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试过看一本这么长的小说。
就算是当年看的亿万系列,也就每本4M,分了好多遍才啃完的。
而比起上一次刷的五本《心理罪》,总长度,估计,三倍吧?既然标榜是权谋小说,就先来说一下我对书里的权谋描写的感受吧。
正如昀昀所说的,架构超级大。
但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喵喵的这些人的脑子怎么可以这么厉害竟然能从各种蛛丝马迹神情表达中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从而制定出各式各样的互为相关性的计划!嗯,如果穿越过去的人是我,那我肯定早就死翘翘了。
穿越者的最大特点:脑子灵光!对,这除了是权谋小说,但也还是穿越小说。
当初听说《庆余年》的男主定了是昀昀之后,我就很担心,这穿越小说该不会是宫斗类或者打怪类吧?之所以产生这种念头,主要是掌阅给我看的穿越小说全部都是重生后复仇、重生后打怪练级升仙的……怪掌阅,反正我是等腾讯半官宣之后才舍得开吃原著,那天是2017年9月15日,周五。
之前百度《庆余年》的时候,介绍都只是写着男主范闲重生后在庆国度过的多出来的一段生命,小说描写了庆国几十年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是本架空小说。
OK,这百度出来的简介根本看不出来这本小说究竟是讲了些什么故事。
是复仇的还是打怪的?这种简介若是套用在我吃过的穿越小说上面,完全适用有木有!很纳闷,所以又去翻了一下各章目录,试图看出来这本书的剧情走向,结果却更纳闷!因为还是看不出来这本小说究竟讲了什么!不过,大约刷到一小半的时候吧,我就开始佩服猫腻大神的起名功底了。
虽然从角色名字看上去,作者是起名废,但是!章节名字,各种一语双关!各种借用古今名篇名著和著名影视作品、再结合文中角色和情节而出来的一语双关!啊!好佩服猫腻大神的文学功底啊!就一路刷下来看见的被提及的古今名篇名著和著名影视作品就不胜枚举(拿我最熟悉的金庸小说举例吧,至少就有韦小宝郭靖令狐冲),我所不熟悉不知道的应该就更多了(例如贯穿全篇的《石头记》,我虽然大概了解情节,但红楼的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是在一团乱麻。
唉,怎么才能无视掉红楼书里的儿化音,认真读一遍这四大名著之首呢?)。
以至于,每当看见诗词什么的,只能立刻去找度娘求救(这场景好熟悉,昀昀每次更博,昀朵们都是只能百度)。
说起《庆余年》里面的诗词,让我再感叹一遍:从此再也无法直视诗仙李白的《行路难》了TAT!回到剧情上。
既然从简介和目录都看不出来剧情走向,那我只能说服自己,以“架空”和“权谋”这两个词为线索,开始了接受这本小说的旅程。
以下开始涉及巨形剧透。
小说的开头很平常,跟普通的穿越小说套路差不多:无父无母的某病病危患者范慎无法动弹,走上了死亡的道路,穿越到庆国的一个刚经历了一场暗杀的婴儿范闲身上。
小闲闲长大的过程中,学内力学医学毒练身法,给妹妹若若科普男女平等的观念,为了此生不无聊而默写《石头记》。
庆历四年春,16岁的范小闲被藤子京接回了京都,爱上了被赐婚的未来老婆林婉儿(然而经过作者的多番努力,这个人物依旧超没存在感),接受了监察院提司和内库老大的职务,出使北齐,在已故母亲叶轻眉的遗荫下用自身的才智与武功成为了庆国第一权臣。
看了作者在文中片言只语的剧透中,我一直想问,小范大人究竟是不是庆帝的孩子?结果就是,忍不住去百度了一下,啊,果然如此。
以及,原来庆帝是终极大boss……OVER,第一个悬念被剧透完了。
在北齐悬崖的山洞里,肖恩向小范大人讲述了当年的故事之后,像文里的小范大人一样,我终于松了口气。
身世之谜终于揭开了,本该放松一下的。
不过,紧接着,第二个悬念来了。
第二个悬念,就是,五竹和神庙究竟是什么。
这是书里最大的一个悬念,要到全书的最后才有答案。
所以我又没忍住好奇心,问了度娘。
