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年度突发事件工作总结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灾害方面
发生各类自然灾害2起,较年相比有所增加。
其中干旱灾害1起,风雹灾害1起,直接经济损失102.35万元。
据统计,在此次旱情中,格里坪镇167公顷农作物受灾,约3700人受灾,约1200人存在严重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58万元。
在风雹灾情中,840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15公顷,损坏房屋199间,直接经济损失44.35万元。
通过强化措施,加大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较好完成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了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保障了辖区居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事故灾难方面
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2起,死亡12人,占全年考核控制指标13人的92.31%,与年10起死亡13人相比,事故起数上升20%,死亡人数下降7.69%。
其中道路交通事故7起,死亡7人,占全年考核控制指标7人的100%,与年6起死亡8人相比,事故起数上升16.67%,死亡人数下降12.5%;煤矿事故4起,死亡4人,超全年考核控制指标1人,与年3起死亡4人相比,事故起数上升33.33%,死亡人数持平;其他事故1起,死亡1人。
总体来看,全区安全生产形势运行平稳,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严格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控制考核指标内,为全区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公共卫生方面
全区共调查处理流感疫情1起、流腮疫情1起,水痘疫情3起,均为散发病例,无暴发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未发现鼠疫、人禽流感、SARS、甲型H1N1、不明原因疾病,并完成了规定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等监测任务。
共调查处理食物中毒事件3起,中毒人数21人。
(四)社会安全方面
社会治安方面,形成排查研判报告14篇,收集信息349条,预警和处警率达100%,其中处置群体性事件共31起,876人次。
信访工作方面,全区共接待来信来访340批1623(人)次,其中来信45件,来访295批xxx8(人)次(集体访87批1251人次)。
与年同期相比,信访总量批次下降了11.92%,人次上升
了4.64%。
其中来访批次下降了13.24%,人次上升了4.85%(集体访批次上升了1.16%,人次上升了11.1%),来信下降了2.17%。
实现全国“两会”和全省“两会”期间“零进京”、“零赴蓉”目标。
二、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应急管理工作在全区干部职工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机构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尽力避免、减少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了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总体趋势平稳。
(一)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组织完善了应急办机制建设,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动员。
区应急办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加快全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区各应急指挥部相应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全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牵头、公众配合、预防为主、应对有力、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值守机制不断完善
一是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
各部门(单位)均指定了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做到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及时、准确。
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各部门(单位)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突发事件处理的组织及工作职责、运行机制、应对措施和保障机制。
三是加强突发事件处置的应急值班。
为保证及时有效的处置突发事件,各部门均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在重要会议召开、重大节假日前后,实行分组值班制,确保不空岗。
(三)推进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立足于现有的应急救援条件,狠抓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应急队伍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完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防震减灾、重大安全事故防范、防火防汛等多支专业应急分队。
先后多次有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地组织开展了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防震减灾应急工作演练、森林防火应急拉动演练等应急演练。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应急救援支队组建方案的通知(攀办发
[]7号)的要求,年10月制定并下发《市应急救援大队组建及实施方案》,整合范围内资源,于年11月组建了应急救援大队,并挂牌投入200多万元完善了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有效提升了全区的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大应急宣传教育,深化群众应急理念
多形式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和科普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
教育、民政、安监、公安、卫生、农业、食品药品等有关部门广泛开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社区减灾、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传染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避险等方面的宣传活动,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有效增强了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
为进一步磨炼应急队伍,提升防灾救灾能力,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区应急办根据《市防灾救灾大演练总体方案》要求,及时制定并完善了《市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工作方案》,演练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认真做好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
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宣传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政策措施,宣传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提高公众应急综合素质。
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使公众了解和掌握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进行自救、互救及配合政府救援的正确方法,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法制意识。
开展面向社区、企业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普及强化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
(二)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常态管理
一是进一步抓好应急管理业务培训,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预案体系。
二是强化应急工作检查,抓好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长效监管机制。
坚持重点下移、关口前移,做好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的安全大检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是进一步规范应急工作流程,建立严密、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反应及时、高效有序,迅速完成命令部署、力量调配、后勤支持、信息报送等应急任务,将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危害降至最低。
四是加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