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1、什么是地震?什么是地震灾害?
答: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觉到的地面振动。

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

强烈的地面振动,即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2、什么是地震三要素?
答: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

发震时刻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

地震发生的地点叫做震中,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当然也要标明该地的地名。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M来表示。

3、何谓震源、震中、震源深度?
答: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略微有点扁的圆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球上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些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中的特殊部位,我们把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

震源在地面的投影叫震中。

实际上震中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根据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h≤70公里)、中源地震(h=70~100公里)和深源地震(h >300公里)。

4、何谓地震震级?
答:地震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

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

一次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万吨黄色ZY(TNT)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

震级相差1.0级,能量相差30倍。

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5、什么是里氏震级?
答: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

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

如果用地震面波计
算震级,则用MS表示;如果用地震体波计算震级,则用ML表示。

在60年代,里克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地震学权威。

里克特很善于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热心回答公众提出的有关地震的问题,因此里氏震级这一术语很快成了衡量地震大小的人人皆知的术语。

目前世界上已测得的最大震级为里氏8.9级(1960年智利大地震)。

6、什么是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怎样制订的?
答:地震烈度是地震时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

主要依据宏观的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现象,如人们的感觉,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现象的改观等方面来判断。

当然,也可通过仪器的微观记录进行有关计算得出绝对的烈度。

地震烈度与地震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因此,一次地震的烈度根据各地遭受破坏和影响不同而不同。

7、地震分哪几类?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答: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

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

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

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

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

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8、什么叫构造地震?
答: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

当力的作用使地壳或更深部位的岩石产生变形、断裂和滑动时,常常伴随着地震发生,这类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天然地震中最常见,灾害性最大的一类。

它占地震总数的90%,而且震级强度大。

目前已记录到的最大构造地震震级为8.9级(智利,1960年5月22日)。

另外,构造地震的分布与最新世界活动的构造带一致。

9、世界上哪些地方的地震多?
答:世界上地震的发生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地带。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

世界上绝大部分地震发生于这一带。

这些地震释放出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76%。

二是喜马拉雅棗地中海地震带。

包括印度尼西亚西部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一带,地震很多也很强烈,它们释放出来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22%。

我国正好介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所以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10、地震发生时地面的主要破坏有哪些?
答:地震发生时,因震动引起的地面破坏有: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地面不均匀下沉或隆起、山体滑移、地面裂缝和倾斜等。

11、什么是地震直接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
答: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

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

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

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