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期末论文题目: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逆商的相关性研究院系:---------专业:----------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填表日期:2012年6月6日【摘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旨在探索出一种对大学生的逆商成长最有利的家庭教育方式,帮助提高现代青年的挫折承受能力。
研究通过对江西省几所高校的56份问卷调查,得出EMBU问卷中父亲惩罚严厉的得分与逆商总分,呈明显的负相关。
而以过分保护或拒绝否认为父亲主要教养方式的得分与其逆商因子中的忍耐因素也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情况。
【关键字】家庭教育方式逆商(AQ)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1、前言逆境商,亦称逆商(AQ),是保罗·史托茨在综合当今世界数十位著名科学家的最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概念,用以衡量人们消除或克服困难或逆境的能力,它由控制(control)、归因(Attribution:Origin +Ownership)、延伸(Reach)和忍耐(Endurance)构成,简称为CORE⑪。
控制指个体主观感受到的对逆境的控制能力。
面对逆境,控制感弱的人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没办法控制;控制感强的人则会相信自己,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改变所处环境。
归因是指个体所认为的导致逆境的原因以及愿意承担责任、改善后果的情况。
它可分为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是在逆境中把失败或逆境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内部因素,外部归因是把失败或逆境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
延伸是对逆境影响范围的评估与觉察。
一般而言,AQ越高,越把逆境视为特定事件,越觉得自己有能力处理,能够将其消极影响程度降至最小。
而低AQ的人,逆境的消极影响范围则会不断扩展,直至影响到其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忍耐是指认识到问题的持久性以及它对个体的影响持续时间。
AQ低的人,逆境带给他的消极影响比较长,他在主观上也会认为这种影响很难消除。
而AQ高的人则与之相反。
21世纪是一个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丰富的信息,大学生知识面较快、学习渠道多,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变化,喜欢探索。
但部分大学生,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小在比较优越的家境中长大。
在顺境中,由于自我愿望得以满足和实现,他们常表现出比较强的上进心,踌躇满志,但在逆境中,尤其是遇到环境突变,他们便一时不能适应,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不能承受学习成绩滑坡、不良的人际关系、失恋、贫困、就业等带来的身心压力,呈现焦虑、失眠、抑郁、恐惧,个别学生甚至精神崩溃、轻生、自杀⑫。
因此提高青少年的逆商已成为一个很现实,很迫切的课题。
有很多关于大学生逆商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的相关性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很宽泛,且并没有翻阅到直接研究大学生逆商和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性文献,面对新生代“80”后渐渐步入婚姻的殿堂,子女如何教育?已成为一个很迫切的问题,再剔除IQ、EQ等素质硬性教育的同时,AQ,这个面对生活压力的“缓冲弹簧”的培养问题,也刻不容缓,针对这一民生现实,帮助其认识并予以指导,以培养新生代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对于大学生逆商的研究颇多,但主要集中于在学校和社会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逆商(AQ)能力,以及逆商(AQ)能力对于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如:何梅的《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逆商的影响》,曹玉藏的《逆商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力的关系研究》,徐新生的《高校开展逆商教育的思考》等。
国外对于大学生逆商的研究,关于耐挫能力及“逆商”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外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领域,相关的研究都围绕逆境的定义展开。
国外对逆境概念的解释众说不一,但人们在两点上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首先,逆境的产生与个体在活动中遇到的某种障碍有关;其次,它是与人的目的行为所持有的一种特殊状态。
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多拉德的理论“逆境一攻击理论”即“攻击行为往往是逆境的结果”。
继之,巴克尔等著名的儿童侵犯行为实验也清楚地展现了一幅逆境与攻击行为之间关系图。
教育发达国家的学者专家关于青少年逆境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己达到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在理论与原理方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环境的改善,生活中道路多为平坦和顺利,同时也使得直面挫折的机会越来越少,一担收到打击,很有可能一蹶不振,自杀率也上涨较快。
而通过马跃先生的,关于影响大学生逆商的外部因素分析的研究得出,家庭教育方式与大学生的逆商指数有明显相关。
但具体何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逆商是影响最显著的,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出一种新的更适合新时代青少年逆商成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将是本次研究所探讨的主题。
2、对象与方法2.1 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西省内几所高校抽取在校大学生共计76人,其中赣南医学院42人,江西师范大学12人,南昌大学8人,江西财经大学9人,其它5人,共发放问卷76份,回收有效问卷56份,回收有效率75%。