结果迎来了全书的超巨形剧透:神庙是范慎那个时代的人类所建的博物馆,文明在人类手上毁灭了,人类剩下的幸存者重新进化。
范小闲所生活的时代的文明程度是封建王朝,工业化初级起步。
范小闲的五竹叔是博物馆里的机器人,终结者类似物……被剧透到这里,我炸了!《庆余年》这本小说,从简介里的“架空”和“权谋”,变成了我最爱的科幻题材!而且,文明的颠覆和重新进化,是什么!是三体世界!虽然三体世界的重新进化是因为天灾,庆余年的文明颠覆是因为人祸。
而叶轻眉和范小闲的穿越,解释为三体人的脱水和纤维重塑完全行得通!好吧,如果非得把故事限定在地球,这也可以是太阳系被低速黑洞包围之后的故事呢!没错,我就是对太阳系二维化这个结局很怨念!无论如何,在看了这个剧透之后,我是彻底地把这个故事当成三体外传来看了。
有点对不起猫腻大神的权谋主题……权谋框架超级大的《庆余年》,情节就是一直在埋线,和把以前埋的线挖出来。
挖线之时,所涉及的情节,实在需要读者回忆前文细节。
如果看书不认真一扫而过,那这时候就需要翻到前面的章节去重温了。
看埋线的情节往往总是枯燥的,但也必须强迫自己的大脑去记忆各种细节。
而挖线的情节总是很爽,真相大白的感觉真的很爽。
之前提过的在北齐悬崖的山洞里肖恩讲述的故事,无疑是第一个大型挖掘现场。
全书第一个能让我屏气凝神全身心投入到书中的情节,应该就是大东山一段了——从小范大人在澹州被庆帝强行留在身边开始,到京都平乱结束。
这中间,无数的角色领到了便当,一个“长”字便是这一段的总括。
其中,范小闲在海边自称的那声“儿臣”估计是庆帝此生所听到的最动人的两个字了;庆帝的大boss身份则是需要挖出来的线;山下追击战兔起鹘落,凶险异常;小范大人回京后平乱的手段,则是“权谋”二字的一处超级棒的体现。
直到庆帝回京,对安之童鞋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喜爱之后,这激烈的一幕,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落幕。
看着文字脑补画面的过程中,有羽皇宝宝,有小霍将军,有团花。
(以及补了《雳剑》之后,觉得提审犯人的严长官灰常小范大人了!)更多的,是那个分析能力开挂的未曾开拍的权臣小范大人,一颦一笑都能用昀昀的形象脑补出来了!这一幕落幕之后,脑海中竟然出现了《最长的旅途》的旋律,很奇怪,却不知道为啥。
特别写一下那场追击战的脑补场景:小(tuan)范(hua)大(bao)人(bao)扛着重狙,在丛林间如幽灵般穿梭着,匍匐着,时而停下脚步迅速隐藏好刚做出来的机关陷阱,时而隐身于草丛中瞄准穷追不舍如附骨之蛆的燕小乙,寻找开枪时机。
最终,在山顶平台上拼死一搏。
他并不是某世某团花那样的神枪手,所以他理所当然地没有击中对方要害。
但小范大人有主角光环加持,一枪过去,子弹炸开,血肉模糊,敌人就这样死于失血过多……全书第二个大高潮,可能是陈萍萍的死,笑看英雄不等闲。
但关于凌迟的描写,我并没太多的感觉,小范大人心中的悲恸也有点脑补不出来。
估计是因为,对于这种死亡方式的情感,眼泪早就在六年前的那个中午流干了吧。
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围观群众,熟悉的一声声叫骂。
不同的是,历史中那个真实存在的人,尸骨无存;而陈萍萍有小范大人。
全书的第三个高潮,也是我认为的最后一个,就是范小闲第一次刺杀皇帝老子。
故事从庆历十一年大年初七的上午开始,太学授课言志,收拾贺碍眼,然后布衣单剑朝天子,苍山有雪剑有霜。
一步一步的安排,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天衣无缝得令我目瞪口呆瞠目结舌大呼过瘾!再次感叹,脑子的逻辑分析能力得强悍到什么程度,才做得出来这样的计划安排呢?特别写一下布衣单剑朝天子(一)至(四)的脑补场景:白雪茫茫,两道身影。
脑补起来,就是一个不带辫子的康熙大帝,和一个高配版的羽皇陛下,并肩站立在茫茫大雪中,脚下踏着枯草,四目凝视着远方的宫墙,身后一方小楼孤零零地矗立着。
唇枪舌剑,范小闲不想祸及黎民,坚称这是个私人恩怨。
