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简答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2001研)(答案)2.为什么说GN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1998研)(答案)3.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
(东南大学2003研;北大1999研) (答案)4.写出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GDP)之间的关系。
(北大2001研)(答案)5.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入GDP之中? (武大2002研)(答案)6.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
(天津财大1999研)(答案)7.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北方交大2000研)(答案)8.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为什么?(1)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旧车;(3)购买普通股票。
(复旦大学1995研)(答案)9.“GNP=C+I+G+(X-M)”的内涵。
(武大2002研)(答案)10.简要评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浙大1998研)(答案)11.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
(人行1998研)(答案)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
(浙大1998研)(答案)13.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答案)14.试述GDP、GNP、NDP、NNP、NI、DI和NT几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15.储蓄—投资等式中的储蓄和投资与宏观经济均衡的投资和储蓄的区别。
(答案)16.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CDP?(答案)17.请推导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式。
(答案)第十三章问答题1.相对收入假说是如何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北大1997研)(答案)2.试述相对收入假说中的“棘轮效应”,分析这种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
(武大2000研)(答案)3.简述生命周期假说。
(武大2002研)(答案)4.简要说明投资乘数定理,并指出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
(人大2000研)(答案)5.试说明投资乘数,发挥投资乘数的前提条件有哪些?(人行2001研)(答案)6.简述乘数、加速数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限制因素。
(人行1999研)(答案)7.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l,为什么?(同济1998研)(答案)8.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
(答案)9.简述凯恩斯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答案)10.在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中,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利息率的变动对此有什么作用?(答案)11.简要论述消费理论的几种观点。
(答案)12.简述国民收入决定和国民收入核算的关系。
(答案)13.长期消费曲线与短期消费曲线有什么区别?(答案)14.凯恩斯的短期消费函数的形式和特点是什么?(答案)15.杜森贝里的短期消费函数的特点是什么?(答案)16.弗里德曼的短期消费函数的特点是什么?(答案)17.试述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经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答案)论述题1.假设消费者的生活分为两期。
在第一期消费者劳动,获得收入,用来满足该期的消费和储蓄。
在第二期消费者不劳动,用第一期的储蓄来满足该期的消费。
假设消费者在第一期的消费为,储蓄为s,劳动收入为ω;在第二期的消费为,假设市场利率为r,贴现因子为0<b<l;设消费者的效应函数为其中θ为正常数。
要求:(1) 写出消费者的效应极大化问题。
(2) 求出消费者的储蓄函数,讨论利率的改变与储蓄的关系。
(3) 用上面的结论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分析利率下降与储蓄的关系。
(北大2000研)(答案)2.试证明:平衡预算乘数等于l。
(上海财大2003研)(答案)3.论述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答案)4.请从收入—支出法和储蓄—投资法说明同一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
(答案)5.请推导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
(答案)6.假设A为高收入集团(城镇居民),B为低收入集团(乡村居民),在经济增长的城市设化进程中,B转变为城镇居民,与A的收入差距大为缩小。
分别用绝对收入假说和相对收入假说说明上述情况对消费的影响。
(答案)7.根据宏观经济学有关理论分析投资波动剧烈的原因。
(答案)8.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试解释。
(答案)9.试述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与他以前的经济学有关理论的主要区别。
(答案)第十四章问答题1.货币需求动机包括哪几个方面?它对货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武大2003研)(答案)2.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哪些动机决定?(上海交大2001研;中南财大2000研)(答案)3.什么是流动性陷阱?(北大2001研) (答案)4.简述“流动性陷阱”的基本原理。
(东南大学2002研)(答案)5.什么是“流动性陷阱”?请用图表示。
(浙大1999研)(答案)6.试解释为什么不能用讨论货币交易需求的思路来分析货币的预防性需求。
(北大2003研)(答案)7.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对外经贸大学2003研)(答案)8.简述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哈伯勒—庇古效应)。
(北大1999研)(答案)9.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华中理工大学2001研)(答案)10.请画出IS曲线,并作简要说明与分析。
