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项目施组

普通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项目施组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 项目施工组织机构为保证本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我公司将成立本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部将挑选施工经验多,管理水平高的优秀行政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 人、副经理1 人、总工程师1 人。

下设工程技术部、计划合同部、材料设备部、质量检测部、财务部、试验室、办公室等七个职能管理部门。

根据工程数量,合同工期的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料所描述的天气规律,拟设置3个作业队,分别是沥青封层表处施工队,交安设施施工队。

为本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框图见图1.1-1。

图1.1-1 拟为本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框图1.2 总体布置及规划本项目施工工期紧、难度大,施工单位应加大施工人员及机械的投入,充分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各分项工程梯次有序,保证工程按期完工。

为避免恶劣气候条件对施工工期造成影响,必须充分利用施工有利季节,投入充足的人、料、机资源,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确保工期。

施工中加强监管,严禁随意乱开便道,加强公路施工人员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加强环保意识。

进场后做好各项施工准备:组建项目经理部,查勘现场,确定经理部临时办公地点和施工组织原则、方案,着手办理施工手续,落实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建设和施工便道的修筑方案;对施工材料进行调查,确定供货厂家,安排试验设备和其它生产设备进场;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进场,全面施工。

本项目老路病害的修复工作量较大,对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施工设备、施工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需配备技术能力高、具有施工经验的精干人员,投入精良设备,做好施工组织,协调好各个工序,施工顺利进行。

1.3 计划工期计划工期:40日历天1.4 质量要求合格1.5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要求:无任何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一、沥青表面处治微表处技术是一种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连续级配石料、矿物填料、水和必要的添加剂按一定配合比进行拌和,并使用专用稀浆封层摊铺车一次性完成拌和、摊铺过程的施工工艺,是国外常用的比较先进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微表处是由稀浆封层技术发展演变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传入美国,20世纪末21世纪初传入我国。

微表处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影响交通时间短、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等优点。

1、技术准备(1)编制详细、可行的交通导行方案,报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2)编制具体的微表处专项施工方案,经承包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后上报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严格按专项方案实施。

(3)施工、测量、质控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4)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和《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签字、备案。

2.材料准备(1)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是微表处混合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需选用慢裂型、阳离子型BCR型乳化沥青,改性剂有效成分占纯沥青的质量百分比不宜小于3%。

(2)矿料和填料1)微表处矿料选择坚硬、粗糙、耐磨、洁净的集料,砂当量不小于60%。

2)矿料可以掺加矿粉、水泥、消石灰等填料,填料应干燥、疏松,无结团。

3)矿料和填料各项技术指标均应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的要求。

(4)水1)水也是微表处混合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混合料的工作特性。

微表处混合料中的水有3个来源:骨料中的水、乳化沥青中的水和预湿骨料的水。

2)预湿骨料的水应该是洁净的,采用饮用水。

(5)配合比1)微表处混合料的改性乳化沥青的用量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混合料的质量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的要求。

(6)现场准备1)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组织管理和质量领导小组,项目生产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成员由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交通协调员等组成,实行责任分工、落实到人、确保安全。

2)严格按交管部门批准的导行方案对现场进行围护,提前向社会发布公告;在施工区域主要出入口设置道路施工、车辆分流等警示标志,提醒车辆慢行、绕行;现场交通安全设施要齐全,并设专人疏导交通。

3)对现场路面病害进行处理:深度15~40 mm的车辙采用填充处理,宽度大于6 mm 的裂缝进行灌缝处理,路面局部破损处进行挖补处理,路面拥包等隆起病害进行铣刨处理。

处理后的路面要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平整无松散料。

4)铺筑前对路面上的尘土、树叶、树枝等杂物用人工清扫干净,泥块、动物粪便等用铁锹铲除,否则会造成微表处脱落。

5)施工机械:采用微表处稀浆封层车1台,水车2台、装载机/2台,维护交通车1台。

3.施工工艺(1)施工顺序1)勘察现场、清扫原路面,确保路面清洁、平整,无泥土、杂物;2)设置摊铺车行走标志线,保证摊铺车顺直行驶;3)摊铺车储料就位;4)摊铺车行走摊铺;5)手工修复局部施工缺陷并进行初期养护;6)开放交通。

(2)施工方法和措施1)现况道路宽度,采用单车道施工方法,施工期间不断行。

2)摊铺采用微表处摊铺车进行摊铺,摊铺宽度以路缘石为基准线,每幅摊铺宽度结合图纸及行车道宽度确定。

3)施工前对微表处摊铺机进行严格检查,以便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摊铺。

根据试验确定混合料设计配合比,对级配石料、改性乳化沥青、矿粉、水等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单位输出量的标定。

4)将符合要求的各种材料分别装进摊铺车,矿料的湿度应均匀一致。

5)对准走向控制线,调整摊铺箱四周,使之与原路面贴紧。

6)启动发动机,使摊铺机各部位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7)测定矿料含水量,调整室设计配合比,输出矿料、水、添加剂和乳化沥青进行拌合。

