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修复学课程质量报告

口腔修复学课程质量报告

口腔医学院2015级《口腔修复学》课程质量报告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定位《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科学。

它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属生物医学工程的范畴。

口腔修复学的任务是研究口腔及颌面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利用人工材料制作各种修复体,以恢复、重建各类缺损或异常的口腔颌面系统疾病,从而恢复其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以促进患者的健康。

本课程在第三、四学期开设,前导课程为《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等,后续课程为《临床实习》等。

2.课程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课程组与校内外专家一道,认真分析口腔医师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本课程的特点,确定了本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口腔检查与修复前准备的内容。

(2)掌握牙体缺损的概念、病因及治疗方法、修复原则,熟悉其影响。

(3)熟悉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应用(4)掌握各种全冠、嵌体、桩冠、部分冠的修复特点、适应证、牙体预备要求,熟悉其工艺流程以及修复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5)掌握固定义齿的概念、组成、类型、适应证、生理基础和基本设计原理。

(6)掌握与全口义齿修复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全口义齿的制作步骤、要求。

(7)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和作用、kennedy牙列缺损的分类方法。

(8)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步骤和要求,熟悉修复后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9)熟悉套筒冠义齿、粘接修复、种植义齿、附着体义齿、覆盖义齿的特点。

2.能力目标(1)能正确的完成常见固定修复体的牙体预备。

(2)能熟练进行制取模型与灌注模型。

(3)能独立完成全口义齿排牙。

(4)会弯制间隙卡环和三臂卡环。

3.素质目标(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3)具有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4)具有一定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5)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

二、教学对象:口腔医学专业大二学生三、学时安排:138学时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以问题为基础,首先提出相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学、查资料,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评价,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任务驱动法:以完成“任务”为线索,将教学内容贯穿于“任务”之中,由学生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病例教学法:结合临床病例,引发学生思考,通过程序完成任务,最后进行总结评价。

(5)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掌握工作过程中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组织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目标,根据高职教育理念,以口腔医师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要求为导向,以口腔助理医师执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设计教学情境,序化教学内容,使临床的真实情境再现课堂,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教学组织安排表采用多元嵌入式评价方式进行考核,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1.考核原则(1)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习过程相结合;(2)将考核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3)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4)将校内成绩考核与医院操作考核相结合;(5)将知识能力考核与职业素质考核的评价相结合;(6)将仿真考核与现场考核相结合。

2.考核评价4、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牙列缺失的修复(30%)3.1常规全口义齿的修复0.81、掌握全口义齿修复前处理方法;2、初步掌握全口义齿的设计方法;3、初步掌握修复后处理的方法;4、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种植全口义齿的修复0.21、熟悉种植全口义齿的适应证与禁忌证;2、了解设计方法;3、熟悉修复后处理的方法;4、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颌面部缺损(1%)4.1义鼻与义耳的修复0.51、掌握义鼻与义耳的修复原理;2、了解义鼻与义耳制作方法。

4.2义眼与义眶的修复0.51、掌握义眼与义眶的修复原理;2、了解义眼与义眶制作方法。

5 颞下颌关节疾病与牙周病的修复治疗(1%)5.1颞下颌关节疾病的修复治疗0.5 1、了解颞下颌关节疾病的修复治疗方法。

5.2牙周病的修复治疗0.51、了解牙周病的修复治疗的修复治疗方法。

《口腔修复学》课程学生总成绩课程总成绩主要由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技能考核占总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

其中平时成绩由学生课堂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及表现,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记录。

技能考核成绩是由实训过程考核成绩及实训任务完成情况组成。

下图为本课程学生成绩示例。

七、教学实施近几年口腔教研室教师针对口腔修复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根据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进行相应的改革,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1、师生角色转换,强化参与意识在以往的口腔修复教学中,教学模式主要是“填鸭式”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了互换角色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可摘局部义齿设计”时,老师首先分配教学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课间利用网上、图书馆等收集与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相关资料,第二次上课时每小组选择一名同学上台讲解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其他的同学可以进行适当补充,采取这样的方法,不仅增强小组与小组的竞争力,分享其他组学生的查阅成果,而且学生学习能动性也有所提高。

学习的趣味性就会明显提高。

使学生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也有利于交流沟通能力的提高,同时培养务真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2、应用牙科临床模拟实习系统口腔实训中心现有牙科临床模拟实习系统30台,足以满足学生操作,牙科临床模拟实习系统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完全模仿真实临床的操作训练环境。

