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重点讲义资料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重点讲义资料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学校: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专业班级:环境工程
编写小组:第三小组
成员:许翠美
刘智艺
刘锡鸿
吴国安
日期:2016/5/15
一、前言
本次设计针对市政学院整个校园垃圾进行合理、及时的收集和清运,通过校园的日产生量,合理布局垃圾分布点,及各个点的垃圾桶数量,设计最省的垃圾清运路线,力求经济合理的收集每天校园垃圾,为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校园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校园垃圾分类可大幅度地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进行资源再利用。

在校园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活动,不但可以使资源循环再利用,节省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设计任务及步骤
(一)任务:为学校设计一条合理的垃圾清运路线。

已知条件:学校地图;
学生人数:4000人;
教职工:300人;
垃圾单位产量1.2kg/(d·人)
公式:
W=RCA1A2、V ave=W/(A3D ave)、 V max=K V ave、
N ave=A4V ave/(EF)、 N max=A4V max/(EF)
(二)收运路线设计步骤:
1.调查、考察垃圾清运区特点
2.资料整理分析
3.初步设计收集线路(几条)
4.根据实践、优化、比选、均衡
5.制作收集线路图
三、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调查研究、进行城市垃圾收集路线设计、确定系统设计方案的方法。

四、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设计要求
(一)收运系统的组成部分
城市垃圾收运通常由三个阶段构成一个收运系统:
第一阶段是从垃圾发生源到垃圾桶的过程,即搬运贮存(简称运贮);
第二阶段是垃圾的清除(即清运),通常指垃圾的近距离运输,一般用清运车辆沿一定路线收集清除容器和其他贮存设施中的垃圾,并运至垃圾转运站,有时也可就近直接送至垃圾处理厂和处置场;
第三阶段为转运,特指垃圾的远途运输,即在转运站将垃圾装载至大容量运输工具上,运往远处的处理处置厂。

(二)设计垃圾收运路线的需考虑以下几点
1.每个作业日每条路线限制在一个地区,尽可能紧凑,没有断续或重复的线路;
2.平衡工作量,使每个作业,每条路线的收集和运输时间都合理地大致相等;
3.收集路线的出发点从车库开始,要考虑交通繁忙和单行街道的因素;
4.在交通繁忙拥挤的时间,避免在繁忙的街道上收集垃圾。

五、材料收集
(一)基本概念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二)学校概况
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是广州大学属下的校外公办二级学院,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位于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西北(约5公里)的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106国道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多。

校园建筑风格新颖,环境宜人,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及专业实验室、专业实训基地,生活设施完善,宿舍、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管理。

总占地面积为150亩,全日制在校生4000余人,教职工300人。

现有宿舍楼9栋;教学楼7栋,包括办公楼和实训楼;饭堂四个;
(四)垃圾成分现状及清运现状
根据校园垃圾特点,把垃圾分成三类。

可回收垃圾分为:纸类、金属(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塑料(各类饮料瓶)、厨余垃圾等。

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指瓜果皮核、杂草,烟蒂等。

有害垃圾分为:废电池、废日光灯。

实验室一些废物等需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

市政学院目前有两个垃圾中转站,分别位于学校前门情人路路口及学校后门(即校外宿舍区大门口)。

每栋宿舍楼层摆放两个塑料大圆桶,容积为65升;校道摆放分类塑料收集桶。

共有清运车3台,每天上午清运一次,垃圾量大时则上下午各清运一次。

处理费用:人员配置:
六、垃圾收运路线设计方案
(一)初步方案
垃圾收运路线的设计一般有四种方案:每天按固定路线收运、大路线收运、车辆满载法、采用固定工作时间的方法。

