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拿大航空公司综合航空公司管理系统介绍

加拿大航空公司综合航空公司管理系统介绍

加拿大航空公司 综合航空公司管理系统介绍
2007年5月30日 Don McLeay
高级主任 公司安全及环境
1
简介
对下述机构介绍过类似内容: » 管理机构 > 加拿大运输部 > 中国民航总局 > 台湾航空安全委员会 > 美国联邦航空局 » 航空公司 > 美国西北航空公司 > ANA, JAL > 中华航空公司
30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民航局/管理部门问题
» 对规章、标准及建议措施进行区分(例如什么是强制性的,什 么是可接受的方法) » 制定和实施相关规定要做到采取“咨询式”的方法,并且保证 连贯性 » 管理机构需要共同努力确保非一致性/立法冲突(劳动法、航空 法、保密法),因为那样会给航空承运人带来很大的困难(远 离法庭!) » 确保不同地区管理机构在解释文件、安全管理体系组成部分及 要素实施方法过程中保持一致。
ACE 航空控股公司
Destina
Aeroplan
Air Canada Mainline
加拿大技术服务 (ACTS)
Jazz
航行
加拿大航空 公司维修机构 (ACM)
飞行运行/签派
货运
地面运行
5
我们面临的挑战
旅客安全 财政稳定 新竞争者 保安压力 准时离进港 旅客满意 保险费用 工会/雇员关系 飞机和设备的停机坪损坏 管理和代码共享要求 » 加拿大运输部、美国联邦航空局、星空联盟以及国际 民航组织
» 23,500名雇员 » 207架飞机 » 每年载客量超过3200万人
航线覆盖5大洲161个目的地
» 运行基地规模和复杂程度不尽相同 » 管理环境也不同
IOSA注册航空公司:于2005年3月初次注册(目前注册有 效期至2008年3月)
4
机构及运行合格证
ACE包括诸多法人实体,其中三个是运行合格证持有人
员会常务日程
评审会议纪要及行动记录 评审质量服务 评审公司保安 评审公司安全及环境
更新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内容
更新业务部门: » ACGHS » 加拿大航空公司维修机构(ACM) » 加拿大技术服务(ACTS) » 飞行运行 » 航行 » 国际 更新行动计划/筹备下次会议
» 加拿大航空公司完全依照以上阶段进行
29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根深蒂固的文化
» 有70年的历史 » ―安全”集中在航空器安全运行方面(管理部门) » 克服“管理就能带来安全”的传统理念;符合规定 并不意味航空公司会更安全 » 业务部门不愿意与其他部门进行信息共享 » 从来不对由于损伤、事故征候、事故等造成的代价 或其他负面影响进行准确且连贯的定量 » 安全、质量、保安、环境以及风险管理是每一个职 员的责任,但是没有人曾对这些真正负责
批准信息技术要求
批准质量政策
制定公司综合航空公司管理系统手册 制定公司风险模式(IRAM)
04年3月12日
04年3月26日 04年5月10日
15
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综合航空公司管理系统— —项目时间表
制定公司管理职责 提交RFP 04年6月30日 04年9月17日
确定IT方案(提供方)
» 质量完善 (EtQ) 制定岗位资格要求 IOSA注册 AFC获准 文件管理实施 SMS第一阶段符合性材料提交
05年1月14日
05年3月11日 05年5月21日 05年6月16日 05年5月2日 05年9月29日
审计管理实施
安全报告实施(小规模试运行) 培训、意识形成
23
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实施
质量完善(EtQ)
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质量 完善 三个组成部分:
» 文件管理和监控-完成 » 审计和质量保证-完成 » 安全报告-2007年4月30日实施(小规模试运行)
24
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实施
质量完善(EtQ)
文件管理和监控
» 文件通告、评审以及批准,包括加拿大运输部批准过程自动化 » 提供中心档案室
»
12
加拿大运输部提出的安全管理体系组成部分及要素
13
综合航空公司管理系统——用于实施的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综合航空公司管理系统的基础):基于IOSA 、ISO 9001-2000 和ISO 19011 环境管理体系:基于ISO 14001 保安管理体系:基于IOSA、IATA保安手册、ICAO、加拿大 和美国保安规章 职业健康及安全计划:基于加拿大劳动法案
2
简介 - 继续
» 行业协会 > 加拿大航空运输协会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 日本航空运输工程及研究协会 > 拉丁美洲航空运输协会(ALTA) » 空中交通管制机构 > 加拿大导航局Nav Canada
3
公司简介
加拿大航空公司成立于1937年4月10日; 星空联盟初始成员 世界第13大客运航空公司
