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法总论

旅游法总论

第一章旅游法总论本章考点分析一考核目的本章考察学生对旅游法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对旅游法的产生和发展、旅游法制建设的掌握情况,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法律法规的了解,以及对旅游行政部门的认识。

二考核重点我国法律兑旅游反面事项的相关规定,旅游法的产生及发展,我国的旅游法治建设,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国家旅游管理机构的模式,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保护。

三考核要求要求学生:理解旅游法调整的对象,记忆我国旅游法治建设的特点以及我国在家人WTO时就旅游业作出的承诺,掌握旅游执法的一般问题。

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法的本质在于(A )A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形式B 法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社会法规C 法具体地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D 法具有强制性2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先后颁布过一个宪法文件和(C )宪法A两部B三部C四部D五部3饭店业与(B )并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A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娱乐业C旅游饮饮业、旅游购物业B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D旅行社业、旅游饮食业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这一内容体现了公民的(A )A人身自由权利 B 政治权利 C 经济权利 D 平等权利二多项选择题1 我国宪法规定,保护(BCD )等特殊主体的权利。

A企事业单位C华侨、归侨和侨眷B妇女、儿童、孕妇、老人 D 婚姻、家庭2 在我国旅游法律中,能够作为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当事人主要有(ABD )A国内旅游者和海外旅游者 C 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B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 D 旅游行政主管机构3从法律渊源的角度来看,属于行政法规的是(ABC )A《旅行社管理条例》 C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B《导游人员管理条例》D《国家旅游局局长令》4根据《民法通则》第36条的规定,法人的特征包括(ABCD )A依法成立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B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5 我国立法权限的特殊情况,是指在立法体制立法权限。

其主要表现为(ABC )A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权限C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权限B经济特区的特别规定D中央的特殊立法权限6制定旅游行政法规的工作程序应包括(ABCD )A制定立法计划 C 法规、规章的审议B法规规章的起草 D 法规、规章的通过与备案7旅游法是实施,必须遵守我国执法的两个普遍原则(AB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原则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诚信信用原则D 公平公正原则8旅游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在于(ABCD )A旅游法律关系必须以现存的法律规范为前提B旅游法律关系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C旅游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D旅游法律关系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关系一、单项选择题1. A2. C3. B4. A二、多项选择题1. BCD2. ABD3. ABC4. ABCD5. ABC6. ABCD7. AB8. ABCD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硅粉合作制经济是一种新的___________经济,也是一种把股份制和合作制有机结合__________实现形式。

2.遵守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几率的基本要求。

3.特别行政区行使地方政府的权利,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__________、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___________。

4.依法治国的本质,在于揭示了__________是智力国家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崇尚体现广大人民群众一致的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____________。

5.我国《宪法》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___________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____________。

6.未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任何旅行社不得经营中国境内居民____________业务和_________业务。

7.L字签证是发给来自中估计哦旅游、探亲或_________入境的人员,其中__________人以上组团来中国旅游的,可以发给团体旅游签证。

8.旅游法是指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_____________的总称。

9.旅游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包括旅游管理、经营、参观游览等于旅游有关的活动)形成的带有旅游或体现___________的社会关系。

10.旅游法的规定,是指有__________的机关通过法定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废止旅游法律、法规的活动,是我国法律制定工作的一部分。

11.立法权限,是指国家机关在制定法律规范过程中权限的划分,即___________分别有权制定哪些规范性文件。

12.旅游部门规章由______________制定。

三、填空题1. 集体、公有制2. 宪法、国家的政策法令3. 行政管理权、终审权4.法律手段、权威5. 非公有制、重要组成部分6. 出境旅游、边境旅游7. 处理其他私人事务、9 8. 各种法律规范 9. 旅游活动特点 10. 立法权、制定、修改 11. 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 12. 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四.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1.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旅游、工商、税务、外汇、物价等行政主管部门与旅游经营之间的关系。

