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工序三期投料试车方案批准:审核:编制:2007年7月目录1试车目的 (1)2试车组织机构及职责 (1)2.1试车组织机构: (1)2.2组织机构职责 (1)3试车方案编制的依据 (2)4试车流程及描述 (2)4.1试车流程 (2)4.2流程描述 (4)5参与试车的设备明细表 (4)6试车前的准备 (17)6.1人员准备(岗位设置) (17)6.2 人员培训 (17)6.3 原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18)6.4安全措施 (18)6.5临时流程和措施的准备 (20)6.6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20)6.6.1 现场应具备的条件 (20)6.6.2 主体设备及辅机、辅助设施应具备的条件 (20)6.6.3 其它应具备的条件 (21)7技术标准 (21)7.1 工艺条件 (21)7.2 技术指标 (22)8试车方案 (22)8.1 试车的要求 (22)8.2 试车进度安排 (22)8.3 无负荷(单体)试车 (23)8.3.1隔膜泵单体试车的目的 (23)8.3.2隔膜泵单体试车总的思路 (24)8.3.3隔膜泵单体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24)8.4 无负荷联动(清水)试车 (28)8.4.1水试的目的 (28)8.4.2水试的围 (28)8.4.3水试应具备的条件 (28)8.4.4水试流程 (29)8.4.5试车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30)8.4.6水试程序及具体措施 (31)8.5 热负荷试车 (32)8.5.1热负荷试车的目的 (32)8.5.2热试用介质 (32)8.5.3考核的容 (32)8.5.4热负荷试车必须具备的条件 (33)8.5.5热负荷试车流程 (34)8.5.5.1 料浆流程 (34)8.5.5.2蒸汽及冷凝水流程 (34)8.5.5.3 临时流程 (34)8.5.6热负荷试车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及要求 (34)8.5.8热试前检查及准备工作 (35)8.5.9开车步骤 (36)8.5.10正常作业 (39)8.5.11停车步骤 (40)8.6投料试车方案 (40)8.6.1投料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41)8.6.2投料试车流程 (41)8.6.3投料试车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 (42)8.6.4投料安排及具体措施 (42)8.6.5投料试车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及要求 (42)8.6.6开车步骤 (43)8.6.7正常作业 (45)8.6.8停车步骤 (45)8.6.9生产作业指标波动应急预案 (48)9安全作业规程及应急响应措施 (49)9.1安全作业规程 (49)9.2溶出安全操作规程 (50)9.3重大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响应 (54)9.4作业过程安全管理 (56)9.5事故过程中的应急与救护措施 (56)9.6组织机构及其在应急期间的职责和义务 (57)9.7发生重大事故的处理程序 (57)1试车目的在现场工程完工,各项安全措施到位,流程检查确认正确,具备试车条件的情况下,对单体设备、主要流程进行正式运行前的试运行,一方面考核主体设备的机械性能及制造安装质量,调试各种仪器仪表,清除管道及槽罐中的杂物,保证流程的通畅性,打通流程,及时处理试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培训队伍,摸索操作条件及生产控制方法,按照设计要求,考核设备和工艺流程,掌握正常生产技术条件,为顺利投产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试车组织机构及职责2.1试车组织机构:组长:车间主任副组长:车间副主任组员:车间技术员及班组长2.2组织机构职责2.2.1组长职责:2.2.1.1负责工艺流程、技术条件及试车方案的审核;2.2.1.2在试车委员会的领导和总调的协调下,负责组织、指挥、协调试车期间的各项工作。
2.2.2副组长职责:2.2.2.1负责主持编制本工序详细的投料试车方案;2.2.2.2负责检查投料试车前的各项生产准备工作情况,并提交试车委员会有关负责人。
2.2.3组员职责:2.2.3.1负责操作记录、技术资料的整理;2.2.3.2负责对工艺设备技术性能测定和考核;2.2.3.3负责对非正常现象分析和处理,深入现场解决问题;2.2.3.4负责督查工艺纪律,确保试车安全稳定运行;2.2.3.5负责整理有关试车技术总结并向组长及副组长汇报。
3试车方案编制的依据3.3.1按照氧化铝厂88万吨氧化铝投料试车的指示精神;3.3.2根据氧化铝厂工程施工的网络计划;3.3.3以初步设计为基础;3.3.4本着“稳妥可靠、经济合理、缩短时间、一次成功”的总体思路。
4试车流程及描述4.1试车流程图1:溶出工序流程简图4.2流程描述来自原料磨已研磨好的原矿浆首先进入溶出前槽,然后由槽底出料,料浆自压进入高压隔膜泵,再由高压隔膜泵注入1#缓冲器,接着进入单管预热器,矿将在单管预热器被来自相应闪蒸槽的二次蒸汽间接加热到145~165℃,然后进入带机械搅拌间接加热的预热压煮器,在预热压煮器中被来自相应级别的闪蒸槽的二次蒸汽预热到200℃左右,再进入带机械搅拌间接加热反应压煮器,在加热反应压煮器中矿将被来自热电厂锅炉的 6.0Mpa新蒸汽加热到溶出温度253~260℃,最后流经反应停留压煮器,从停留压煮器出来,溶出后料浆经过十级闪蒸槽降压降温后,进入稀释槽。
在稀释槽,加入一次洗液,将矿将稀释成Nk为170~185g/l的稀释浆液,通过稀释泵送往溶出后槽,再用溶出后泵再送往沉降槽。
