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教学在阅读中应用论文

语言教学在阅读中应用论文

浅谈语言教学在阅读中的应用
摘要:学生语言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课外的读思写,而目前大多数学生却不懂得如何利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去进行课外阅读;本文就如何利用语言教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简单地探讨。

关键词:语言教学阅读教学教学应用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课堂“知识教学”的片面性造成了课堂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方式静态化以及教学与生活割裂的局面。

然而,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外语教育也不例外。

随着国家相关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学习。

社会迫切需要具备一定英语应用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强的人才,所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成为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目标。

语言教学强调人人参与,平等交流,师生相互尊重与接纳,提倡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把对教材的讲解分割成一个个目标来完成,不停地灌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文章结构……这些就像石板上的沙子,风一吹都跑光了,完全不能扎根于学生脑中,变成他们自身的积淀物。

更可怕的是,这种教法不仅没有激励起学生充实自身的兴趣,反倒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教材应是一座桥梁,
一座引领学生通往广泛课外阅读,并从中吸取无限知识之桥。

2 语言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
阅读是人们学习外语、获取信息的关键所在。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如何处理好语言知识和获取信息之间的关系,图式阅读理论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图式理论认为,在阅读时要正确理解文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读者与文本相应的图式;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成功地激活此图式。

图式类型分为三种:结构图式(篇章语言学语篇分析中构成语篇的底层结构)、内容图式(以文本以外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推动及互动为主要内容建立起来的各种内容的知识的记忆)和文化图式(以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习俗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

这种理论将阅读解释为读者所具备的背景知识与材料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读者在解读文字信息的同时,还需要不断运用已有的图式对这些信息进行预测、判断和纠正。

已有图式又能帮助阅读者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

图式理论为阅读研究及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语言教学研究人员逐步认识到,为提高阅读质量,读者必须具备与阅读材料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并将其运用于阅读过程之中。

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尽力激活学生大脑中存在的图式,在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运用已建构的图式进行解码,在阅读一个语篇后,帮助学生有目的地扩大已有图式,建构新的图式,为进一步的阅读做好准备。

2.2 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
教学把阅读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

阅读前,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一方面提供有关文本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有关文本的内容图式、结构图式和文化图式,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做好阅读准备。

阅读中,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讨论,通过设计不同的课堂任务,指导学生运用交互阅读方法,积极主动地阅读。

使学生的背景知识得到交融和互补,有效地把他们的思维引到文章的脉络上,把理解引入更深的层次。

创造新的图式知识的过程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学生们互相取长补短,学习的兴趣也因此会大大提高。

根据交互式教学原理,阅读活动还必须有后续活动。

阅读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读后问题,并通过课堂讨论等学生之间合作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阅读问题的能力。

我们强调既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图式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各种阅读策略,培养学生对交互阅读方法的敏感性。

由上可见,在交互式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中通过交互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以阅读活动为中心,在训练阅读能力的同时,又训练了听、说、写方面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3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现在发行的教材的内容大多丰富多彩,包括各种各样的题材。

但除教材外,教师还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引导学生读报纸、新闻杂志等上面与时代发展最贴近的题材。

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在变
化。

鼓励学生在课外广泛地阅读各类英文书刊,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就课外阅读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他们所读的书籍文章,交流良好的阅读方法,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根据图式理论,缺少足够的结构图式,遇到陌生体裁时,会产生图式空缺,会影响阅读理解的速度和准确度。

所以,教师平时要给学生提供各种体裁的篇章,通过语篇分析,积累结构图式。

这些图式一旦建立在学习者头脑中,当阅读时,它能够指导读者宏观地把握文章
的脉络,提高阅读效率。

学习者掌握的这类图式越全面,运用得越熟练,阅读时就越能迅速而准确地抓住文章的要领,掌握意义核心,阅读的质量便会越高。

因为中西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文化差异会导致阅读理解障碍,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如地图、画册、书刊、录像、幻灯片,向学生介绍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特色和交际方式,举办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讲座,开展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活动,介绍中国与英语国家
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与特点,加强对目的语文化图式的了解。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阅读为本,以学生自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思想,坚决克服阅读教学不阅读、尤其是不让学生阅读的弊端。

我们相信通过课堂阅读教学的系统、科学的训练,
最终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使他们真正学会运用“阅读”这一工具去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吕芳.语言学习法与教学法研究[j].山东外语教
学,2006,(04).
[2]彭伟强.当代美国基础教育外语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10
[3]毛小华语言习得规律与语言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
[4]黄继仁美国小学全语言教学之研究[j]台湾师范大学学报,2008
[5]李琴.整体语言教学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新余高专学报,2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