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用作物秸秆发酵生产工业乙醇

利用作物秸秆发酵生产工业乙醇


纤维素的分子结构
纤维素的结构
纤维素分子
结晶纤维素
植物细胞壁含 有
多糖和木质素
木质纤维 素结构
分层网格的微纤 维植物细胞壁
次结晶纤维素
木质纤维素组成
纤维素约45%(主要由葡萄糖聚合而成)、半纤维素约30%(主要由木糖 聚合组成)、木质素约25%(主要由复杂酚类聚合而成)。
(作物秸秆)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工艺
(C1 、Cx 、Cb) 协同作用的结果:
1. 首先Cx 酶在纤维 素内部随机的切
割,使其露出许
多供外切酶作用
的末端。
CX
C1
2. 然后在C1酶的作
用下生成大量纤
Cb
维二糖和纤维寡
糖。
3. 最后Cb酶将他们 进一步分解成葡
萄糖。
纤维二糖
两种途径
1.酵母乙醇发酵法:利用酿酒酵母、 管囊酵母、卡尔酵母、清酒酵母在 无氧条件下,得到乙醇
碱法预处理:是利用木质素能够溶于碱性溶液的特点,脱除木质素,引
起木质纤维原料润胀,导致纤维内部表面积增加,聚合度降低,结晶度 下降,从而促进酶水解的进行。常用的碱包括NaOH , KOH ,Ca(OH)2和氨水 等。
4. 生物法
生物法预处理条件温和,能耗低,无污染,但通常处理的时间较长,而 且许多白腐真菌在分解木质素的同时也消耗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生物质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 也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
生 物 质
柳枝稷
芒草
秸秆发酵机理
秸秆预处理 01 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糖化 02 将纤维素酶解为多糖或单糖。
微生物发酵和蒸馏提取乙醇 03 糖酵解阶段、丙酮酸转化为乙醇以及乙醇的提取的阶段
Prachand Shrestha, Mary Rasmussen. Solid-substrate fermentation of corn fiber by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and subsequent fermentation of hydrolysate into ethanol [J]. J. Agric. Food. Chem, 2008, 56, 3918-3924
生物质定义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 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 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 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 生物。
生物质
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 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 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 弃物和动物粪便。
纤维素酶水解工艺
1. 纤维素酶的定义
能水解植物纤维或经物理、化学方法处理过的纤维素(如CMC)的β-1, 4糖苷
键的酶。
作用方式
纤维素酶水解纤
2. 纤维素酶的分类
维素是各组酶
(一)内切β-1, 4葡聚糖水解酶-Cx (二)外切β-1, 4葡聚糖水解酶-C1 (三) β-1, 4葡萄糖苷酶-Cb
所以迄今为止,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仍是酵母。
氨纤维爆破(ammonia fiber explosion, AFEX)法:和蒸汽爆破预处理类似,但是 避免了高温条件下糖的降解以及有害物质的产生。
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方法
3. 化学法
稀酸预处理:通常采用0.3~3%的H2S04于110~220℃下处理一定时间。由
于半纤维素被酸水解成单糖,纤维残渣形成多孔或溶胀型结构,从而促 进了酶解效果。
2.细菌乙醇发酵法:利用厌氧发酵 单胞菌、棕榈发酵菌、运动发酵单 胞菌发酵
1.发酵前期:发酵菌种繁殖时期
发 酵
三个阶段
2.主发酵期:繁殖基本停止,主 要厌氧乙醇发酵
3.发酵后期:糖浓度降低,发酵作用
减弱,菌种死去
四步十二个反应
1.葡萄糖到二磷酸果糖,3步反应。
2.磷酸果糖到磷酸甘油醛,2步反应。 3.磷酸甘油醛到丙酮酸,5步反应 4.丙酮酸降解成乙醇,2步反应。
发酵微生物学
生产中能够发酵生产乙醇的微生物主要有酵母 菌和细菌。
目前工业上生产乙醇应用的菌株主要是酿酒酵 母,这是因为它发酵条件要求粗放,发酵过程 pH低,对无菌要求低,以及其乙醇产物浓度高 (实验室可达23%,v/v)。
细菌由于其生长条件温和,pH高于5.0,易染 菌,细菌还易感染噬菌体,一旦感染了噬菌体 将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化石经济,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等)
廉价石油时代终结了 ---人类必须戒除“油瘾”
生物质资源开发是人类继续生存的必然选择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 和环境问题,开发利 用风能、太阳能、生 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 同选择。
孙凤莲, 杜巍. 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中的产业体系建设进展与评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24): 8323-8326
一、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的作用 天然纤维素的高度结晶性和木质化,阻碍了酶与纤维素 的接触使其难以直接被降解。必须通过预处理,以降低 纤维素的结晶度,增加纤维原料的多孔性,脱除木质素 的保护作用,增加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酶解 的效率。
二、预处理方法 物理法、物理化学法、 化学法和生物法。
李海涛, 姚开, 贾冬英等. 秸秆纤维素生物转化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 14: 56-58
利用作物秸秆发酵生产工业乙醇利用作物秸秆发酵生产工业乙醇
姓名:高飞 学号:MG1430073
化石资源是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
石油、煤炭、天然气不仅提供了 基本的能源,而且提供了99%的 有机工业原料。
中国的石油生产和需求: -----现状和预测
Environmental problem
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方法
1. 物理方法
机械粉碎是纤维原料预处理的常用方法,通过切、碾和磨等工艺使纤维原料 的粒度变小,增加底物和酶接触的表面积,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机械粉碎 包括干法粉碎、湿法粉碎、振动球磨碾磨等。
2. 物理化学法
蒸汽爆破:将木质纤维原料用160~260℃水蒸汽处理适当时间(30 sec~20 min ) 后,突然减压,蒸汽从反应釜中迅速喷出,使原料爆破。该预处理加剧了纤 维素内部氢键的破坏和有序结构的变化,游离出新的羟基,增加了纤维素的 吸附能力,也促进了半纤维素的水解和木质素的转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