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漫长的初试,煎熬的复试,历时一年的考研终告结束,终于有了一个happy ending.写这个帖子的目的是尽我所能帮助一下同考暨南大学的学弟学妹们,一年前我也一样迷茫和焦躁,希望我一点点经验之谈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借鉴。
我的专业课成绩还可以,所以主要给大家说说专业课吧。
暨大专业课考的是大综合,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艺理论,外国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这些全都包括,但是大家不要怕,书目多也意味着不会考得太细,而且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这三门课不用花太多时间复习,因为初试的比重并不大,偏好语言类的考生可以多拿出一点时间打好基础,偏好文学类的就只复习重点即可,我就把大多数时间放在了文学史的复习上。
所以重点说一下文学史的学习。
【古代文学】先说教材,我用的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骆玉明,章培恒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还买了关于古代文学的教辅。
前面一套用来巩固基础,我在看完一遍书后,先根据袁行霈版的做笔记,把每个朝代,每种文学体裁(诗、文、词、曲、小说等)、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都系统整理出来,书中答案不够系统充分的一般都可以从教辅中找到,做完这样一套笔记后就为应对语言文学基础中关于古代文学的填空,名词解释,简答打好了基础。
在这之后我看了复旦大学出版社骆玉明的这版教材,南开大学古代文学师姐的帖子里曾重点推荐了这套教材,我读了那篇帖子后真是受益匪浅。
虽然我考得是现当代文学,但是自我感觉在初试中,古代文学是自己最拿分的科目,一来因为古代文学卷帙浩繁,所以我复习的格外认真,所花时间也长,二来则是得益于复旦的这套教材,尤其是教材中每个朝代前的概论,从时代背景谈起,讨论此时期文学流变的原因,这一时期主要文学体裁的特色等等,文辞上也是飘逸精丽兼具。
我根据这套教材(重点是概论部分)和手头里的资料,整理出古代文学每个朝代的概论,梳理完善大的框架,补充到笔记中,以便应对论述题。
有学妹问我论述题应该怎么答呢?举个例子,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自觉的时代?你可以先从背景来谈,全国分裂政权更迭啊,社会思想学术文化相对自由啊等等,再分四个方面来探讨,1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帝王士族的重视,曹丕陆机箫纲箫绎的文学观等等)、2文学集团的活跃(三曹七子、竹林七贤、二十四友等等)、3追求美的创造(可以从题材和文学形式来谈,比如田园诗山水诗宫体诗,形式方面五言七言、律诗的雏形永明体等等)、4文学与哲理的结合(使文学摆脱了简单地就事论事的反应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的传统,使文学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深沉等等)。
最后再写一段做个总结,学长说过,总分总形式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拿分的形式。
【现当代文学】教材我看了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陈思和的《当代文学史教程》,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买了两本教辅。
北师大的那本教辅还是很不错的,上面有整理好的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在现当代教材中没有细讲的部分很多可以在上面找到答案。
现当代的复习初试大家看这几本书就好,不用着急看一些评论性的比较有深度的书,像夏志清王德威等人的书我是初试结束后看的,当然游刃有余的同学除外哈。
现代文学的复习也是要重视每个十年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的梳理,把它们的发展转变与时代背景结合,形成一个整体脉络,这样才能记得牢固,作家作品关注重点即可,就是所谓的“鲁郭茅巴老曹”,再加上赵树理,都是在看课本中慢慢整理出来。
当代文学,同样是提纲挈领,抓重点,根据真题来看,当代文学一般不会单独考某个作家作品(除了特殊原因考过莫言),自己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整理出论述题,论述是最重要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都可以包括在里面,比如我分别整理了十七年文学的小说部分、诗歌部分,新时期文学的小说、诗歌。
同样,新时期的各个小说潮流,从伤痕文学到女性文学,每一个都最好写成一篇论述小文章。
总之就是宏观微观相结合,重点抓住宏观!外国文学的复习相对简单,课本也少,复习方法和现当代文学相似,在这里就不赘述了,相信大家在结束古代和现当代复习后,外国文学就是小菜一碟啦。
文学理论方面我买了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和刘安海的《文学理论》,现在大家时间充裕,文学理论方面应该好好复习,对写作是很有帮助的,我复习时时间不够,文学理论根据教辅和学姐的笔记过了几遍重点就算完事了。
语言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这三门课就要看你的复习时间而定,如果时间充裕过一遍课本最好,我买了课本但时间原因来不及看了,就直接对照本科时的笔记看了一遍,背了自己整理的认为比较重要的名词解释。
如果从4月开始算,专业课基础复习,包括看课本做笔记,要尽量在9月开学之前完成。