(武大2000研)(答案)11.比较说明什么是IS曲线和LM曲线。
(武大2003研)(答案)12.简述IS—LM模型的内容和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答案)13.试说明凯恩斯的三种货币需求动机,并画出相应的货币需求曲线以及总的货币需求曲线。
(上海财大1999研)(答案)14.试说明鲍莫尔—托宾“平方根公式”的含义。
(北大1999研)(答案)15.如何理解货币需求的经济含义(中央财大2001研)(答案)16.试推导货币交易需求的鲍莫尔(Baumol)—托宾(Tobin)公式。
(北大2001研)(答案)17.简述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
(答案)论述题1.LM曲线有哪三个区域?在这三个区域,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有什么不同?这三个区域分别与什么样的经济状况相对应?(人大2000研;中国海洋大学2001研)(答案)2.作图并说明什么是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和中间区域。
(中南财大2001研)(答案)3.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家的基础。
请概括地阐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
(提示:你可以先画一个简要的图表,然后根据这一图表阐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纲要)(中南财大2003研)(答案)4.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什么?LM曲线是怎样得到的?请画图说明。
(首都经贸大学2002研)(答案)5.考虑在IS LM模型中给定收入水平来决定均衡时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
IS:Y=c(Y)+I(r,Y)+GLM:=l(r,y)其中,P为价格水平,G为政府花费水平,M为货币供应水平,函数c(Y),I(r,y)和l(r,y)满足c(y)>0,<0,>0,<0和>0。
回答下面的问题:(1) 讨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均衡时的价格和利率的影响。
(2) 分别讨论什么时候出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无用性?(3) 假设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货币的需求函数分别为下面的形式:c(y)=a+by , i(r,y)=e+fy-gr,l(r,y)=u—vr+wy,其中a,b,e,f,g,u,v,w为正常数,求均衡的价格水平和利率。
(北大2001研)(答案)6.评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中南财大2000研)(答案)7.请根据图3-1回答如下有关IS—LM模型的问题:(1)在图3-1中标明IS与LM曲线各是哪一条。
(2)在A、B、C、D四个区域各自表示在商品市场和货币上存在哪种情况的不均衡?(3) IS与LM曲线要说明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利用这两条曲线来说明?归纳两条曲线的区别。
(4) 假定政府购买支出增加100亿,边际消费倾向为0.8,不存在外贸和税率,IS和LM曲线中的哪一条会移动?向左还是向右?移动距离是多少?为什么?(5) 在什么情况下投资乘数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什么情况下等于零?(武大200l研)(答案)8.试述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特征。
(答案)9.试比较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货币需求理论观点。
(答案)10.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答案)11.用图形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从失衡到均衡的调整。
(答案)12.运用IS—LM模型表明贴现率的增加对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a)均衡的货币供给;(b)均衡的利率;(c)均衡的产量水平。
(答案)第十五章问答题1.何谓“挤出”效应?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上海财大2003研;北方交大2003研)(答案)2.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的发生机制是什么?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武大2002研)(答案)3.简要回答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人行1997研)(答案)4.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武大2001研;北方交大1999研)(答案)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何时有效,何时无效?(华中科大2003研)(答案)6.货币政策效果为什么会因LM斜率而异?(武大2002研)(答案)7.请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作简要分析。
(武大2000研)(答案)8.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来解决“滞胀”问题?(上海财大1998研)(答案)9.什么是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对外经贸大学2003研)(答案)10.试说明货币幻觉对消费支出的可能影响。
(北大1999研)(答案)11.试用IS—LM模型分析引起“完全挤出”的财政扩张政策的情况。
(答案)12.简要回答财政的乘数效应,说明为什么会产生乘数效应。
(答案)13.如果没有工资刚性的假设,凯恩斯扩张总需求的政策应将如何?(答案)论述题1.试用IS—LM模型分析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及局限性,你认为这一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重庆大学1999研)(答案)2.IS—LM分析主要说明什么问题?它的政策含义是什么?(北师大2003研)(答案)3.IS—LM曲线模型及政策含义。
(武大2002研)(答案)4.试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
(人大2000研)(答案)5.假设政府考虑用两种扩张政策,一是直接增加财政支出,另一种是降低税率。
运用IS LM模型和投资曲线,分析这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和投资的影响。
(答案)6.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与IS和LM曲线形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