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第六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目录结构:第一节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涵义和特征....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涵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和弱点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1.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程度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当错误!未指定书签。

2.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次序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程序相近错误!未指定书签。

3.所计划的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个体和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两种设计倾向错误!未指定书签。

1.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错误!未指定书签。

2.教师与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教育活动示例...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北京市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材》(1979年)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1996年)..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光谱方案”(Project Spectrum)错误!未指定书签。

1.“光谱方案”的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在光谱方案中儿童学习活动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儿童为中心的小组活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教师为中心的小组活动.....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儿童为中心的大组活动.....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教师为中心的大组活动.....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对光谱方案的评价................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综合性课程的涵义和特征................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综合性课程的涵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学科(领域)的综合..............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发展方面的综合.................. 错误!未指定书签。

3.通过专题的综合.................. 错误!未指定书签。

4.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 错误!未指定书签。

5.通过主题(thematics)的综合.....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综合性课程的长处和弱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综合性课程是有关联的课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综合性课程能促进主动的学习...... 错误!未指定书签。

3.综合性课程由儿童一起参与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错误!未指定书签。

4.综合性课程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1.教育活动应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适合错误!未指定书签。

2.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合......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教育活动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合......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教育活动应将发展与学习连结一体..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较低结构化的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两种倾向错误!未指定书签。

1.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儿童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 错误!未指定书签。

3.两种倾向的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节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 错误!未指定书签。

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涵义和特征(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涵义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课程。

(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和弱点学科(领域)课程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主要特征,这些都是学科(领域)课程的见长之处:(1)学科(领域)课程一般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课程;(2)学科(领域)课程能为儿童提供各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概念;(3)学科(领域)课程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4)学科(领域)课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但是,学科(领域)课程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这种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会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1.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程度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当在学科(领域)课程中,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符合,使之保持在维果斯基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2.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次序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程序相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因此,教师计划的教育活动次序与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科教育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分门别类,强调为设计和组织知识和技能提供系统,强调为理解社会和世界提供关键概念、探索的儿童的发展程序之间尽可能相接近就显得特别重要。

要做到这一点虽然不容易,但是,教师若能努力把握儿童发展的规律,并能把握学科(领域)内在的教学规律,那么,在权衡利弊得失后,有可能在充分顾及学科(领域)特点的情况下,使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次序与儿童发展的程序尽可能相接近。

3.所计划的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个体和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在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可以以全体、小组和个体的等不同的形式进行。

虽然,教师预设的教育计划不可能完全与个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与小组儿童或全体儿童的需要完全相符号则更为困难,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认真观察、任务分析和悉心准备,努力使自己为个体儿童设计的教育活动计划尽可能与个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并努力使自己为群体儿童设计的教育计划尽可能与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

(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两种设计倾向在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可以是高结构的,也可以是较低结构的,从而反映出教育活动设计中的两种不同的倾向。

同样,即使相同倾向的教育活动,在其结构化方面,也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教育活动的设计较难达到如同综合化课程可能达到的低结构化程度,而且,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本身性质也决定了这种课程的主要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就建立在它所具有的结构性上。

1.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这类教育活动以课程或教师计划的活动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的目标比较特化,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根据学科(领域)的性质而由专家或教师预定,选择和组织学科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学科(领域)本身的逻辑顺序,对教育活动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

2.教师与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这类教育活动在计划时较多地依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课程的目标具有一定程度的儿童“生成性”,课程的内容在相当程度上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教育活动常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教育活动也具有相当的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加以调整和改变。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两种不同倾向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要通过最优化的方式组织教育活动,分别发挥教师为中心和儿童为中心这两类活动的长处,避免其不足之处,使儿童的学习更有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光谱方案”是这样做的一个案例。

光谱方案的设计者在语言、数学、运动、音乐、常识、力学和构建、社会认识以及美术等八个学习领域收集和编制了儿童的学习活动,每个知识领域的一组活动一般都是自由游戏和结构化活动的组合。

学习活动分为儿童为中心的小组活动、教师为中心的小组活动、儿童为中心的大组活动以及教师为中心的大组活动4种不同的组合形式。

光谱方案旨在通过这些领域,为具有不同发展潜能的儿童提供特殊环境,以系统的方式给予儿童以学习的支持。

三、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教育活动示例(一)《北京市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材》(1979年)由北京市教育局幼儿教育教研室于1979年编制的《北京市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材》,是适应“文化大革命”10年动乱后教育秩序开始恢复,并走向正常化需要的一套地方性课程和教材。

这套教材继承的是50年代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形成的学科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化程度高,课程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系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易操作。

但对于儿童发展的考虑自然就难以顾及了。

(二)《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1996年)《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一套教师参考用书。

包括5个课程领域:健康、社会、语言、科学和艺术。

这个课程在设计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反映幼儿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使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儿童"生成性",使教育活动具有相当的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改变。

但是,为了达成课程预定的目标,最终难于在真正意义上使教育活动与每个个体儿童的生活经验及其兴趣和需要相切合。

例如,从教育评价反馈到教育目标,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目标得以调整和改进,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又如,课程设计者们认为,活动建议和活动延伸对使用这套教材特别重要,因为这两部分正是这个课程的灵活性所在,其中,活动建议能使教育有可能适合社会文化差异和幼儿的发展实际;活动延伸则指出了前后活动的联系,以及与其他科目活动的联系,这些设计方法也是使学科(领域)课程能顾及儿童发展、顾及文化差异的有效方法。

再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并不十分强调每个儿童必须达成某些统一的行为,这样做,也顾及了儿童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三)“光谱方案”(Project Spectrum)1.“光谱方案”的背景“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

光谱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塔夫茨大学心理学家费尔德门的认知发展的非普遍性理论。

光谱方案的研究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或称作为智能光谱)的长处,而智能并非固定不变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其发展,一旦某一儿童的智能长处被得以鉴定,教师即可为其设计个别化的教育计划。

2.在光谱方案中儿童学习活动的设计光谱方案在8个知识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