2.2 调查工具采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李炳全老师和肇庆学院心理系陈灿锐教授修订的逆境商量表,此量表在国内六百多名学生中得到了良好的信效度检验,完全适应于中国中学生作为评定逆境商的标准使用。
此量表由四个维度组成,分别为在个体遭遇逆境时,所具备的控制(control)、归因(Contribute)、延伸(reach)、忍耐(endurance)能力,简称为“CORE”②。
详见附录1。
还有一个为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 .Perris等人1980年编制,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人1993年修订的中文版EMBU用以评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本量表共有66个题目。
其中父亲教养方式由58个题目组成,构成“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六个因子;母亲教养方式由57个题目组成,构成“情感温暖、理解”(MSSI)、“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五个因子,共计11个因子值。
每个题目的答案均有l、2、3、4 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四种情况。
本量表修订时选用的被试平均年龄为19.5岁(属于青年期),经过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实证效度的考查,各项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证明了修订后的EMBU可以作为考察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工具EMBU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且较客观、稳定的问卷。
岳冬梅等人(1993年)修订后的EMBU的维度与原量表的维度有较大的一致性,且经过试测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EMBU 是让被试通过回忆来评价父母的教养方式,因此它可以用于任何一位为人子女的人,但年龄是一个应该考虑的因素。
年龄过小的被试可能对父母的评价存在偏颇,缺乏客观性,而年龄过大回忆起来又缺乏准确性。
岳冬梅等人的研究发现,青中年期的被试对问卷的回答较为客观、稳定。
因此,EMBU对大学生群体很适用⑧。
详见附录2.2.3 统计方法运用SPSS18.0中文版软件。
对被试的逆商总分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各因子进行相关系数的统计分析。
3、结果3.1 大学生逆商的四个纬度及总分的分布及均值情况,小于各自常模数的为这一方面逆商偏低,大于常模数为逆商偏高,可以看出被试大学生逆商水平基本属于常模范围内。
(见表1)表1 大学生逆商分布情况控制延伸忍耐归因逆商总分小于常模数10 15 15 5 8常模区间内31 38 39 9 37大于常模数14 3 2 42 11最低分最高分均值常模204431.2031.0±5.2143830.0932.0±4.9164329.4531.3±5.5193831.0526.6±3.173155122.11120.8±12.43.2 大学生家庭教育方式与逆商的相关因素。
(见表2)表2 大学生家庭教育方式与逆商的相关因素分析控制延伸忍耐归因逆商总分情感温暖0.322 0.885 0.678 0.181 0.247 (父)惩罚严厉0.187 0.153 0.074 0.273 0.032 (父)过分干涉0.590 0.151 0.219 0.473 0.722 (父)0.627 0.474 0.517 0.709 0.321偏爱被试(父)拒绝否认0.402 0.089 0.025 0.414 0.077 (父)0.059 0.587 0.004 0.289 0.876过分保护(父)情感温暖0.330 0.774 0.073 0.686 0.876 (母)0.541 0.707 0.650 0.278 0.850惩罚严厉(母)0 0 0 0 0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母)0.795 0.345 0.635 0.751 0.820拒绝否认(母)0.235 0.290 0.353 0.914 0.287偏爱被试(母)4、讨论挫折广泛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贯穿于人的一生,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幸运的是,一个人的逆商(AQ)并不完全是由他的先天遗传品质决定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
根据AQ专家保罗·斯托尔茨博士的研究,一个人的AQ愈高,愈能以弹性面对逆境,积极乐观,接受困境的挑战,相反的,AQ愈低的人,往往半途而废,自暴自弃,终究一事无成③。
而家庭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驿站,与个人AQ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
4.1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家庭中,影响大学生逆商成长的主要为父亲的教育方式,其中,父亲为惩罚严厉的方式,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总体逆商的成长,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孩子来说,父亲都是榜样,敬若神明,若父亲过于严厉的惩罚自己,则会产生一种对困境的无力感,严重者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之后面对困境的处理方式。
所以父亲在对待子女教育时,应尽量避免棍棒式的教育方式,而因正确利用自己在子女面前的榜样作用,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子女,4. 2 尤其是面对父母自己做错时,绝不能采用拒绝承认,否认的教育模式,因为这样将直接影响孩子对逆境认识持久性以及逆境对个体的影响持续时间,使得孩子长期处于逆境当中无法自拔。
4. 3 而若父亲采取过分保护的教育方式,则无疑是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会使孩子形成盲从或依赖的个性,独立性和心理承受挫折能力都很差。
4. 4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母亲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逆商影响却并不显著,甚至并不因为性别的不同而有太大的改变,在除问卷量过小的原因外,猜测,是否是因为,中国的主流家庭依然是以父亲为主导,母亲依然是处于一个辅助的角色,尤其是当父亲以严厉的教育方式对待小孩时,母亲抗争的效果不大,亦或者,母亲更容易被父亲的教育方式所同化,所说服。
当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要使新时代的青年更加坚强、茁壮成长,经得起打击,受的了逆境,需要的是父母双方的齐心协力,同时也需要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温馨又不失风雨的良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