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楔形文字法指古代使用楔形文字镌刻的法律的总称,包括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等建立的国家所适用的法律。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律,有自己的特征,以《汉姆拉比法典》为代表法典,对人类法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汉穆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颁布。
因铭刻在一黑色玄武岩圆柱上,故又称《石柱法》。
容包括诉讼手续、财产权、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婚姻家庭、继承、买卖奴隶等。
是世界上保存完整的最早的一部法典。
现存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
3.《摩奴法典》它是古代印度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文献。
它不是由国家正式颁布的,是婆罗门僧侣根据吠陀经典和历来的习惯编制而成。
这部法典是对婆罗门法的总结和继承,是佛教法的渊源。
4.种姓制度是《摩奴法典》中明确规定的制度,是印度法的特色,对印度整个社会影响很大。
它包括四个种姓:第一种姓婆罗门执掌神权,地位最高贵,义务和职业是传授宣传吠陀,主持祭祀,以及接受布施;第二种姓刹帝利担任国家的重要官吏,执掌军事和行政大权,地位仅次于第一种姓,这两个等级为特权者,免税;吠舍为第三等级,多为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主要从事“照料家畜,布施,祭祀,经商,放贷,耕田”等;第四种姓为首陀罗,最低贱,多为奴隶。
5.《十二表法》旧译“十二铜表法”古代罗马国的主要法律。
制定于公元前451年。
因刻在十二块板上,故称。
容包括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与监护、所有权与占有、房屋与土地等。
是留传下来最早的古罗马成文法典。
6.市民法是罗马固有的,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罗马公民以外的外来人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不受其保护。
由于它是在罗马奴隶制经济不发达的初期形成的,所以具有容原始,围狭窄和注意形式主义等特点。
二、问答题1.楔形文字法的基本特征。
(1)结构体系的完整性:序言、法律文本和结语(2)统治者将法律描绘为神的体现(3)容缺乏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2.《汉穆拉比法典》的基本容和特点。
主要容和特点:君主的权力来源于神;窃取神庙或宫廷的财产的处刑是:死刑;法典将自由民分为两类:阿维鲁和穆什凯努,前者包括僧侣贵族、高级官吏,也包括自耕农,独立手工业者,地位比后者高。
3.古代印度法的渊源。
古代印度法的发展和密不可分,按其历史发展,主要渊源包括(1)吠陀:(2)法经:附属于吠陀,是对它的解释和补充,约成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以散文体裁写成。
它主要是祭祀的规则和教徒的生活准则,没有统一文本,各教派均有自己的法经,不同时期亦有不同的法经流行。
(3)法典(也有人主称“法论”,以区别于近现代的法典):婆罗门祭司编成的教法典籍,它所包含的纯粹法律规比法经多。
全部法典陆续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其中最重要的为《摩奴法典》。
《摩奴法典》约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
它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吠陀的精义,规定了以种姓制为核心的基本容。
该法典对印度法制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传播至东南亚及远东地区。
(4)佛教经典:是古代印度法的重要渊源之一,总称“三藏”,即:经藏、论藏、律藏。
①经藏,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及其门徒宣扬的佛教教义;②论藏,佛教各教派学者对教义的论说;③律藏,佛教寺院规条。
其中尤以律藏的法律意义最为明显。
佛教法的中心容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
(5)国王诏令:其中最为人注目的是阿育王的诏令,要求人们遵守佛法、服从官府等。
4.如何认识古希腊法的历史地位。
是欧洲最早形成的法律体系,在西方法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上承埃及和两河流域法,下启罗马法,在东西方法律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古希腊的公法比私法要发达,而公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雅典“宪法”。
一、名词解释1.《国法大全》《国法大全》是由东罗马帝国时期,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及死后不久新编纂的,它是《查士丁尼法典》、《钦定法学阶梯》、《学说汇编》、《新律》四部法典汇编的统称,也是奴隶制时代历史上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典。
2.公法是指国家或国家与个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部门的总和,包括行政法、组织法、财政法、刑法等。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源于古代罗马时期,一直沿用到今天的欧洲大陆法系。
3.习惯法习惯法作为一类社会规,它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确立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的总和。
它既非纯粹的道德规,也不是完全的法律规,而是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准法规。
4.人法(1)自然人:由三种权利组成——自由权、市民权和家族权,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身份,才具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否则就是人格减等,又分了几个等级。
法人:古代罗马没有形成完整的法人制度,也没有产生法人的概念和术语,只是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法律团体。
(2)婚姻家庭制度:罗马法上婚姻的分类:有夫权婚姻(前期流行)和无夫权婚姻(流行于帝国时期)5.日耳曼法是公元5-9世纪西欧早期封建制时期适用于日耳曼人的法律。
