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8古诗两首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目 上 (依、尽、入、流、目、上)
白、黄 。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_____ 千里、一层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诗句中描写的景物有:
白日依山尽, 白日 山 景色 黄河入海流。 黄河 欲穷千里目,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日照香炉生紫烟
川。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从远处看 悬挂 河流,这里 指瀑布。
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山壁间跌 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 流 直 直 下 三 千 尺,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九 天 疑 银 河
造句:我很喜欢这座大楼
的设计风格。
走近作者 王之涣:(688~742),是盛 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主要作品: 《登鹳雀楼》《凉州词》。
白 日 依 山 尽,
五言 登 鹳 雀 楼 绝句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登 鹳 雀 楼 白 日 /依 山 /尽,
均匀。
lú
炉
组词:香炉 香炉。
音序:L 部首:火 结构:左右
炉子 书写指导:“火” 右边的撇 略偏上,捺变点。
造句:这个寺院里有好多
yān
烟
组词:烟雾
音序:Y 部首:火 结构:左右
烟火 书写指导:“火”最后一笔 变点。
造句:远处的山峰被烟雾
笼罩着,模模糊糊的。
guà
挂
组词:悬挂
音序:G 部首:扌 结构:左右
通读诗歌,想象意境: 早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红日照耀下的 香炉峰上,紫色的云雾轻轻浮动,围绕着香炉 峰缠缠绕绕、飘飘悠悠、袅袅娉娉,缓缓升腾。 远远望去,那从天而降的瀑布仿佛是一条大河 挂在了悬崖绝壁之上。
来到瀑布跟前,看那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在绝 壁突起的岩石上,溅起了无数的水花,发出了 震耳欲聋的声响。我出神地看着,听着,恍恍 惚惚间,我似乎觉得,这该不会是那银河里的 水从九天之上直落了下来吧,要不,怎么会如 此磅礴,这般壮观?
第二横长;中部上宽下窄。
háng hé
黄 河 入 海 流
●
依:靠着。
尽:完。这里指太阳靠着 群山渐渐西沉,最后看不见了。
白日:傍晚的太 阳。
白 日 依 山 尽,
太阳靠着远山落下,
黄 河 入 海 流。
入海流:指黄河最 终流入大海。
黄河向着大海流去。
⑵
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 诗人,他想到什么?试着说一说 。
依靠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横宜长, 末笔捺宜舒展。
造句:小兰和奶奶相依
jìn
尽
音序:J 部首:尺 结构:上下
组词:尽力 说不尽
造句:雷锋的故事说不尽。 书写指导:撇捺舒展,两点在
左下格。
huáng
黄
组词:黄河 亲河。
音序:H 部首:黄 结构:上中下
金黄 书写指导:上部宽,中部窄。
造句:黄河是我们的母
pù bù 望 庐 山 瀑 布 yān lú 日 照/香 炉 烟 /生 紫 烟, yáo chuān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川
/
/
飞 疑
流
直
下
三
千 九
尺, 天。
/ 是 银
/
/ 河 落
/
再读诗歌,理解诗句:
照耀 飘浮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烟,
太阳 香炉峰, 在庐山 西北部。 瀑布附近的水汽, 在阳光照射下呈 现出紫色。
更上一层楼。
感想
更 上 一 层 楼 。
欲 穷 千 里 目 ,
黄 河 入 海 流 。
白 日 依 山 尽 ,
登 王 鹳 之 涣 雀 楼
首页
课外拓展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庐山风光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主要 作品有《蜀道难》《将进酒》《梦 游天姥吟留别》等。
诗人很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 对自己说,我应该再登上一层楼。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地方。 欲:想要。 穷:尽。
欲 穷 千 里 目,
想用眼睛看够更远的地方,
更:再。
更 上
看到的景物就越多, 眼界也更开阔。这两句包含了“要想 看得 ,必须站得 ”的道理。
看好笔顺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首页
拼音
guàn
生字
结构 字义 组词
鹳
左右结构
像白鹤,嘴长直, 顶不红。
白鹳 鹳雀
拼音
què
生字
结构 字义 组词
雀
→小+隹(“隹”指短尾的 鸟。) 上下结构
体形较小的鸟类。 麻雀 山雀 孔雀
我会写
lóu
楼
组词:上楼
音序:L 部首:木 结构:左右
钟楼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上横 短,“女”横长,托住上部。
欲望 痛不欲生
céng
层
整一层楼。
音序:C 部首:尸 结构:半包围
组词:一层楼 上层
造句:叔叔的公司包租整
书写指导:撇舒展,“云”第 一横在横中线上。
多音字
更
ɡēnɡ (更夫 打更)
ɡènɡ (更加)
尽
jìn (尽力) jǐn (尽管)
通读诗歌,思考交流: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依 尽 入 流
瀑 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课外拓展
★古今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
楼
依 瀑
炉 布
尽 烟
欲 穷
层
我会写
zhào
照
组词:日照 间长一些。
音序:Z 部首:灬 结构:上下
照片
造句:冬天,南方日照时
书写指导:上部左右宜紧凑, 不宜写的过大,下部四点排列
怀疑 古人指的 是银河系 构成的带 状星群。 古代传说天 有九重,九 天是天的最 高层。 笔直 指很高很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意】 那长长的瀑布飞快 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 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 落了下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再读诗歌,感受用词之妙:
再读古诗,体会诗中字的作用。你觉得这句 诗中哪些词用得好?
dēng guàn què lóu
登
鹳
雀
楼
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 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 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 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 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 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 古传诵的诗章: 《登鹳雀楼》
挂图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横 画分布均匀。
造句:叔叔把一面红旗悬
挂在大门口。
chuān
川
川流不息。
音序:C 部首:丿 结构:独体
组词:川流不息
冰川 书写指导:第一笔撇舒展,中 间的竖宜短在竖中线上。
造句:公路上奔驰的汽车
生
挂
飞
落
日照香炉生紫烟, 生 “生”写出了瀑布云雾缭绕的美。 遥看瀑布挂前川。 挂 “挂”写出了瀑布的高、直、陡。
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
“飞”写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 疑是银河落九天。 落
“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 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思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 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的宏大景象。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从这幅图片里,你看到了什么?
太阳、高山、河水 想到了诗中的哪句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你读懂了吗?
⑴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 远处 太阳
楼下 黄河
。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
yī
依
组词:依着 为命。
音序:Y 部首:亻 结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