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 第7单元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 第7单元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一段25分钟的“走廊外交”。
问题 1 : 田中角荣访华有何重大历史意义?结合国际环 境和材料内容,分析为何近代日本给中国造成巨大灾难 后,1972年中日关系还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示1:意义:使中日关系正常化。 原因:中国外交政策调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
栏 目 链 接
形态,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带动;日本外交调整及对侵华态度的 转变。
课 堂 归 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
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 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 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 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 实和丰富。
栏 目 链 接
2.作用。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 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 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 面奠定了基础。 (2)为维护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 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
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原因。 提示1:行动: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1978年12 月,中美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
栏 目 链 接
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原因:从美国方面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后致周恩来的致词为 “ 这次访问 …… 再一次深深地感 到日中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有着长达 2000 年 丰富多彩的交往历史。然而,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之 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我国给中国国民添
栏 目 链 接
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
今天,日中两国正常交流已是两国人民经济发展所 需……”。
栏 目 链 接
的关键因素。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
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彻底打破了美国孤 立中国的外交政策。 存在的问题:中美关系虽然实现了正常化,但在许多 重大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核心因
素是台湾问题。
导学二 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演变及原因
材料一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抵达北京
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 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 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 本。从中国一方讲:中美关系的缓和对牵制和对付 苏联的威胁,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着重 要的作用。
栏 目 链 接
问题2:简述中美关系变化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及存 在的问题。 提示2: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课 标 要 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 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 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 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
栏 目 链 接
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课 堂 导 学
导学一 中美关系的改善
材料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
栏 目 链 接
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
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
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 的谈话 (1971 年 5 月 )
栏 目 链 接
材料二
2010年9月7日上午,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
域先后与两艘日本巡逻船相撞。随后,日本逮捕中国渔 船的船员和船长。中日关系陡然升级。据 10月8日出版 的《环球时报》报道,日中关系因为钓鱼岛问题陷入低 谷之后,日本各界急于打开僵局。5日,日本首相菅直
栏 目 链 接
人利用亚欧峰会之机,在走廊“偶遇”温总理,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