审计及质量保证
» 跟踪审计发现问题/观察/制定纠正行动计划 » 确定趋势并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安全报告
» 提供一个影响不同部门的简单、可靠且有效的事件报告模式 » 使用直观风险评估模式(IRAM)以及根源分析/导致原因模式( HFACS)
25
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实施 :正在实施的行动(部门和公司
门和公司)
对高风险环节进行安全评估(IRAM & HFACS) 不断实施综合安全管理体系 » 鼓励和支持不受限制的报告模式 » 确保安全意识和信息共享 » 向提交安全报告的职员反馈意见 » 实施业务部门安全目标(重要成果指标) » 提高安全并且完善安全报告政策
27
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实施 :正在实施的行动(部
» Wiegman和Shappell模式
实施标准审计方法(质量完善) 实施标准文件监控(质量完善) 实施公司政策:
» » » » » 安全政策 安全报告政策(非惩罚性) 质量政策 环境政策 保安政策
18
综合航空公司管理系统实施
提供航空公司管理系统培训:
» 质量审计员培训 » 调查员培训 » 综合航空公司管理系统意识培训
为所有管理人员制定工作资质要求 通过数据积累系统(纸质和不同数据库)和质量完善(EtQ)来实施标准 安全报告方法(对于危险因素采取事先预防方法,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采 取应对处理方法)
17
综合航空公司管理系统实施
通过质量完善采用并实施直观风险评估模式(IRAM) 通过质量完善采用并实施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系统(HFACS )根源分析/导致因素模式
9
迎接挑战
综合安全管理体系(iSMS)项目于2002年11月12日在加 拿大航空公司正式成立,该项目是基于公司现有安全系统 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 鉴于所取得的收益,加拿大航空公司将国际航协的运行安 全审计(IOSA)、星空联盟的经验总结以及加拿大运输 部的要求整合制定了一个航空公司管理系统,包括: » 综合安全管理体系 » 质量管理体系 » 保安管理体系 » 环境管理体系 » 职业健康及安全计划
第三阶段代码共享审计和运行评审(国内和国际) 外部合约包括语言表达:安全、保安、质量、文件以及 培训要求 在所有业务部门中确定安全/质量经理:保安、加拿大航
空公司维修机构(ACM)、加拿大技术服务(ACTS)、 Jazz、国际、航行、货运、ACGHS、飞行运行
建立公司安全和质量监督:内部质量审计、外部质量审 计及质量服务、OSH、飞行安全,并且制定公司每两年 一次的审计计划
“所有问题都与安全有潜在的竞争”
6
我们面临的挑战:航空公司运营范围
分散的运行状况 » 与飞行目的地数量成正比 » 对于大型国际航空承运人可能是150个飞行目的地 » 不同的机队类型 » 多种文化 许多技术职能 » 持证雇员小组 » 不同的技能要求 » 不同的培训要求
7
我们面临的挑战:不同的管理系统
19
综合航空公司管理系统实施
制定部门内部审计计划 实施飞行数据分析系统 实施安全市场倾向调查 公司目标 » 标准的安全、质量、职业健康及安全以及环境目标 » 在每个部门制定重要成果指标 » 制定成果管理方法以供管理人员评审
20
综合航空公司管理系统实施
重组部门及公司安全委员会,引进年度运行评审模式: » 由各个业务部门主管负责准备和提交,必要时公司安全 及环境部门提供帮助(数据、分析等) » 遵守综合航空公司管理系统、IOSA以及加拿大运输部安 全管理体系的规定,将安全及质量责任分配到每个业务 部门中。
运行系统
飞行运行 客舱 维修 签派 地面运行 货运
支持系统
人员 供应商 财政 市场营销 通信 法律
安全、质量、保安、企业风险、环境、职业安全及健康
8
我们面临的挑战:规章及标准
ICAO 美国国防部 IATA 航空公司联盟 严格管理以及重叠的国家权限 » 本国民航管理局部门 » 航空公司航班飞抵国的民航管理部门 » 航空保安管理部门 » 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部门 » 保密局 » 司法/法律强制执行管理部门 » 环境部门
门和公司)
讨论安全及质量问题以及问题出现趋势 » 当地管理论坛、分支机构、业务部门及公司安全委员会 使用实时安全及质量数据,制定业务决策 参加行业及管理部门召开的研讨会,确保与新近出台的行 业标准、规范及惯例保持一致
28
管理时间表(SMS)
四个阶段:
» 阶段1: 2005年9月(初始认证):任命责任主管及负责实施安全管理体 系的人员,确定“差异” » 阶段2: 2006年9月(后续跟踪一年):制定安全管理计划以及SMS政策 /程序用于处理应对报告(包括培训、数据保存及分发、风险评估), 2007年6月计划进行评估 » 阶段3: 2007年9月(后续跟踪两年):同上,但转变成事先预防方法 » 阶段4: 2008年9月(后续跟踪三年):SMS培训、质量保证(QA)、 应急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