头模部分能够提供给学生病人的口腔环境和操作训练时所需要的各种点、平面和角度。

头模内可以安装各种含有离体牙的模型,供学生进行龋齿的充填、口腔正畸粘接托槽,也可以进行烤瓷牙的牙体预备,降低学生实习时所产生的恐惧感。

3、完善模型演示系统通过购买和制作的方法,完善、修复模型库,此模型库包括几乎所有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缺失的模型和修复方式及修复步骤,学生通过这些模型可以掌握所学内容。

如“修复体的制作”这个教学项目,我们恰当地运用了教学模型,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了模拟演示,力求“讲”和“演”有机结合,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易于理解。

4、加强课后知识的总结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例如在学习牙列缺损的病因和影响时,应该联系牙体缺损、牙列缺失的病因和影响。

进行恰当的总结帮助记忆,搜集临床病例、抓住重点、摸索规律。

总结可采用横向法、纵向法、图表、比较,使内容系统化,找出共性、个性和中心线索,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八、考试分析1.试卷概况(1)考试题型本次考试共有四种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

(2)考试内容及分值考核方法以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为依据,实行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结合的考评方法,实现临床应用能力的提升。

过程考评主要包括考核学生在平时实训操作中体现的的职业素养、职业规范、实训课完成预备体的质量以及实验报告的书写完成情况,综合各项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期末考评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

采用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重要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检验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的重点即为本课程教学的重点。

本次考试与学期初制定的课程目标基本一致,没有超出课程大纲范围。

在具体分值方面,“牙体缺损的修复”分值为34分,“牙列缺损的修复”分值34分,“牙列缺失的修复”分值30分,“颌面部缺损”分值1分,“颞下颌关节疾病与牙周病的修复治疗”分值1分。

(3)试题分析①名词解释第1小题考查固位形的概念;第2小题考查牙周储备力的概念;第3小题考查平衡合的概念;第4小题考查垂直距离的概念;第5小题考查牙列缺损的概念;②填空题第1小题考查临床上灌注模型时常用的模型材料的种类;第2小题考查固定桥的类型;第3小题考查全口义齿的排牙原则;第4小题考查RPI卡环组的组成;第5、11小题考查桩核冠的设计要求。

③单项选择题第1小题考查临床常用印模材料的性能;第2小题考查余留牙拔除的适应证;第3小题考查牙齿松动度的记录方法;第4小题考查洞固位形的要求;第5小题考查口腔修复学病历的书写要求;第6小题考查嵌体的适应证第7小题考查铸造金属全冠牙体预备要求第8、16小题考查塑料暂时冠的特点第9小题考查间隙卡环牙体制备的要求第10小题考查桩核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第12小题考查全冠邻面牙体预备的注意事项第13小题考查铸造金属全冠牙合面预备的间隙第14、26小题考查全冠边缘的设计方法第15小题考查PFM的适应证第17小题考查金一瓷结合的结合机理第18小题考查恒牙牙周膜面积的大小第19、20、22、23、24、25小题考查固定桥的设计第21、31、38、39小题考查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第27小题考查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第28小题考查人工牙的选择第29小题考查全口义齿人工牙的排列第30小题考查无牙颌的分区第32小题考查牙列缺失后组织的改变第33小题考查全口义齿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第34小题考查全口义齿修复的时间第35、37、40小题考查义齿戴入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第36小题考查可摘局部义齿的特点④简答题第1小题考查前牙烤瓷修复体的牙体预备要求第2小题考查可摘局部义齿后牙牙合支托的设计要求第3小题考查全口义齿的设计第4小题考查可摘局部义齿的整体设计第5小题考查桩核冠修复设计要求(4)试卷难易程度总体来讲,考试难度适中。

考试内容包括牙体缺损的修复,牙列缺损的修复,牙列缺失的修复,颌面部缺损,颞下颌关节疾病与牙周病的修复治疗,考核重点即为本课程教学重点。

2.成绩分析(1)考试总体情况2015级全年级共670人参加本课程考试,有609人考试成绩在60分及以上,全年级及格率为90.89%,有61人在60分以下,不及格率为8%。

2015级全年级平均分为70.2分,该平均分以参加考试人数统计,缺考学生不计入统计。

班级平均分最高的为201503208班,74分。

班级平均分最低的为201503201班,64分。

个人最高分为94分,为201503205班55号同学,个人最低份为20分,为201503210班52号同学。

2015级《口腔修复学》课程考试分数统计表注:优秀率以各班考试分数80分以上的人数计算得出。

(2)近三年该课程的年级平均分数均在65以上,课程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具体分数分布图及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从下图可看出2014级的平均分最高,达到74.6,2015级课程考试成绩较上2014级略有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口腔医学专业原属于四批一专业,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将所有四批一和四批二全部划归同一批次,相当于口腔医学专业分数线降至原来的四批二,2015级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理解能力较差,使得教学难度增加,从而影响课程的平均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