()2.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工商、文物、建设、外汇、电影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3.加入WTO,会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完全产生积极的影响。

()4.我国旅游业在入世谈判中,设计饭店业、旅行社业等旅游行业。

由于我国饭店业改革开放较早,总体上对其不会造成较大冲击;然而,由于我国旅行社市场一直处于高度垄断状态,入世对旅行社业的影响较大。

()5.加入WTO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旅行社经营管理经验,加速我国旅行社业与国际接轨的过程。

()6.一国的国内法要体现本国的利益,但是在统一的全球化市场面前,国内法也要符合相关的国际条约的规定,以履行其在加入国际条约时所承诺的义务。

()7.WTO在各国的承诺文件后面,还有一个较为严密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根据此机制,无故不兑现承诺或者违反WTO原则的。

都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8.旅游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例如旅游管理、经营、参观游览等与旅游有关的活动形成的带有旅游或体现旅游活动特点的社会关系。

()9.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相互关系、比较协调、相对独立的旅游法体系。

()10.以地方旅游法规为基础。

“九五”期间,地方性旅游法规建设取得了大面积的突破,既反映了地方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从深层次反映了地方对于加强旅游法制的认识程度,构成了今后旅游立法的良好基础。

()11.在旅游法实施的过程中,旅游行政执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旅游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绝大部分旅游活动中发生的纠纷也是由旅游行政机关处理的。

()12.旅游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是指由旅游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13.旅游法律关系不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具有特殊的意志性。

()14.由于旅游业依托型、关联性、综合性的特点,调整旅游业的法律规范的范围比较广泛,所形成的既有横向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例如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的关系,又有纵向的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

()15.旅游法律关系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构成要素是主体、客体和内容。

这三个要素相互联系和制约,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一个要素变更,原来的法律关系也随之改变。

()16.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四、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五、简答题:1旅游业的发展中,需要法律调整的特定社会关系有哪些?2《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有哪些影响?4加入WTO对我国旅游法治建设有哪些影响?5如何理解旅游法的概念?6简述旅游。

法的调整对象。

7简述旅游法制定的概念及旅游法立法体制。

8我过立法权限的特殊情况有哪些?9简述我过旅游立法的程序。

10我国应建立何种旅游立法体系?11旅游法实施的原则有哪些?12旅游法的实施包括哪些环节?13简述旅游法律关系的含义。

14简述旅游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

15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什么?16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17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哪几种?18旅游中的违法行为有哪些?19简述旅游中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之间的区别?20简述旅游业的法律地位。

21简述旅游业的经营者。

22简述旅游业的法律调整。

五、简答题1. (1)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旅游、工商、税务、外汇、物价等行政主管部门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2)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工商、文物、建筑、外汇、电影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3)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海关、园林等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

(4)上下级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5)旅游经营者相互之间、旅游经营者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既包括旅行社、住宿业、旅游车船公司等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民航、铁路、园林、工艺美术等部门与旅游经营者基于平等的主体地位而产生的经济关系。

(6)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既包括旅游者在住宿、游览、餐饮、购物、乘坐交通工具、参加娱乐活动等环节中与旅游经营者之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这也是一种基于民事主体之间地位平等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7)中国旅游经营者与外国旅游经营者在业务交往中所产生的关系,主要包括中外合资、合作而产生的关系。

2. (1)最惠国待遇原则。

根据该原则,协议的某一成员国给予某一成员国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不得低于其他任何成员国相同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2)国民待遇原则。

该原则要求,某一成员国给予其他成员国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不应低于其本国相同的服务或服务的提供者所享受的待遇。

(3)市场准入原则。

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终极目标,通过分阶段的谈判,协议的各成员国应履行其所承诺的义务,逐步对外国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开放市场。

(4)法规透明度原则。

各国国内法的规定会影响服务贸易的发展,协议的各成员国有义务公开涉及《服务贸易总协定》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创造透明的市场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