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简介

刑法简介


六、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一)正当防卫 1、概念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 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 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思考

甲与邻居长期不和,双方时有撕打行为。甲 与妻子商量,要好好教训一下邻居。其妻出主意 说:先打人的无理,咱不能先动手,将来不好办, 想办法让对方先动手。此后,甲对邻居多次挑衅。 某日,甲故意将开水泼到了邻家之妻的身上,致 其胳膊被烫伤。邻居气愤之下,将甲的头部打破。 甲遂将该邻居打倒在地,用棍猛击其头部,致其 严重脑震荡。请问甲的这种行为是正当防卫吗?


C、李某因赌博受到领导批评后,遂萌生报复之 念,欲将单位仓库焚烧。 一日拂晓,李某潜入库 房,在其点着火后,即听到窗外似有人声,感到 事已难成,遂主动将火踩灭 D、某甲图谋抢劫,在其前往预定的抢劫地点的 途中,突感腹痛难忍而返回家中 E、甲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 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 衣。发现乙是男人后慌忙逃跑
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某种危害后 果,且希望或追求结果的发生 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某种危害后 果,且放任结果的发生 疏忽大意的过失——对自己行为的危害后果应当 预见,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过于自信的过失——对自己行为的危害后果已经 预见,但轻信可以避免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不是犯罪构成条件,但 会影响刑罚 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

无业游民赵某为还赌债于某日晚将一刚下晚 自习走在回家路上的中学生钱某拦住,持刀架在 其脖子上要求钱某把钱拿出来。在此过程中,赵 某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求学时的辛酸,遂良心发现, 觉得学生可怜,便抽身离开。看着拦路抢劫者离 去的背影,怒气未消的钱某从地上捡起一石块将 赵某砸伤。 问:钱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吗?
2、罪刑相当原则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与应负的刑事责任 大小相当,重罪重罚,轻罪轻罚 3、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重罪轻判检察院抗诉 三门峡一贪官终罪刑相当

河南省三门峡市商贸局副局长何某挪用 公款70万元,谋图私利,中饱私囊,然而, 一审法院仅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三门峡市湖滨区检察院对此判决提起抗诉。 何某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某日上午, 农民甲与农民乙为地界争议发生 争吵,进而发展成相互厮打,后被人拉开。农民 乙感到在刚才厮打中,自己吃了亏,折了面子, 遂回家拿出一把剔骨刀要砍杀农民甲。甲见状赶 忙逃走并躲了起来,直到傍晚,才回到村中,不 想乙还是持刀追了过来。眼看乙就要追上来了, 甲急忙从路边的村民丙手中夺过锄头朝乙头上打 去,乙当即倒地身亡。 农民甲用锄头击打乙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吗?


A、甲某(女)与他人非法同居生下一男婴,后 来被他人抛弃,生活陷入困境,产生与孩子一同 自杀的念头。某日,甲某怀抱婴儿冲向一载重卡 车自杀,幸亏司机及时刹车,甲某身受重伤而怀 中婴儿仅受轻微伤。 B、甲某在饭店用餐时,乘人不备将该饭店店堂 中一个古玩摆设装入衣兜中,意图据为己有,未 出店门却被店员发现,当场将其抓获。


2、构成要件
①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 ★此侵害行为必须是客观存在的,非主观臆想的(假想防 卫) ②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事前防卫、事后防卫都是防卫不适时 ③防卫目的的正义性 ★防卫挑拨、互相斗殴都不是正当防卫




④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 ⑤不能超过必要限度——能有效制止侵害即可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 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无限防卫权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 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 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视频欣赏 《今日说法——抓小偷》

某市幼儿园保育员李某(女,30岁)于某日下午 带领8名幼儿外出游玩。途中幼儿王某(女,3岁) 失足坠入路旁粪池,李某见状只向农民高声呼救, 不肯跳入粪池救人。约20分钟后,路过此地的农 民张某听到呼救后赶来,一看此景,非常气愤, 身为教师,却不救人。张某随手给了那老师重重 一棍,然后跳入粪池救人,但为时已晚,幼儿王 某已被溺死,教师李某被打成重伤。农民张某棒 打教师的行为属正当防卫吗?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是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 罚 思考:性贿赂构成贿赂罪么? 组织男子提供性服务构成组织卖淫 罪么?

修正案八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 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 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节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第四节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六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 造毒品罪 第八节 组织、强迫、引诱、容 留、介绍卖淫罪 第九节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 物品罪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②单位犯罪
犯罪主体必须是单位,包括法人、非法人组织 为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的名义实施危害行为 单位犯罪必须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单位犯罪的,采“双罚制” ★有些犯罪不能由单位实施,只能由自然人实施



4、犯罪主观要件
直接故意
故意
间接故意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某日深夜,男青年杨某尾随下夜班的青 年女工王某至无人处,拦住王某,拔出尖 刀,逼迫王某与其发生性关系。王某开始 假装顺从,乘杨某思想放松,忙于解衣时, 从他身上拔出尖刀,将杨某刺死。王某的 行为是正当防卫么?
(二)紧急避险 1、概念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 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注意: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 定责任的人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 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不是犯罪

★如何区分过失与意外事件?
案例分析

王某,男,民警。某晚8时许,王某见几个男 学生爬在他家玻璃窗外往里看,认为是在看其女 儿洗澡,很生气,大声喝斥想把他们赶走,几个 学生一边走一边起哄。王某更加生气,于是回到 屋里拿出一支手枪,想吓唬吓唬他们,王某出来 见学生已跑开,便将枪口朝下开了一枪即转身进 屋去。结果学生李某被打在水泥地上反弹起来的 子弹打中头部当场死亡。 试分析: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犯罪, 构成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为什么?
修正案八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 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 刑事责任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 负刑事责任。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又聋又哑的人、盲人犯罪的,负刑事责任 思考:人格障碍的人犯罪的,是否负刑事责任?



3、犯罪主体 ①自然人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年龄 16周岁以上——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14到16周岁——部分刑事责任年龄 14周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 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 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犯罪客观方面 ①危害行为 作为——积极方式 不作为——消极方式 时间、地点、方法 视频欣赏

以负有特 定义务为 前提
《经济与法-生命的权利》
义务产生原因有二: ①先前特定行为造成 ②职业、业务上特定 义务
②危害对象——犯罪对象 ③危害结果 危害行为对犯罪客体所造成的实际损害和 现实危险 ★危害结果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可能涉及既遂、未遂)

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 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 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 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 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 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 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 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七、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1、犯罪预备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 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 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意表示不是犯罪预备。 犯意表示是行为人用口头或文字的形式将 其犯罪意图表露出来。犯意表示仅仅是意 思流露,不是犯罪行为

2、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 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 轻处罚
三、刑法的效力范围 1、空间效力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 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刑法 2、时间效力 生效时间、失效时间、溯及力(从旧兼从 轻)

四、犯罪概述 刑法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应当受到 刑罚制裁的行为 思考1:如何理解“刑法规定的”? 罪刑法定原则 思考2:如何理解“具有社会危害性”?
பைடு நூலகம்
女大学生刺死持刀劫匪 正当防卫不负法律责任

“我掏出小刀,朝扑来的劫 匪乱挥”,2005年6月2日晚, 西安女大学生李某同男友回校 途中,遭遇两持刀劫匪抢劫, 搏斗中女大学生掏出水果刀刺 死一劫匪。西安市公安局雁塔 分局会同雁塔区检察院认定, 其行为属正当防卫,不负法律 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