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校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实验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但目前高校的实验教学仍存在的许多问题。

通过对高校实验教学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以提高高校实验教学水平。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室实验课程实验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界也必须及时调整思路,跟上社会发展步伐,深入研究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个课题。

而实验教学则是达到这一要求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之一[1]。

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维能力以及靠自己的实践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人才。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有部分高校实验教学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

通过对实验教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 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提高自身科学研发能力、提升学生就业水平有着不可小觑
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开展实验教学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所以实验教学的发展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从而阻碍了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培养。

主要表现在:
1.1 实验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都依附于理论教学,其用意在于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这就造成了实验教学不能按照实验技术自身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进行[2],有可能是学生还没有学过这种仪器的操作就要做实验,或者所做的实验雷同,这就容易使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处于被动,得不到完整的实验技能训练,知识面受到限制,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培养。

1.2 实验室建设缺乏总体规划
实验室缺少独立的实验教学地位,大多数实验室依附于教研室,各自独立,不成体系,指导教师之间交流受到阻碍,不能充分了解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导致学科间的实验内容既有重复又有脱节之处。

实验室各自为战,使实验仪器设备得不到合理利用,同一种仪器,在有的实验室可能放在角落总也用不上,可在有的实验室可能很多学生抢着用,这不但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练习动手能力的机会,使学生得不到充分的训练。

1.3 实验室管理缺乏高效性与灵活性
长期以来,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相对较低,甚至认为水平低、不能上理论课的教师才进实验室,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重视和尊敬
不如理论课教师,认为实验室管理工作只是准备实验课所用物品和和打扫实验室卫生,这就影响到实验室队伍的积极性和稳定性[2],进而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

所以,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观念,端正对实验教学的认识。

教学活动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整体,这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并且很大程度上,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相对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它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2 高校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2.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高校的培养目标指引了培养学生的方向,课程设置则是向着这一方向前进的行动依据和保障,所以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首先需要的是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合理的、科学的课程设置。

实验课程设置应进行统一规划[3],按照学习的规律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三个层次,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基础实验课是将本学院各专业所需要的基本实验技能进行综合
优化后开设的一门课,重点介绍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实验室规则、实验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以及基本仪器使用等。

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连贯性和高效性,又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基础,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为后续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前提保障。

专业实验强调了专业的特色和深度,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专业相关的中大型仪器的操作,一定程度上熟练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方
法,如用滴定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叶绿素含量、原子吸收法测定重金属含量等。

综合实验应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搜集资料查阅文献开始,到后来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准备、实验进行,再到最后的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这一整套程序中得到完整的训练。

综合实验时间周期较长,可以作为毕业论文在最后两个学期进行,结合上最后的论文撰写和答辩,相当于一项小型的科研任务,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锻炼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改善实验教学环境
教学实验室应根据专业特点统筹建设,最好每个学院建立一个教学实验中心。

实验中心中的实验室安排应与实验教学内容相符,设立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

基础实验室的布局与教室相似,因为在这一部分还是突出老师的讲,学生听讲后在自己的实验桌上进行验证性试验,要保证实验仪器数量充足,要让每个学生都熟悉所用仪器和操作方法。

专业实验室因涉及到大型仪器,可能仪器数量不充足,不能满足让每个学生都在同一时间操作仪器,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上课,就会造成好多学生浑水摸鱼,不能真正参与到实验中。

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专业实验室要实行预约机制。

所谓预约机制,首先是教师用集中时间把这一门课的几个实验讲完,然后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向专业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预约某一专业实验室的某一时间段,开展实验,完
成实验报告。

教师和实验老师可以在旁指导,根据实验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给予平时成绩。

这样不但避免了学生扎堆儿的情况,也保证了每个人都有充足的实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合理安排实验的能力。

综合实验室类似科研实验室,有常用的仪器作为公用,此外分配给每个学生一张固定的实验台、基本的耗材试剂和一定的经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项目自主展开实验,大型仪器或综合实验室没有的仪器可以向专业实验室预约,缺的试剂耗材可以用自己的经费购买或与他人合用,定期向自己的老师汇报实验进度,这种实验教学方式看似自由度太大,但这恰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在不断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能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与外界供应商打交道,增长社会阅历。

2.3 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室的工作内容包括教学、管理两部分,教师负责上课,实验员负责管理,这样的分工看似合理,但这种把实验教师和实验员各自分开的制度实际上是有着巨大隐患的,比如,教师只注重讲课,对实验室的实验设备不熟悉,对当今实验仪器发展趋势不了解,这样既会使实验室的功能发挥受限,又会导致实验课程落伍。

同样,实验员只管理实验室,只是机械的准备实验,不了解实验原理以及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发展,这也会造成实验室设备陈旧,跟不上形势。

所以,实验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有分工,更应该有合作,应该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研究行业特点,指导学生实验,掌
握实验仪器操作,定制仪器设备购置计划,成立一支以实验室为基地的教学管理队伍,扛起实验教学这面大旗。

3 结语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不断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从实验室仪器的配置、实验环境的改善入手加强硬件建设,从教学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方面加强软实力建设,充分挖掘实验教学的特殊功能,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曾祥福,闵庆祝,寇丽萍.浅谈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2):161.
[2] 杨锦耀,王征远.实验室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2):135-137.
[3] 董亚荣,全玉莲,金泥沙,王立栋.高校环境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2):82-8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