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正确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如何正确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如何正确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摘要:挫折具有必然性,既然不可避免就要尝试去克服它,挫折具有两面性,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转变消极情绪反应,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关键词:挫折;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44-01
一、挫折的必然性和两面性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人们对于某种需要的满足也不是一定能达成的,这期间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就是所谓的挫折,如学生对于成绩的要求和实际得分的差距,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矛盾激化,学生家庭内部出现家庭问题等等,都是学生所要面对的挫折。

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人力去避免它,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它、对待它。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说,世上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重性。

挫折既会给人打击,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折磨,也能让人奋起,使人从中得到锻炼和教育。

挫折的消极性表现在,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就会自然引起精神以及心理上的痛苦,甚至引发神经系统紧张,就会出现焦虑、情绪低迷等状况。

挫折的积极性表现在,它可以激发人的进取心,促使人们为改
变现状而奋斗,能够锻炼人的性格和意志力,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和智慧,使人们对所面临的问题看的更深更透彻。

当人的大脑被强烈刺激所激发,就会产生情绪激奋,脑垂体就会促使内分泌系统积极活动,肾上腺素加速分泌,新陈代谢加快,从而提高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大脑皮层就会形成优势兴奋中心。

人的情绪自然饱满、思维敏捷,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正确面对挫折
(一)正确认识挫折
一般认为,人们对于挫折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压力并不是挫折本身强加在人们身上的,而是人们对于挫折的不合理认知。

当学生遭到挫折之后,要以积极的态度来改善挫折情境。

如果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受挫,就要继续挖掘潜力,增加自己的实力。

如果是因为无法克服的障碍,那么就转变目标或者采用“迂回战术”来实现目标。

我们既然已经知道挫折是具有两面性的,那么就应该在挫折中积极吸取教训,寻求挫折的积极影响。

教会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要死盯不放,固然挫折会给人深刻印记,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但是既然已经发生,就要面对它、解决它。

如果死死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就犹如跌进泥泞的沼泽地,越陷越深。

树立正确合理的人生观,就能正确影响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就会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牢牢把握情绪的波动,在挫折面前,
保持清醒,客观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评价自己。

(二)保持健康心态
健康的心态包括积极的情绪、良好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心理变化都会在情绪上有所反应。

心理学证明,积极情绪的强化作用和消极情绪的消弱作用都是比较明显的。

合理健康的情绪,能够为行动创造提供坚实的动机,对心理健康产生正面影响,能引发机体活跃状态,产生强大的心理和生理驱动力,从而对个体的学习和生活就都产生重大影响。

养成良好的性格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内在动力,能有效增强面对挫折的承受力。

性格是复杂而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又是一个人对现实比较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因为塑造和完善良好的性格,对于保持心理健康,克服挫折的负面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但是并不是所有愿望都可以达成,不是一切事态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一旦出现令我们不愉快的事,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要面对现实,只有让自己对可能发生的挫折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提高对挫折的抗拒力。

我们实现目标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学生想成为三好学生,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优异,这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因为只看重目标,就对实现目标的整个过程产生害怕、紧张、焦虑的不良心态。

应该关注实现目标的奋斗过程,把追求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作为精神的寄托与享受。

当我们遭遇挫折时不妨换个角度看,辩证的看
问题,“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通过自我暗示和自我调节,也可以保持健康心态。

积极的自我暗示对于改变对挫折的认知和感受,舒缓挫折带来的精神压力,有着良好的效果。

通过阅读一些名人名言,学习历史人物在面对挫折时的心理状态,都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态。

也可以借助音乐来调节,通过音乐的频率、节奏引起热的心理和生理的反应,来改善人的情绪,消除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保持健康心态。

“一个好汉三个帮”,当我们遭遇挫折,在面对挫折时有朋友倾诉,朋友之间的鼓励和支持会使我们更快的度过负面情绪,和朋友之间的交谈也有利于增强自我认知,提高认知水平。

总之,有朋友,便有支持,有鼓励,就会精神振奋,心态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