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旅游法概述
二、旅游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旅游法概念
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 旅游活动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 促进旅游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2、旅游法的调整对象
Leabharlann 3、作用世界旅游立法概况
1.《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 规则的公约》 2.《国际航空运输协定》 3.《关于铁路旅客及行李运 (一)国际旅游公约、条约和协定 输的国际公约》 4.《关于旅行契约的国际公 约》 5.《国际旅馆业新规程》 (二)发达国家的国内旅游立法 6.关于制止在航空器内犯罪 等国际公约
移的法律事实 (自然、社会现象)
[2]、法律行为
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意识的活动 它能引起旅游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行为是最普遍、最广泛 的法律事实,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种。
四、旅游法律关系的保护
概念:指国家机关监督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正确行使 权利 切实旅行义务并对侵犯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追究 法律责任的活动。
第一章 旅游法概述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旅游法规的基本理论, 旅游法的产生与发展,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 掌握旅游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旅游法的特征;理 解旅游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旅游法的概念、特征,旅游法律的基本关系。
第一节 旅游法的产生及其调整对象
一、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法的产生
1、旅游业的发展
6、其他部门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节
1、法律关系
旅游法律关系
一 旅游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指由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三要素:参与的主体;构成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和义 务;权利客体。 指由旅游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当事人之间在旅游活动中形成的权 利义务关系。 特征: [1]、是受旅游法律规范调整的具体社会关系 [2]、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3]、旅游法律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变更,是依据旅游法的规定 而进行的
1. 美国的旅游立法 2. 日本的旅游立法 3.其他国家的旅游立法
旅游法规实务
三、我国现行旅游法规体系
1、国家大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发布
2、旅游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发布, 至今没有。
3、国务院行政法——国务院制定发布。如《旅行社条 例》。 4、地方旅游管理条例——省级人民代表大会依当地特色 制定。 5、旅游部门规章——国家旅游局制定。有5个方面。
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旅游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旅游法律关系的确立
1、法律事实与旅游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法律事实: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足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 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如:旅游合同的签订、变更、履行完毕
2、法律事实的分类
(按性质分类)
[1]、法律事件 事件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
出现(原始社会的末期) --- 初步发展(奴隶 社会、封建社会) ---- 进一步发展(近代) --- 大 发展(现代) 现代意义的旅游业的诞生则是 19 世纪 40 年代旅 行社的出现(托马斯•库克)
2、旅游法的产生
旅游业发展导致旅游法的产生,而旅游立法则 是旅游业向前发展的迫切要求。
2、旅游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二、旅游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
1、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
[1]、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机关 [2]、与旅游事业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 [3]、旅游企事业单位 [4]、旅游者 [5]、境外旅游组织
2、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
[1]、物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消费品 [2]、主体的行为 [3]、和人身相联系的精神财富
[1]、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机构 [2]、相关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3]、司法机关
1、旅游法律关系的保护机构
2、旅游法律关系的保护措施
[1]、行政措施 [2]、民事措施 [3]、刑事措施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旅游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2、简述旅游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3、简述旅游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