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60年,石油资源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它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原油产量和价格、保障石油生产国收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
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20世纪后半期A.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C.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对应D.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2.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
金砖五国协商制定了《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合作路线图》《金砖国家投资便利化纲要》《金砖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倡议》《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等,在税收、电子商务、本币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金融机构和服务网络化布局等方面达成积极共识。
此举说明A.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B.金砖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一体化C.金砖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失去主导地位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为特征的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这表明A.建立世界货币体系利于战后世界经济发展B.由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具有必要性C.美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利于经济发展D.为摆脱滞胀各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加入世贸组织后到2015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长期保持世界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的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已经提前全部履行完毕;同时中国建立起了符合世贸规则和入世承诺的国内涉外经贸法律体制。
这一切表明,入世后的中国经济A.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B.日益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C.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D.日益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5.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使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同年,在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提出反对自由贸易的主张,实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并在选举中获胜。
这说明经济全球化A.导致美英两国迅速走向衰落B.遭遇与利益相悖群体的大力抵抗C.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对世界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6.“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A.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B.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C.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D.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7.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
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
多边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B.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C.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D.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8.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
这说明A.世界经济规则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B.欧美国家企图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C.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优势地位D.全球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9.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该观点认为A.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历史倒退现象B.经济全球化是新殖民扩张与不稳定的因素C.应该阻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10.反全球化的主张和行动从民间层面上升到政府层面,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诸多国家表现出对“去美元化”“去美国化”和“去西方化”的极高热情。
上述材料体现了A.美国霸权主义是阻碍全球化的根本原因B.各国民众已从心理上完全接受了全球化C.反全球化成为反对美国霸权的重要表现D.各国政府已经开始认识到全球化的危害第Ⅱ卷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2小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1.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或四个阶段。
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全球化空前曲折及调整时期,一战爆发和19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全球化开始了第一次逆转过程;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
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材料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动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
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
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
——吴志成、吴宇《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材料三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映,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化开始第一次逆转”的背景和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
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材料二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
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
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
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摘编自[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材料三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中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材料四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
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
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
——钱乘旦(1)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
与材料一中的第一次“全球化”相比,有何显著特点?(3)材料三反映了当代全球化下,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材料四针对全球化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B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
材料反映了在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议期间,金砖五国在税收、电子商务、本币债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金融机构和服务网络化布局等方面相互协商并达成了积极共识,可见金砖国家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
材料反映了金砖国家间的经济合作问题,不涉及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问题,故A项错误;B、D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及史实,故排除。
3.『答案』B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中国经济实现了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说法不准确,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体系化、制度化,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同时中国建立起了符合世贸规则和入世承诺的国内涉外经贸法律体制”体现了日益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故D项正确。
5.『答案』B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问题。
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在近现代世界不同历史时期对不同国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近代中国在列强侵华战争战败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反在新时期中国在对外开放中不断崛起;大英帝国是在不断拓展世界市场中崛起的,也是在世界市场及全球化竞争中衰落的;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受益者,也在全球化发展中受到其他经济力量的竞争而逐渐出现排斥全球化的倾向。
上述信息表明经济全球化对各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故选C。
A、B两项表述不全面,D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材料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多边峰会如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纷纷涌现,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世界经济日益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故选A。
B、D两项均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中的问题,C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
8.『答案』B『答案』B『解析』材料“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说明该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实质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故B项正确;经济全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历史的倒退,不应阻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A、C两项错误;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不是核心,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