这种法律是日耳曼各部族在侵入西罗马帝国,建立“蛮族”国家的过程中,由原有氏族部落习惯逐渐发展而成的。
它的围,从地区来看,凡古代日耳曼人所建立的国家的法律都包括在;从时期上来看,大体上是公元5-9世纪。
6.教会法广义上,泛指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的其他教派的各种法规。
狭义上,专指在中世纪占有重要地位的罗马天主教的法律。
主要是关于教会本身的组织,制度和教徒生活守则的法规,同时,对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以及土地,婚姻家庭与继承,刑法,诉讼等也都有规定。
因此,它的适用围不限于教会事务,也适用于许多世俗事务。
按其本质来讲是一种封建法。
二、问答题1.罗马法各个时期有何基本特点。
1)《十二表法》的制定:国前期的法律以市民法为主《十二表法》是罗马法从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标志。
《十二表法》的特点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
2)从公元3世纪始,罗马法的主要特点仍然是市民法占统治地位,但罗马的另一新体系——万民法已逐渐兴起,国后期市民法与万民法并存3)公元1世纪至公元2世纪,是罗马帝国兴盛时期,也是罗马法发展的“古典时代”。
这一时期,促进罗马法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罗马法研究和法学家活动的不断加强。
帝政前期是法学昌明时代,法学家的解答成为法律的重要渊源。
4)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全面整理和系统编纂时期。
《国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的阶段。
2.日耳曼法的基本特点。
1)日耳曼法的团体本位的法律2)日耳曼法是属人主义的法律3)日耳曼法是具体的法律4)日耳曼法是注重形式、注重法律行为外部表现的法律5)日耳曼法是世俗的法律3.教会法的基本渊源。
1)《圣经》2)教皇教令集3)会议决议4)世俗法的某些原则和制度4.伊斯兰法的主要特点。
1)与伊斯兰教有密切联系2)法学家对伊斯兰法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3)受外来法律影响严重4)具有分散性和多样性一、名词解释1.圣训意思是先知的言行及默示,是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
穆罕默德去世后,通过下降古兰经来立法的活动停止了,为了解决新发生的,在<古兰经>中又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哈里发政府和圣门弟子就按先知的前例办,也就是按先知处理类似问题的言论,行为或默示处理当前的问题。
这就是圣训。
2.伊斯兰法原阿拉伯封建势力围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他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由于都是以<古兰经>圣训和初斯的伊斯兰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历史联系,故被称为伊斯兰法系。
开始形成于9世纪,不仅在中世纪支配过广区,而且在近现代各穆斯林国家中仍不同程度地维持着效力,是一个历史很长,影响很大的法系。
3.普通法从法源的意义来看,普通法指的是普通法院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套法律规则。
它既区别于由立法机关创制的4.衡平法现代意义上的衡平法仅指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的判例法,它通过大法官法院,即衡平法院的审判活动,以衡平法官的“良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
5.陪审制一般认为,英国是现代陪审制的发源地。
但英国的陪审制并非土生土长,而是从法兰克移植而来。
法兰克的一些封建君主为了巩固王室权力,发展了一种调查程序,召集若干熟悉情况的地方人士,宣誓证明有关古代王室的权力,以削弱诸侯的势力。
诺征服以后,这种制度被带到英国。
1166年,享利二世颁布了克拉灵顿诏令,将陪审制正式确立下来。
6.《统一商法典》19世纪末,美国以统一法律为目的,兴起统一州法的运动。
1892年成立的全国统一各州立法委员会拟定的单行商事法规草案经全体会议通过后,建议各州采用。
为了现代商事实践的需要,改变各州商法混乱的局面,进一步协调和统一商事法律,1952年统一各州立法委员会和美国法学会共同制定了《统一商法典》。
二、问答题1.普通法的特点及对英国法律的影响。
它的封建性较强,它的保护方法以损害赔偿为主,不能对当事人颁发禁令,等等。
但它最重要、对整个英国法律体系影响最大的特征是程序先于权利。
2.衡平法的特点及对英国法律的影响。
衡平法在其发展过程中,创制出许多新的救济方法,及时确认和保护了当事人的权利,对英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做出重要贡献。
直至今日,衡平法仍是创造新原则和补救规则的重要手段。
另外,衡平法优先的原则也在1981年《最高法院法》得到重申。
因此,衡平法仍在英国法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不过它已不能独立发展,没有了单独适用的法院。
3.英国法的陪审制和辩护制。
陪审制曾被认为是保障个人政治自由和权利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司法的最佳途径,是英国法对世界法制的一大贡献。
因为普通公民参与司法过程,可以防止法官徇私枉法,以及判决考虑不周等弊病;同时,由于陪审员是通过抽签的方法从社会各界选出来的,能够更清楚地反映出社会上普通人的观念。
对于陪审制,各派观点针锋相对,莫衷一是。
但作为一种有深刻社会背景的诉讼制度,短时间完全被废除似乎不可能,关键是如何改进。
辩护制:早在希腊、罗马时代,法庭辩论制度就已经出现,当事人既可为自己辩护,也可以委托他人为自己辩护。
罗马帝国后期,职业法学家在法庭上为当事辩护已十分流行。
英国人继承了这项制度,并加以发展。
由于英国普通法的形式主义及其程序复杂性,职业律师参与诉讼更有必要。
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英国逐渐发展出一套与大陆法系国家完全不同的对抗制诉讼方式和独特的律师制度。
4.普通法系的特点。
1)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2)以日耳曼法为历史渊源。
3)法官对法律的发展举足轻重。
4)以归纳法为法律推理方法。
5)在法律体系上不严格划分公法和私法。
一、名词解释1.司法审查权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指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权通过审理有关案件解释宪法,审查联邦和州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联邦和州采取的行政措施,宣布违反联邦宪法的法律和行政措施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