结合市政大学的各种特点和垃圾容器等因素,初步确定使用每天按固定路线和采用固定工作时间的方法进行收集清运垃圾。

(二)清运操作方法
城市垃圾清运的操作模式分为拖曳容器系统和固定容器系统。

由于校园垃圾桶个数多且分布广泛等特点,再根据收运模式的确定,结合实际设定本校垃圾清运操作选取固定式清运方式。

利用中小型垃圾清运车清运垃圾。

操作程序如下图:
七、垃圾产量计算
(一)垃圾日生产量:
W=RCA1A2
=(4000+300) * 0.0012 * 1.15 *1.05 =6.23(t/d)
*式中,W为垃圾日产生量,t/d;
*R为服务范围内居住人口数,人;
*C为实测的垃圾单位产量,t/(t·d);
*A
为垃圾日产量不均匀系数,取1.1-1.15;(取1.15)
1
为居住人口变动系数,取1.02-1.05;(取1.05)
*A
2
(二)垃圾日产生体积:
V ave=W/(A3D ave)
=6.23 /(0.9 * 0.3)=23.07(m3/d)
V max=K V ave
=1.8 * 23.07 = 41.526(m3/d)
*式中,V ave为垃圾平均日产生体积,m3/d;
*A3为垃圾容重变动系数,取0.7-0.9;(取0.9)
*D ave为垃圾平均容重,t/m3;
*K为垃圾产生高峰时体积的变动系数,取1.5-1.8;(取1.7)
*V max为垃圾高峰时日产生最大体积,m3/d
(三)收集点所需设置的垃圾容器数量:
N ave=A4V ave/(EF)
=0.5* 23.07 / 0.065 * 0.9 =197(个)(取200个)N max=A4V max/(EF)
=0.5 * 41.526 / 0.065 * 0.9 =354(个)(取360个)*式中,N ave为平时所需设置的垃圾容器个数,个;
*E为单个垃圾容器的容积,m3;
*F为垃圾容器填充系数,取0.75-0.9;(取0.9)
*A4为垃圾收集周期,d/次,当每日收集1次时,A4=1,每日收集2次时,A4=0.5,每二日收集1次时,A4=2,以此类推;
*N max为垃圾高峰时所需设置的垃圾容器数量。

(四)垃圾桶布置方案
注:A栋办公楼三层,每层3个;B栋教学楼六层,每层3个;
C栋教学楼六层,每层3个;图书馆四层,每层1个,另一个摆放去一层大门旁;E栋教学楼每层2个;
篮球场包括山顶灯光篮球场和山下球场,分别6个,足球场1个;
实训楼有四栋,根据实际情况摆放;
宿舍楼共九栋,每栋7层,每层3个,一共189个;
四个饭堂根据前后门均匀分配即可;
校道人流多处则每隔50米放置1个,反之100米以内放置1个;
(五)垃圾收集及清运
1.收集方法及时间分配:
生活垃圾分为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

针对宿舍产生的垃圾应该采取分类收集的方法,因为宿舍区产生的废物以纸类、塑料、皮革为主,共同点是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

另外,因为学生在宿舍时间大多为中午和晚上,垃圾产生时间也主要集中在这段时间,所以垃圾清理时间应为上午九点,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还能及时提供容器空间。

教学区垃圾同样采取分类收集。

上课及上班时间主要是白天(8点12点,14点至18点),因此,为避免与上课上班时间冲突,校道、教学楼及办公楼清理时间应控制在工作时间之前,收集次数为一天一次。

针对食堂垃圾则采取混合收集的方法。

因为食堂内产生的垃圾含水率较高,不易形成固定的形态、成分比较杂,不易进行分离。

同学用餐完毕后,将餐盘中剩余食物倒入小型泔水桶,再收集至大桶中,由个体户合作,合作单位每天派车收集一次或两次。

时间宜为饭点后。

2.清运工具及其参数
清运工具,中小型垃圾收集车。

垃圾车参数东风多利卡5方密封式垃圾车3.清运路线
1.校园生活垃圾清运设计路线:
路线1:情人路→B、C栋宿舍楼(收集A点垃圾)→实训楼路口(收集B 点垃圾)→T字路口→情人路→情人路垃圾中转站
路线2:灯光篮球场→活动中心→E栋教学楼(收集D点垃圾)→6栋宿舍楼下(收集E点垃圾)→灯光篮球场→教学楼A栋楼下(收集C点垃圾)→情人路中转站
路线3:校外宿舍楼(F点)→校外垃圾中转站
2.清运路线垃圾量校核
垃圾收集点收集的垃圾及其垃圾量计算
设宿舍垃圾产生量占总体的85%,教学楼为15%。

垃圾车载重为2.8t,每条路线均符合该标准
3.食堂餐厨垃圾路线:
第四饭堂----第一饭堂----第二饭堂----第三饭堂
八、总结
通过此次近一星期的的校区垃圾收集清运系统的实地调查,走访保洁人员及相关负责人,并对大量所得数据的归纳分析,我们获益良多。

首先来说,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并懂得如何理论联合实践,否则只是纸上谈兵。

这次的报告中我们调查小组充分运用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一书中第三章的的一些理论要点及分析方法从而完成
我们的调查报告。

其次就是任务的分工,充分发挥各组员的优势,学会小组配合,再大再复杂的难题也会变简单。

然后就是垃圾收运系统这个庞大系统,它的规划随随便便的,需要经过数次优化还有实践,才会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