8)当混合料体积达到摊铺箱容积的2/3左右时,开动摊铺机以1.5~3.0 km/h的速度前进,摊铺时保持摊铺量与搅拌量基本一致,并保持摊铺箱有1/2容积的料。

9)微表处混合料摊铺后,应立即用橡胶耙进行人工找平,找平重点是横纵接缝、过厚、过薄或不平处,对超大石料产生的纵向刮痕应尽快填平,并清除超大石料。

10)当摊铺机任何一种料用完或混合料发生堵塞时,应立即关闭控制开关,搅拌筒无料时停止前进,提摊铺箱,将摊铺机移出现场,查对剩余量并清洁筒和摊铺箱。

11)接缝处理:横向接缝宜从上一车程封层终端,倒回0.5~1 m处开始摊铺,并铺上铁皮保证接缝顺直。

12)保证道路原有设施不受损害,对路缘石、隔离墩等均要采用薄膜覆盖进行保护。

13)对局部漏铺的部位要及时用同种混合料修补,并用橡胶耙进行人工找平。

14)微表处混合料摊铺后一般需要6t-8t轮胎压路机对已破乳并初步成型的稀浆混合料进行碾压。

15)微表处混合料铺筑完成后即进行初期养护,养护期间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

16)该工程施工季节,气温较高,养护30 min后即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以开放交通。

4.施工管理及注意事项1)微表处施工技术含量高,须由专业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任务;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且须有丰富的微表处施工经验。

2)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原路面经过病害处理,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彻底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等,确保原路面清净、无污染;各项技术资料如原材料的检测报告、混合料的设计报告和复核报告、摊铺车标定报告等齐全有效;对进场材料、机具检查验收,并要符合相关规要求;现场交通导行方案安全可行、手续齐全等。

3)须采用微表处专用施工机械,摊铺机拌和箱应为大功率双轴强制拌和式,摊铺槽要有两排布料器,具有精确计量系统并可记录或显示矿料、乳化沥青等的用量;摊铺机须设置二道刮板,刮板的宽度、厚度和硬度能满足理想摊铺效果的需要;不宜采用装载机进行矿料掺配,应选用具有储料、计量和掺配功能的配料设备完成。

4)施工前材料的质量检查应以同一料源、同一批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品种的集料、(改性)乳化沥青等为一“批”进行检查。

当矿料级配和砂当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必须重新进行混合料设计或者重新选择矿料。

粗集料中的超粒径必须筛除。

5)微表处施工前先铺筑试验段,长度不小于200 m,确定施工工艺后方可进行大面积铺筑施工。

6)初开放交通3 h,采取限制措施,使通过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且不得在路面上紧急制动、掉头等。

7)微表处施工、养生期的气温及路面温度应不低于10℃,且温度应在上升中;严禁下雨时施工,严禁在过湿或积水的路面上施工,且微表处施工后2 h不能有雨、24 h 不能有霜冻;施工中若混合料尚未成型就遇雨时,应在雨后将无常成型的材料铲除重新摊铺。

8)微表处施工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面平整、密实,无松散、无轮迹;纵、横缝的衔接平顺,外观色泽均匀一致;与其他构造物的衔接平顺、无污染;表面粗糙无光滑现象。

二、热熔型涂料路面标线双组份基本情况双组份道路标线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组分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涂敷于路面,在路面上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的耐久性涂层。

按照双组份标线的施工形式,双组份道路标线涂料通常分为喷涂型、结构型、刮涂型等几个类别。

喷涂型双组份标线涂料分为A、B 两种组分,施工前B 组分应按要求加入一定的固化剂。

施工时A、B 两组份分放在不同的相互隔离的容器中,在喷枪处按一定比例相互混合,涂敷于路面,并于路面上发生化学反应,漆膜干结时间不受涂膜厚度的影响,仅与A、B 组分和固化剂用量、地表温度、气温有关。

气温在25℃以上干结时间需30 分钟,气温20℃以下干结时间需60 分钟左右。

双组份标线的优点:淤耐久性好。

双组份道路标线的涂膜厚度一般在0.5-0.7mm,寿命是马路油漆的6-10 倍,与热熔刮涂2mm 厚的有效寿命相当,由于双组份道路标线涂料A、B 二组分在成膜时会发生化学反应,标线的附着力好、涂膜致密、且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无裂纹。

材料具有较好的耐温度变化性能,低温下不易开裂,高温下不易变形。

反光亮度高、持续性强。

双组份道路标线涂料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初始逆反射系数,同时在使用中标线的逆反射系数随时间下降缓慢。

相对于热熔刮涂较薄的涂层,双组分道路标线在重涂施工中更易进行。

双组份标线的缺点:施工难度大,需要专用的施工设备。

由于成膜时发生化学反应,施工工艺复杂、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双组份标线施工方式:喷涂设备双组份有混和外混两种,外混就是两把枪喷涂,一把枪喷A 组份,一把枪喷B 组份,这两把枪斜对着路面喷涂,涂料在地面混合,这样的设备叫做外混。

外混是单独独立的喷枪。

优点是施工简单,设备容易控制,不容易固化设备,但线形不美观,薄厚不均匀。

混和外混的区别在于喷枪,混的喷枪是一把,喷枪的尾部是三叉型的,两个口接涂料,一个口接喷枪,涂料是在到达喷枪头部位置的管道里混合。

缺点,操作技术性比较高,容易固化枪头。

就线形和质量来说,混优于外混,其混合均匀,线形漂亮,标线薄厚均匀。

双组份标线漆用玻璃珠双组份路面标线以其优异的耐久性、抗污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由于喷涂型双组份标线只在表面撒玻璃珠,按国标GB/T24722《路面标线用玻璃珠》标准,喷涂厚度0.5-0.7mm 的双组份路面标线采用的玻璃珠粒径为0.1-0.85mm,且0.6-0.8mm 成圆率为70%,其余粒径成圆率为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