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音视频系统在多功能厅综合应用.ppt
音视频系统在多功能厅综合应用.ppt
图纸必须用计算机规范制图 提供设备的型号、安装位置坐标、角度和
所占空间 音频系统包括扩声设备和声场组成 视频系统包括视频设备和安装位置
音频系统设计
音频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多功能场所本 身的实际使用功能,即要有自己的特色满 足演出扩声
符合科学规律和先进的系统设计思想,按 照扩声为主、建声为辅的原则
吸声结构的选择和音质缺陷的控制:暴露型---墙 体或吊顶的龙骨下设置矿棉吸声板、织物毯、玻 璃棉板(有薄膜贴面)和钻孔吸声结构。
吸声结构的选择和音质缺陷的控制:装饰型---即 在吸声材料的表面作各种满足装修要求的饰面材 料或结构,如在吸声泡沫塑料外蒙阻燃织物、锦 缎、喇叭布或设置木条、金属管等。
音频系统设计---扩声系统
信号处理系统: 模拟设备与数字音频处理器的结合---为保证在各
种功能和情况下正常使用,推荐采用最新的计算 机和数字技术,并将模拟音频技术与电脑数字技 术有机结合,数字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随时进 行手动干预调整和人工切入,以使音响师随时可 以根据需要进行系统调控。 为了避免和减少声道串扰,提高各声道的立体声 分离度,各声道均应采用独立的功率放大器系统 对本声道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音频系统设计
电声为利用音响设备达到改善音质的方法, 主要通过电声设备的调整,使再现声音达 到好的效果。
电声设备是获得良好声音的必要条件,如 果音响系统的设备诸单元质量不高,功能 不佳,就不可能放送出理想的声音效果。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电声设备可以对建声 的缺陷进补偿。
音频系统设计
扩声系统为建声与电声结合,扩声与室内声学有 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根据室内声学理论,声音在 房间传播由直达声、早期反射声和混响声三部分 组成
房间的顶部,当厅内的声吸收是以控制混 响时间达到设计值时,通常不作吸声处理。 而作为反射面。
音频系统设计---扩声系统
扬声器布局与选用 : 左、中、右扬声器组均应采用音乐型三分频吊装扬声器,
左右扬声器组配备次低音补偿扬声器,使整个观众厅有良 好的音色一致性和声音的均匀覆盖和丰满的低音扩展度。 左、中、右三组音箱,中置音箱主要放送语言声,左右音 箱放送音乐声。 中置声道对扩声声场的改善作用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使中 置音箱获得的并不是简单的左声道+右声道信号,而是经过 专门处理的中央信号,可以把语言声与音乐声互相分离开 来,解决了语言系统与音乐系统同时放音时难以兼顾的问 题,即可以保证听音区域的语言的清晰度,也可以保证音 乐的宽泛频率响应。 观众厅后场设计补声音箱,影院时作为环绕声,演出时作 为补声音箱。 舞台上应设有供演唱者监听的返送扬声器组和供演奏者监 听的返送扬声器组 。
音频系统设计---建筑声学
讲台的后墙,也应作适当的吸声处理,以 免后部反射声,引起讲台上传声器的声反 馈。
房间的顶部,当厅内的声吸收是以控制混 响时间达到设计值时,通常不作吸声处理。 而作为反射面。
音频系统设计---建筑声学
讲台的后墙,也应作适当的吸声处理,以 免后部反射声,引起讲台上传声器的声反 馈。
计算出该观众厅的声学特性指标
音频系统设计
建筑声学是研究建筑设计与声音关系的科学,其 主要研究重点是厅堂内听音质量、建筑物内外声 音隔离和建筑材料声学性能等问题。
主要根据声波特性和人对声音的感觉,从建筑设 计、材料、构造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 建筑设计措施,以保证听音清晰,音质优良。
建筑声学系统与电声系统构成了整个扩声系统, 只要放声场所为闭合空间,就一定会存在建筑声 学问题,作为一个厅堂,良好的建声条件是不可 或缺的,音响师要充分认识到房间建筑设计的重 要性,搞好建声与电声的配合。
音频系统设计要与多功能场所建筑声学设 计紧密配合,使电声与建声完美结合,保 证声音良好还原和再现,满足实际使用需 要
音频系统设计
首先在计算机上建立与多功能场所观众厅 建筑实体完全相同的三维立体声学模型
符合科学规律和先进的系统设计思想,按 照扩声为主、建声为辅的原则
实际使用需要和现有建筑体形,确定扬声 器选型、配置与布局
音视频系统在多功能厅 综合应用及解决方案
多功能场所的音视频需求
满足语言扩声 满足演出扩声 满足影院扩声 大屏幕投影系统 背投显示 摄像跟踪系统 广播级摄像系统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
系统设计
设计思想、手段和方法要具有先进性和实 用性
设备要采用技术含量高、能够体现当前最 新科技水平的产品
音频系统设计---扩声系统
主音箱 SLS960
2
Community 美国
音频处理器 Digitoolmx
低音音箱 SBS25 中置音箱 R.5-66
2
Community 美国
反馈抑制器 DFR11EQ
2
Community 美国
音频切换矩阵 12x6
返听音箱 CPL48
2
Community 美国
效果器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
吸声结构的选择和音质缺陷的控制:隐蔽型---在 透声的屏障后配置各种吸声材料或结构。
音频系统设计---建筑声学
低频吸声结构: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用胶合板(5-7Amm厚)作木
护墙,离刚性墙面100-200mm的结构是控制低频 混响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有很好的装修效果, 最适合于会议厅内使用 共振吸声器---即亥氏共振器,这类结构可将其共 振频率设计在欲控制的范围内,会获得显著的效 果。它的表面形式可以是穿孔板。也可做成共振 吸声砌体。 大空腔吸声结构---即在厚度较大的多孔性吸声材 料后面设置符合控制低频繁所需的空腔。
辅助环绕音箱 CPL23
直达声是从声源(即音箱)发出直接到达听音者 的声音,是声音的主要信息。
混响声是早期反射声后到达的、经房间界面多次 反射的声音;适当的混响可提高声音的丰满度
早期反射声亦称近次反射声,为直达声后50毫秒 以内到达的、经一次或两次反射到达听音者的声 音。
音频系统设计---建筑声学
最佳混响时间的选择:建议值允许有±0.1s的变动 范围。此外,当容积小于30m³时,不必低于0.4s, 当容积大于40000m³时,不应大于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