这5个月至少要能把专业课课本看两遍(第一遍认真看书,第二遍边做笔记边看),从9月开始就每天看笔记,先不要急着背,一字一字看你整理的笔记,觉得有疏漏马上翻书翻材料补充,在看笔记的时候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画关键词啊,在笔记背面做做树状图啊,让自己的手有事做,不然很容易看着看着打瞌睡的...这个阶段完成后,你的课本至少梳理过三遍了,笔记也更加完整翔实,最重要的是你已经想好该怎么背了,关键词和框架都已经标出,这样在背起来比你整理完笔记就跑去走廊哇啦哇啦读的效果要好很多。
所以你的笔记不仅要全,更重要的是有清晰地脉络。
人的大脑就像图书馆,如果你做好索引,那么记忆就会事半功倍。
最后两个月就搬着小板凳去走廊吧少年!早上背完英语,就背专业课,后期还要加上政治,所以最后一个月,我除了每天下午在教室里做英语和分析真题,晚上在教室做一套政治客观题分析错题之外,整个上午和晚上八点到十点半基本都是在走廊里度过的...这次暨南大学现当代文学的复试分数线是381,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把每一门课都尽量考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分。
我的英语真的很差,是那种四级压线过的人,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在英语上面,甚至比专业课的时间还多,所以能考60几分我也已经满足了。
论坛里已经有太多大神讲过英语的复习方法了,我的不算经验的经验就是背和练,越到后面越不能放弃,英语真的是一天不学倒退两天的科目。
分析真题的重要性已经不用多说了,真题是你从9月到考前都要摆在英语复习头等位置的材料,说一点不同的吧,很多人觉得做模拟题没有用,但我在最后一个多月里几乎买了市面上所有的模拟题,每天一套,主要练阅读,虽然模拟题不能跟真题相比,但是重要的是能让你保持做题的感觉,模拟题的体型排版也能给你一种在考试的感觉,因为养成了每天下午做英语的习惯,真正考试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在自习室里对着一张英语卷子,一点都不觉得紧张了。
政治方面我花的时间不多(主要是时间不够用了汗),因为初高中政治一直比较好,所以有些大意,开始的比较晚,本来觉得80分以上没有问题,最后出来结果75分,分析原因就是因为最后没有时间背大题了。
我是国庆以后才开始看政治大纲,政治大纲真是个非常花费时间的书,我建议时间不够的同学就不要看了,买一本精简一点重点分明的书就好。
一个月好不容易把大纲看完,《肖秀荣1000题》做完,十一月就开始忙着背专业课,插空在走廊里读读《风中劲草》,最后重磅级的肖秀荣四套卷、任汝芬五套卷、二十天二十题,只来得及做客观题,主观大题也来不及背,就只能挑着读了两遍熟悉了一下,这样的结果就是考试的时候觉得主观题的答案点都很熟悉,可是就是想不起来,只好胡侃一通。
尽管如此政治的客观题我做的真的不少,政治真题和我能买到的模拟题我都做了,就是看到一套做一套(话说考研期间我应该就是所谓的买书狂魔),晚上吃完饭,喝着奶茶靠在暖气片边上勾勾选选,是我一天中最轻松的日子了~哈哈,实在是最后看到专业课和英语就想吐。
考研是一件很漫长也很痛苦的事情,但这当一切过去,你终于能无所顾忌的和朋友逛街看电影,痛痛快快的睡到自然醒,终于看到拟录取名单上你的名字和爸爸妈妈欣喜的笑脸时,那种快乐是无可比拟的。
而且当这一切过去,当时的种种痛苦难熬,会全部化为美好的记忆,积淀成你的人生宝贵经历。
如果我们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下去走下去,不管结果怎么样,但我们做到了有始有终,就是胜利,对吗^_^考研终于尘埃落定,也来写点经验吧~其实也不算经验,就是自己的一个历程吧~首先,先说下我自己的复习情况。
我是从九月中旬才开始正式复习的,期间还浪费了一周准备双学位的考试。
坦白讲,感觉开始的晚了【确实也很晚orz,大家不要学我,越早考试复习越有利!!】然后我报了英语和政治的辅导班,但基本没用,我也不怎么去上那个课==我看的书是《外国文学史》(郑克鲁版)《古代文学史》(袁本)《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版,但是这本书结构比较乱,所以我主要看的老师上课的课件)《语言学纲要》(叶斐声版)《现代汉语》(黄廖本,时间不都用,只大概看了看)《古代汉语》一眼都没看【因为我对语言类一点兴趣也没有,而且时间来不及,语言这块果断放弃了,但是!!时间充裕的话都看当然是最好的!看的越多越好!当然记住才是最重要的!!】除了课本,我还对应的看了辅导书,崇文书店出版的,都在当当上一搜就有的。
我觉得还是有些用的,然后我买了一套笔记,平时看书的时候,根据笔记、课本、辅导书自己又整理了一遍笔记。
材料基本就这么多。
复习过程就是书、笔记、辅导书看一遍,然后背了一遍现当代史、外国史、语言学纲要。
(我只是背了但没怎么记住== 因为时间来不及了orz)古代史没背完(后来也不想背了,因为不喜欢古代)。
作品我并没有看过多少(因为不爱看==,就凭兴趣看了一点点,真的是一点点,但多看作品初试可能用不上,但复试是有用的)开始正题:【初试】一、政治:首先,我觉得我高中政治还可以,脑子里还有点印象,所以在大概11月的时候开始看辅导班划的重点,只是看而已…然后做了肖秀荣1000题、后来的肖八套、肖四套,最后重点背了背肖四套的主观题,没怎么记住但有个大致印象,然后到考场又临时发挥了一下,大概就这样。
二、英语:我的英语水平不太好,英语做了1997-2014的真题,每天带着做的,错误率很大,真题做了两遍吧大概,然后每天用手机百词斩背单词(但是到了考场发现还是一个词都不认得==),背了背作文模板。
我个人觉得今年英语和政治都挺难的,当时考完觉得自己连50分都考不上,但分出来还挺出乎我意料的,有幸运的因素吧。
三、专业一:【真题很重要!真题很重要!真题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首先看专业课之前,看看真题,了解一下题型和比较爱出题的地方,这样复习起来比较有针对性。
专业一考的十分之基础,基础知识扎实得高分没有问题。
基础知识说白了全靠背,再加上自己的少部分理解,就可以答题了。
我因为时间不够了,只背了一遍不到,然后最后两天重点背了背真题答案,看过真题你会发现,有知识点它是会重复考的,然后背了背自己觉得会考的名词解释。
拿到卷子的第一反应就是,都背过,但记不全,只能凭印象写+自己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