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磨钻挖孔桩施工技术交底(三级)

水磨钻挖孔桩施工技术交底(三级)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沿线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边坡失稳、岩崩、岩溶、高液限粘土及分布在沟谷中的软土等。岩溶多分布在可溶性岩(灰岩、白云岩,钙质胶结的砾岩)岩溶形态不一,表现形式主要有溶洞、地下暗河、落水洞、溶蚀沟槽、岩溶塌陷区等。岩性多为寒武系、二迭系、三迭系的灰岩、白云岩及第三系的砾岩。本线路岩性大部分为沉积岩,岩层倾向为南西向,倾角8~35°,与线路交角小,路线边坡基本稳定。结合设计图纸资料、现场踏勘情况、天然气管道保护管理办法,计划现场采用水磨钻人工挖孔施工。
1.5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禁止裸露丝头;
1.6钢筋笼保护层垫块每隔两米左右设置一道,每道沿圆周对称设置不下于4块。
1.7钢筋原材、半成品、钢筋笼存放应用方木垫高(露天存放要进行遮盖)。
1.8声测管:每桩在钢筋笼内侧布设,桩径小于1.5m的三根,桩径大于等于1.5m的4根,每根自上而下成一竖直线条,且紧靠主筋,长度应高出桩顶20cm且通到桩底,紧贴绑扎,吊装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声测管弯曲,下端用钢板封底焊牢,接头处确保接缝紧密不漏水。
3.2施工方法及措施
3.2.1锁口施工
孔圈高度40cm,高出地面30cm,入地10cm,宽60cm。在孔口位置,主筋呈放射状向外弯曲,并插入地面10cm,作为锚固长度。再增设两根Ф8水平圆形箍筋,增加主筋受力。孔圈既可以防止杂物落入孔中伤人,也可以防止雨水灌入孔中。孔圈混凝土与第一节护壁混凝土同时浇筑。
3.2.3桩孔开挖
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开挖,先预留中桩及相邻土不动,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边扩挖,有效控制桩孔的截面尺寸,当挖到第一节完毕时,模板预留0.3米以上高出原地面,每节的开挖高度应根据土质和设计而定。从第二节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每天浇注井壁前,采用吊锤法用钢尺检查孔的偏位及直径与井壁圆弧度,修整孔壁,使上下垂直平顺。
2、桩孔开挖
3.1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施工井台→修建排水沟→场地硬化处理→架设定型井架、安装卷扬机、照明设备等→桩孔开挖→每下挖0.6~1.0米左右,进行桩孔周壁的清理、校核桩孔的直径和垂直度→绑扎护壁钢筋→支撑护壁模板→浇护模砼→拆模后继续下挖→循环挖至孔底→对桩孔直径、深度、垂直度进行全面验收→吊装钢筋笼→安装导管→浇灌砼至设计桩顶标高50cm以上。
1.4钢筋连接采用搭接焊的要求:
①双面焊缝长5d,单面焊缝长10d(d为钢筋直径),须清除焊渣,焊缝饱满均匀。
②焊接端钢筋必须预弯,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③钢筋焊接焊缝要饱满、平整,不得有小气孔、焊馏、焊渣、锈迹、泥巴和钢筋烧伤现象。
④焊接要求全部采用502型电焊条,在钢筋焊接时应严格控制焊接电流,既要确保焊接质量,也须保接证焊时的咬肉深度不大于0.5mm。
水磨钻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遵义至贵阳公路扩容工程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编号:
工程名称
桥梁工程
分部工程
工序名称
挖孔桩施工技术交底(三级)
日期
2015年12月15日
1、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本合同段为《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贵州境遵义至贵阳3;740.000,路线全长13.801691公里。
1、钢筋加工工艺
1.1严格按照钢筋大样图进行加工;
1.2钢筋加工前,钢筋表面的油漆、积於、浮皮、铁锈等均清楚干净;
1.3钢筋笼主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
①钢筋端部应切平后再加工螺纹,不得用气割下料;
②钢筋丝头长度为套筒长度,钢筋连接后两端不得留丝口,应满足厂家提供的企业标准产品设计要求,公差应为0~2.0p(p为螺距,下同)。
3.2.4挖孔桩终孔检查
当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终孔检查。质检人员先进行自检,自检确实达到设计规定标高、桩径、垂直度。孔桩开挖岩层与设计岩层相同,将桩底沉渣清理干净,孔内水抽干净后,再及时通知监理,进行终孔检查处。如果入岩深度与设计不符时,需要请设计进行确认是否需要进行桩长的调整。
三、钢筋加工及安装
3.2.2护壁施工
护壁混凝土采用与挖孔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的钢筋混凝土浇筑。护壁钢筋主筋采用Ф12@150竖向均匀布置,Ф8@200水平箍筋,并预留钢筋与一下段护壁相接,伸入长度不小于设计要求的长度。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80mm。。护壁模板支好后应立即浇注护壁混凝土,护壁材料采用与桩基同标号钢筋混凝土,护壁平均厚度为15cm,人工浇筑,护壁的结构形式设为内八字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05m,人工捣实。混凝土强度到达1.2Mpa即可拆模,护壁混凝土应根据气候条件,一般情况下浇灌完毕须经24h后可拆模。
2、吊装及运输
2.1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钢筋骨架采用汽车吊起吊,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加强骨架内设置支撑筋,以加强其刚度。
人工挖孔桩分节开挖,分节支护。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深度不超过1m,绑轧护壁钢筋,安装第一节桩孔护壁模板时,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支护牢固,并检查护壁厚度、位置正确、质量符合要求后方能浇捣护壁。第一节护壁轴线偏差不大于1厘米。
往下施工时以每节作为一个施工循环,一般土层中每节高度为1m,进入强风化、中风化岩层每节施工深度调整为0.5-0.6m。护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考虑到护壁砼模板周转次数多,采用钢模板。模板面板厚度不小于3mm,施工时拆上节,支下节,自上而下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道6~8号槽钢圈顶紧,钢圈由两半圆圈组成,用螺栓连接,不另设支撑,以便浇注砼和下节开挖操作。进入强风化、中风化层后采用水磨钻、风镐配合施工。
钻机沿孔壁内边线钻孔,钻孔直径为15cm,钻孔深度为60cm,每个桩孔可根据桩径大小设置钻机。钻机取出岩芯后,中间岩石与周边岩壁形成了临空面,然后采用3cm钻机于顺向下钻孔30cm后使用撬棍取出中间岩层。根据地质情况不同,岩层阶理斜面上的钻孔个数可适当增加或减少。当桩孔内由于裂隙渗水而导致积水较深、影响到钻孔施工是,用水泵将孔内积水抽出。钻至5米深度后,必须采用通风措施,保证孔内作业人员的安全。孔内通风采用空压机的高压风,由孔底将孔内空气向上吹,与地面空气形成对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