加热压煮器的新蒸汽冷凝水被冷凝水罐收集,然后进入冷凝水闪蒸槽,在冷凝水闪蒸槽中闪蒸成的6bar蒸汽并入全厂低压蒸汽管网,Na+不超过300μg/l,电导率不超过15s/cm的新蒸汽冷凝水送回热电厂,否则送往作沉降热水槽。
预热段的冷凝水罐又是串级冷凝水闪蒸槽,用于收集各级预热段预热器的冷凝水,每一级冷凝水罐闪蒸出来的蒸汽又去预热前一级预热器的料浆,从最后一级冷凝水罐闪蒸出来的蒸汽与所有预热级压煮器的蒸汽不凝性汽体同时送往水冷器,这些蒸汽用来预热循环水或赤泥回水,经过换热后的循环水或赤泥回水通过热水泵再送往沉降作赤泥洗水,从最后一级冷凝水罐出来的冷凝水,大部分作赤泥洗水,小部分通过高压水泵注入后三级闪蒸槽稀释矿浆以避免碳酸钠结晶析出。
生产中溶出前槽底部的沉砂通过返砂泵返回原料磨重新磨制。
5参与试车的设备明细表四系列主要设备一览表三系列主要设备一览表6试车前的准备6.1人员准备(岗位设置)参照现有人员配置情况,试车人员生产岗位需配置40人,其中溶出现场岗位28人,溶出主控室岗位12人,检修清理岗位需配置25人,其中清理岗位25人,钳焊叉车岗位10人。
其余为车间参与试车的全部管理人员共8人。
6.2 人员培训试车前,所有参加试车的生产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新设备新工艺流程,牢记各设备编号,熟悉新工艺的技术指标及控制参数,熟悉所在岗位的操作规程及试车标准,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了解流程中所含介质的物理性质及危害因素,接受岗前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3 原材料和工具的准备6.3.1备品备件的准备试车流程中同类型的泵各备用1~2台,同类型的电机各备用1~2台,同类型的机封各备用4套,同类型的阀门各备用2~3台,同类型皮带各备用50条,手动葫芦4台,3~5mm厚的石棉垫各备用50公斤。
6.3.2工器具的准备电焊机1台,砂轮机1台,切割机1台,套丝机1台,钻床1台(包括工作平台、台虎钳等),角磨机2台,焊枪4把、三轮车4辆,手推车4辆,对讲机8台,测温仪8把,各型号的管钳、扳手、螺丝刀、撬棍、榔头、扁铲、刮刀均有备用。
6.4安全措施6.4.1凡新进入车间的职工必须接受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6.4.2操作、维护和巡检人员应对我车间生产特点充分了解,防止高温、高压、高浓度碱液以及硫酸带来的危害;6.4.3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班前、班中喝酒上岗;6.4.4工作前,穿戴好个人的劳保用品。
如工作服、安全帽、劳保鞋、防护眼、镜手套。
特殊情况下要穿戴雨衣、雨裤、披肩帽、面罩或防毒面罩等;6.4.5工作中不准穿拖鞋、凉鞋、短裤、背心、严禁光膀子、女工不准穿裙子、裙裤、高跟鞋上岗;6.4.6生产区域的一切危险场所,必须悬挂明显的警告标志,他人不得乱动或损坏;6.4.7所有生产现场必须备有1%的硼酸洗液。
含酸岗位要备有5%打(Na2CO3)溶液。
6.4.8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开动和挪动他人所管的设备及安全装置。
拒绝开动和使用有危及生命安全的机器、设备。
工具使用前务必要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使用。
6.4.9消防设施及防火用具应保持完好,不准挪作它用;6.4.10按正常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和组织生产,经常检查生产现场的环境及设备的运转状况,消除隐患,做好安全文明生产;6.4.11现场物品必须定置管理,确保安全通道畅通;6.4.12保持地面干净,对积水、积碱、积油、积酸等耍及时冲扫干净,以防滑倒伤人,杜绝跑、冒、滴、漏;6.4.13地沟盖板要齐全,走路时脚不得踩在盖板上,以防掉在地沟烧伤;6.4.14文明生产,避免设备、人身事故发生,生产中若发现事故隐患要按照“三定四不推”的原则进行处理。
生产中若发生事故应及时汇报班长、车间、调度室,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开好事故分析会,总结经验教训;6.4.15试车现场防止碱烧伤的设施齐全,上岗操作人员必须随身穿戴好劳保用品,随身携带配制好的硼酸水(用500ml带冲洗嘴的塑料瓶装好);6.4.16所有参与试车的设备、槽罐、管道中的杂物清除干净。
6.5临时流程和措施的准备参照各试车方案6.6试车应具备的条件6.6.1 现场应具备的条件1)工程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2)经施工单位调试和无负荷试车合格;3)各种备品备件、大宗原材物料准备充分;4)各联锁装置灵活好用,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各种电气设备性能良好;管网、设备无泄漏;各投用泵、槽、罐清洁干净满足生产需要;所投用流程正确、畅通。
5)水、电、风、气、汽保证能够稳定供给。
6)各种安全装置、安全防技术措施完整齐全。
7)生产指挥系统、试车组织机构、后勤安全保障系统健全,通讯系统畅通。
8)岗位所用的操作、润滑、维护等工具器,各种报表齐全,并在数量上满足需要。
9)投料试车所需的临时措施准备好,6.6.2 主体设备及辅机、辅助设施应具备的条件1)主体设备及辅机、辅助设施经调试合格6.6.3 其它应具备的条件1)施工单位向我车间提供交工部分的技术资料、图纸齐全;2)具有完善的领导指挥协调机构体系,至少在投料试车半年前从分厂到车间班组、科室组织健全,生产调度系统运行正常;3)具有一支非常熟悉工艺、设备的技术队伍;4)具有一支熟练的操作人员队伍,各试车人员必须经过有效的技能培训,全面掌握有关的作业规程和安全规程并取得上岗操作证,能熟练掌握本岗位试车方案,并能处理试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