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井(池)作业安全规程

下井(池)作业安全规程

下井(池)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1 目的
为了加强下井(池)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保证下井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所有需要下井(池)作业的部门和人员。

3 职责
3.1 设备动力部负责下井(池)作业票的填写、下井作业前的安全措施落实、下井作业的实施;
3.2 生产设备部负责对下井(池)作业前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3.3 生产设备部负责定期安排下井(池)作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3.4 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后有毒有害气体仍然超标报警,生产管理部负责现场安全监督,生产主管副总负责下井(池)作业令的下达。

4 工作程序
4.1 下井(池)作业包括:进入各类检查井、泵坑、格栅等水下设备安装井(坑、渠道、廊道等),安装地下设备(包括各类闸、阀等)的井、坑,容积较小的构筑物(如沉淀池、初沉池、浓缩池、储泥池等),长期封闭的地下室、储藏室、设备间、管廊(包括通风不畅的管廊),容积较大但可能局部积存有毒气体的生物池和二沉池局部区域等作业。

4.2 下井(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掌握下井(池)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4.3 作业人员下井(池)作业时,井上必须有至少两人全程监护。

监护人员严禁擅离职守。

4.4 下井(池)作业时间如超过30分钟,下井(池)作业人员应轮班作业,每批作业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如井下作业人员有头晕、腿软、憋气、恶心等不适症状,必须立即上井休息。

严禁在井内休息。

4.5 作业票审批流程:
4.5.1 需要下井(池)作业时,必须按安全制度履行审批手续。

由动力班班长填写“下井(池)作业票”(见附表1),交生产管理部经理审批。

4.5.2 生产管理部经理根据生产情况审批是否需要下井(池)作业,审核作业内容和安全措施。

4.5.3 再由生产副总全面审核下井(池)作业票,指定作业安全员。

4.6 下井(池)前的准备工作:
4.6.1 下井(池)作业前必须检查工具、水泵、轴流风机、电器设备及安全(带)绳索等,确保工具设备和安全装备状态完好。

4.6.2 在下井(池)作业前,如需排(降)水后作业,动力班班长应组织安装临时水泵排水降低作业面水位,达到安全水位并保持水位稳定(或排空)。

4.6.3 下井(池)前必要时须提前1天开启工作井井盖(及其上下游井盖)并做好现场安全警示;作业前必须使用轴流风机强制通风2小时以上,通风过程中可用竹(木)棒等。

4.6.4 工具搅动泥、水,以散发其中有毒有害气体。

4.6.5 下井(池)前,由作业安全员(经过安全专业技术培训)采用专用仪器检测井下气体;检测气体的种类不少于:氧气、硫化氢、一氧化碳和甲烷四种。

4.6.6 经过强制通风2小时后,井下气体检查指标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才能下井(池)作业:
(1)空气含氧量高于18 %;
(2)硫化氢含量低于9 mg/m3;
(3)一氧化碳含量低于30 mg/m3;
(4)甲烷含量低于5 %。

4.6.7 井下作业时,必须采用防爆型照明设备、电力电缆和安全电源,其供电交流电压不得高于12V。

4.6.8 井上、井下人员必须采用无线通讯设备随时保持联系。

4.7 下井(池)作业
4.7.1 生产副总指定的现场安全员全面负责作业的安全工作。

4.7.2 下井(池)前,下井(池)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防毒面具、手套;或背负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由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才可下井(池)。

下井(池)人员的安全带(绳)另一端由现场安全员负责管理。

4.7.3 当井下气体由安全员检测合格满足安全要求后,开始下井(池)作业;同时必须持续对井下进行强制通风。

4.7.4 井上安全员必须保持连续与井下作业人员通话。

一旦通话中断,井上人员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尽快用安全绳索将井下作业人员救出地面。

4.7.5 当井下作业出现异常情况时,井上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防毒面具、手套等防护用品,经安全员检查合格,并在安全员指挥下方可下井(池)救
护。

4.7.6 井下作业所需的工具、配件等必须使用工具袋吊接,严禁抛扔。

作业井周围一米范围内不得有石块、砖头等有可能造成打击伤害的物体。

4.7.7 井下作业严禁烟火,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下井(池)作业。

如需动用明火作业(如电焊等),必须使用通风设备,同时配备消防器材,并到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开具动火许可证,方可下井(池)作业。

5 相关文件
6 相关记录
华润雪花啤酒(盘锦)有限公司下井(池)作业票
附表1:
下井(池)作业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