两人这时都是睥睨天下的王者、强者,一个自信依旧,一个“铁了心”要舍身取义。
范小闲周身真气鼓荡,而皇帝老子却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转身而去步入身后小楼。
自嘲地一笑——这一回合,小闲闲输了。
刺杀失败,范小闲、海棠和王十三郎踏上了神庙寻叔之旅。
之前看剧透的时候就看见有人说,范小闲被失忆的五竹险些刺死的时候超级泪目,但让我泪目的却是范小闲坐在神庙门前不厌其烦地试图唤醒五竹叔记忆的时刻,那个在神庙门前切胡萝卜丝的时刻。
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之前脑海中响起《最长的旅途》的原因了。
这首歌,很适合给五竹叔做个MV了,不知道等剧播完之后有没有大神动手呢?神庙这一段彻底说明白了《庆余年》就是个科幻小说。
既然是科幻小说,必定是唯物主义了。
那贯穿全书的武力值究竟是什么?神庙中对于真气这种东西的解释竟然令我无法反驳——辐射。
这种解释,很唯物主义了,很符合基因变异了——虽说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但始终是适者生存,大自然自然会把那些利于适应环境的突变基因保留下来。
最后消灭庆帝的一场战役也就那样,缺了充足的心理描写,也没有语言描写,全是动作描写在支撑着。
相比起第一次刺杀,最后一场实在有点不够意思。
故事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只是后来范小闲带着一家人隐居去了,大隐隐于市,造福万民。
那位叫做叶轻眉的女子,如果能得知这一切,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同样瞑目的当然还有大boss庆帝童鞋,他最后毕竟是了然而去的。
安之童鞋始终没喊过他一声“父皇”,但他似乎早已记忆错乱,早把小闲闲那声“儿臣”当做“父皇”了……作者在开头的简介中就有把小范大人定义为种马的感觉。
但一路刷下来,应该还好吧,至少不是段正淳那种。
按红楼的套路,丫环思思和林妹妹这两个人是必须发生的;司理理和战豆豆是纯粹的被动利用;只有朵朵,是他的知己,友达以上,细水长流。
这就是我对范小闲的爱情观的感觉。
在事业方面,就是昀昀说的那样,小范大人在那个年代是个孤独的人,而且在试图保护所有他在乎的人。
很护短,很勤奋。
其实在吃书之前看到有些淑芬提到,小范大人本来是个可以过闲散官员的生活的人,而且前半段一直也在过这种生活;但他为了老师,为了家人,毅然走上了一条抗争的道路。
就是这个原因,他们认为小范大人有侠骨,才对小范大人给出了好评。
但是,小范大人真的是为了老师为了家人才这样吗?我认为不是咯。
范小闲走上抗争道路的原因,我觉得就是昀昀说的“孤独”二字,来自一个穿越者的孤独。
当他终于知道这具身体的生母也是的穿越者的时候,他的孤独少了五分,却又多了七分。
少了,是因为他时刻能感受到另外一个穿越者的存在;多了,却是因为那个人早在自己穿越过来之前就已经永远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
就因为这份孤独,因为这份同宗同源的感情,因为骨子里关于那个时代的眷念,他此后走的每一步,都是在抗争了,在为最后的抗争铺好道路了。
那个时候,他的老师、他的家人,他所在乎的人,都还没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很期待昀昀的表现了,期待那种孤独的感觉。
然后,《庆余年》的女主是谁?不是林婉儿,不是朵朵,不是若若。
明显,是那个让范小闲倍感孤独的肉体妈,那个贯穿全书无处不在的穿越者叶轻眉。
叶轻眉的一生是个传奇啊,为那个时代带去了科学技术的革新,让这些人类文明的延续者享受来自科技的好处。
皇宫小楼里的那幅画,单单一个关怀苍生的侧面描绘,就已经令人无限敬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