρ + α 2 x2
p1 < p2
● ● ●
当边际效用替代率为常数时, 即效用函 数的斜率为负的常数时, 才可满足完全替代 的定义,由此,我们能断定,两商品为相互 替代的;图中表示了消费束的集合;
x1
p81)
(瓦尔特·尼科尔森 微观经济理论第六版 中国经济出版社
xi 的需求函数为:
⎧m ⎪p ⎪ i ⎪ xi = ⎨0 ⎪ ⎪0 ~ m ⎪ pi ⎩
u ( x1 , x2 ) = max( x1 , x2 ) 为 此 人 的 效
用函数;这就确定了他的最优的选择必定 是落在便宜的商品上,即他会用他的所有 积蓄来购买相对便宜的商品。
10 = x1 + 2 x2

x1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