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的波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分析
【摘要】:自2007年5月以来,国内不少地方肉蛋禽类价格暴涨已成为居民热议的话题,有些城市的肉价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
文章对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对居民的影响以及如何看待当前局势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猪肉价格;波动;影响
作为一种相当重要的日常消费品,猪肉的价格与民生可谓息息相关。
而根据农业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期全国各地的猪肉价格呈普遍上涨之势,同比涨幅达35.5%,有些地方甚至创下了历史新高。
影响民生,势必关乎国计。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诸如粮油和肉禽等公共基础消费品的价格在谈到肉价问题时表示,首先要搞清楚这轮涨价究竟是季度性原因还是结构性原因。
如果是前者,那么过一段时间肉价也许将回落到正常状态;如果是后者,则很有可能是市场失衡引起的。
这就需要政府在考量相关产业当前业态的基础上作出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通过适当的调控来平抑物价。
1.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诱因
1.1 生猪高热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波及南方猪肉主要供应地区
2006年七月下旬开始,南方各省在较大范围内发生生猪高热病,大量生猪死亡。
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遭受疫情,损失惨重,导致大量母猪,生猪死亡,存栏继续大幅下降,不少规模场虽然挺过了低估期,但却遭受高热病带来的灭顶之灾,补栏几近停滞;2007年2月至今,疫病风险犹如”杯弓蛇影”让广大养猪人迟迟不敢补栏母猪,严重影响到母猪、生猪存栏的恢复,致使农户补栏存栏不足。
[1]
1.2 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不高
农民收入多元化致使养猪积极性不高,过去农户养猪主要是为了攒积现金收入。
现在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一天可达30~70元。
在养猪顺利出栏的情况下,不计算劳务成本,一头猪的毛率为五十至一百元,养猪的比较效益处于很低的水平,甚至有些生活在农村中的农民都是在场镇买肉吃。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2亿多农民由过去生猪生产者变为了生猪消费者,农户也由生猪生产者变为了生猪消费者。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离开土地、离开家庭进入城镇经商,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现在农村留下的是老人、儿童及年龄偏大的妇女,村社留守人口只有原来的30%左右,农村庭缺技术、缺劳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种变革无疑深刻影响到生猪生产的消费。
2. 猪肉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2006年花生,玉米,面粉……等产品粮油价格跟着上扬,今年是肉类产品跟着上扬。
当下猪肉价格的涨落,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民对其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猪肉价格一头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一头关系着养猪农民的收入。
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毫无疑问会影响其他禽畜类产品价格的上升,也就波及到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一公斤上涨几元钱,对高收入者这不算什么,但对于低收入者却是触动了他们的神经,捉襟见肘的家庭收入将面临着更加窘迫了,当然会感到生活的压力。
2.1 对城镇居民的影响
在湖北省一项调查中,从不同收入阶层的城镇居民家庭购买食品多支出的金额来看,2007上半年,人均食品支出额:湖北省调查队最低收入家庭819.77元,受食品涨价影响多支出43.47 元,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12.4%;最高收入家2489.18 元,受食品涨价影响多支出132.00 元,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5.3%;城市居民平均受食品涨价影响多支出83.04 元,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8.4%。
由此看出对城镇居民有影响,但是不大。
因为第一,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普遍增幅较快,只是少数低保家庭受影响较大,第二,城镇居民家庭日常支出当中食品支出占的相对较低,所以说影响较小。
2.2 对农民的影响
那么到底养猪农民是不是此番猪肉涨价的受益者?让我们忧虑地是,被排除在获益链之外的养猪农民在猪肉价格是升是降中只能保持沉默,他们虽然是最直接的当事人,但他们却没有发言权。
任何与此相关的一方都可以在很多场合、通过很多渠道表达自己的意愿,传递自己的利益诉求,而他们只能沉默。
此次猪肉价格上涨,我们能听到媒体反映城市居民对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上涨不满的声音,但养猪农民中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我们在媒体上却很少听到他们的声音。
但事实证明,这次猪肉涨价,养猪农民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更有不少农民因为2006年上半年因猪肉价格一路走低,不得不忍痛放弃养猪。
结果眼看着今年肉价猛涨,却没有自己什么事。
3. 分析总结
3.1 对未来生猪生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猪肉价格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成本上涨的不利影响,对于农民增收有一定积极意义稳定生猪养殖效益,有利于生猪生产的发展。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是发挥价格的作用,我国对猪肉的需求将继续稳步增加,因此,必须不断扩大生猪的生产规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目前生猪的较高价格,有利于确保未来阶段猪肉的供给。
猪肉价格上涨对于农民增收有一定积极意义。
由于饲料涨价幅度较高,因此,养猪农民从涨价中所获得的好处部分为饲料涨价所抵消。
养猪农民的净收益增加情况,要远远低于生猪价格的增加幅度。
猪肉价格还会涨吗?是否值得投资。
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其必要调动农民养猪的积极性,有利于
农民增收,也是政府重视”三农”的表现。
3.2 对控制猪肉市场无序波动的建议
对于如何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保持猪肉市场的相对稳定,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⑴政府应尽快落实国务院及相关部门近期出台的十二条扶持生发展、平抑猪肉价格、增加对城镇中低收入者补贴的政策施。
特别要抓好母猪繁育环节的补贴政策和养猪环节实行过程、全覆盖保险政策的落实,以调动农民的养猪积极性减少农户的养猪风险。
⑵养猪企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供给链条,用以促进生产发展才是关键,这样只要市场供给链条不会断市场价格也就会稳定。
利用好国家提供的鼓励性措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积极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降低生猪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建设。
灵活调整饲料配方,降低养殖成本,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提高生猪良种化水平,加强优良猪种的选育,提高优良猪种的供应能力。
⑶对于养猪的农户而言,当抓紧这一有利时机加大对生猪的补栏,当粮食、饲料价格与生猪价格稳定时,生猪的效益就会促使更多的农户投入养猪业,多投入但不是盲目投入,加大对生猪防疫工作,到时养猪的风险也就降低了。
参考文献
[1] 杨永瑞, 龚平. 正确认识猪价上涨[J]. 四川省通川县畜牧食品局, 2007(5).
[2] 蒋晓华, 青小平. 理性对待当前猪肉涨价[J]. 区域经济, 2007(7).
[3] 李光胜. 生活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 湖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2007(9).
[4] 柯炳生. 对近期猪肉价格上涨情况的分析判断及建议[J]. 产品预测, 2007, 7.
[5] 蒋晓华, 青小平. 理性对待当前猪肉涨价[J]. 区域经济, 200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