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线电管理2000年6月3期・39・美国业余无线电概况李锡琛BA1A T美国是业余无线电活动发达国家之一,90年前就有人从事这项活动。
业余无线电顾名思义是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职业余暇,从事无线电技术研究的意思。
早在100多年前,意大利马可尼(G.Marconi )研制无线电报机成功的消息传出后,震动了全世界的好奇者,纷纷起来从事无线电的研究,但是这种学问需要实验,尤其是互相通联实验,业余无线电台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自然地产生了。
1912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无线电报会议上,各国政府为了消除通信干扰,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并一致同意把波长200m 以下的短波段(相应频率在1.5M Hz 以上)分配作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实验使用的波段,盖在当时人们尚未全面掌握电波的传播特性,却认为波长越长,越可作远距离通信,把200m 以下的短波段视为毫无用途的波段。
85年前的1914年美国已有2000人参与业余无线电活动,这年5月,由爱好者马克西姆(H.P.Maxim )和杜斯卡(C.D.Tuska )发起组织一个业余团体,将全国的业余电台联络起来,这个组织就是美国无线电中继联盟(American Radio Rela yLea g ue ,缩写为ARRL )。
这是个真正受业余爱好者管理以及为业务爱好者服务的团体,以非营业组织向美国政府立案,获得法律上的认可。
到1915年ARRL 已有会员600余人,并在全国建立无线电通信网,定期发行会刊Q S T 杂志。
1917年2月,ARRL 在纽约召开会员大会,议定出会约,并选举马克西姆为主席、哈尔培为副主席、杜斯卡为秘书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政府禁止业余电台活动;1918年停战后,到1919年10月政府解除禁令,美国业余无线电台恢复活动。
业余无线电活动既被限制在波长200m 以下的短波段,爱好者们不得不开动脑筋想办法利用这个波段。
经过爱好者们苦心钻研实践,他们初步掌握短波电波传播特性,能够利用短波进行500km 甚至1000km 距离的双向通信。
但是,能否跨越大西洋呢?为此,ARRL 在1921年12月派出业余无线电专家戈德莱(P.F.G odle y ,呼号2ZF ),携带当时性能最好的接收机,远赴欧洲进行收听实验,结果收听到30个美国业余电台的信号。
随后ARRL 在1922年又进行另一次横越大西洋的收听实验,欧洲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曾听到315个美国业余电台的呼号,在美国也听到2个英国、1法国业余电台的呼号。
虽然在西洋两岸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的收听活动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如何完成横越大西洋的双向通信,仍是爱好者们当时研究与实验的中心目标。
1922年里ARRL 在美国的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Hartford )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Bosten )间进行波长130m 的通信实验,1923年初又进行波长为90m 的实验。
取得“降低波长,能获得较佳通信效果”的结中国无线电管理2000年6月3期论。
经过数个月的精心筹划,到1923年11月27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终于完成首次横越大西洋的双向通信。
一边是美国的施耐尔(Schnell,呼号1MO)、雷音那兹(Rrinartz,呼号1XAM),另一边是狄洛(Prla y,呼号8AB)。
他们使用110m波长,连续进行了数小时不间断的双向通信。
随后,又有人把波长降为100m,实验结果相同,信号很容易地横越大西洋完成双向通信。
从此,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从波长200m领域退出,这意味短波时代的开始。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的创举,震动世界,这一重大发现是无线电发展史最重要成就之一,为利用短波广播和通信奠定基础。
到1924年许多商业电台、航运和军用电台越来越多地挤入100m频段。
第一次召开的国际无线电会议,划分出了不同性质业务电台,并规定他们应该使用各自规定的频段。
在这次会议上也规定出业余电台使用的频段除80m外,还可能使用40m、20m及5m的频段。
当波长降低到40m(7M Hz)时奇迹出现了,从美国对大洋洲的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南非各地的双向通信也变成轻而易举的事!至于20m波段也是使人震惊,在昼间就能够进行国际间的远距离双向通信。
1924年任ARRL主席的马克西姆受ARRL理事会委托,在法国巴黎召开创建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International Amateur Radio U nion)的预备会议,1925年4月19日成立了有23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IARU)组织。
为了维护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利益,IARU于1927年经与各国政府商议,决定把1.9、3.5、7、14、28与56M Hz各频段的一部分频率划归业余电台使用,从而使业余无线电工作的频率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确认。
1939年欧战发生,美国政府禁止该国业余电台与外国业余电台通联。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该国全面停止业余无线电活动,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后重新恢复。
根据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1998年初公布的资料,全世界共有业余电台2721000座,美国占有674652座。
其中俱乐部集体电台5069座,个人电台669583座,为全球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从数量上其发达程度可略见一班。
美国业余电台操作人员的执照分初学级(Novice)、技术员级(Technician)、普通级(General)、先进级(Advanced)、特别级(Ext ra)等五个级别,根据级别不同分别允许在不同的频段工作。
同时发射机的输出功率亦有不同的限制,最大输出功率为1000W。
初学级除应参加基础知识笔试合格外,还应每分钟能收发莫尔斯电码25个字;技术员级除具备收发莫尔斯电码能力外,还应参加一般水平的笔试合格;普通级(中级)须经中级水平笔试合格,并能每分钟收发莫尔斯电码50个字。
先进级除经过中级水平笔试合格外,每分钟应能抄收莫尔斯电码75个字。
特别级须经高级水平笔试合格,并掌握每分钟能收发莫尔斯电码100个字。
美国从70年代起又增设基础业余级,这一级的爱好者可以在V HF频段用电话工作。
美国业余电台通信的方式,以前主要是用手键拍发莫尔斯电码的等幅电报和调幅制的语音通信。
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技术迅速发展,业余电台的通信方式亦趋向现代化、多样化,主要有:语音通信,在高频段停止使用双边带调幅制,改用单边带电话(SSB),以节省信道频率,提高工作效率。
在超高频段使用调频制(FM)以减低天电噪音干扰。
・40・中国无线电管理2000年6月3期・41・等幅电报通信,除仍使用传统的手键外,广泛使用电子电键,提高发报速率与准确度。
至于数据通信,有无线电传(Radio Telet yp e 简称R T T Y )、AM TOR (Amateur Tele p rintion Over Ra 2dio )和分组数据交换通信(Packet Radio )等方式。
在图像通信方面,有无线电传真(Faclimile )即FAX ,慢扫描电视SS TV (Slow Scan Television )和业余电视(Amateur Television )即A TV 。
空间通信的业余卫星通信方面,美国设有专门机构———美国业余通信卫星协会(AM SA T ,RadioAmateur Satellite Cor p oration ),负责经营发射OS 2CAR 卫星,并定期向世界公布卫星轨道有关的数据。
至于月面无源反射通信EM E 通信,即Eart y —Moon —Eart h 的实亦很活跃,取得一定成绩。
历史上很多新的通信方式都是美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开发首创的。
例如:慢扫描电视是在1958年由麦克・唐纳德(WA2BCW )首先提出的。
业余无线电传真通信早在1945年就由美国爱好者使用V HF 频段进行实验获得成功。
EM E 通信是在1976年以后陆续出现的。
1950年美国W4AO 电台在144M Hz 频段虽曾接收到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但还不是真正的双向通信。
经过爱好者们刻苦钻研,1960年美国西部的W6HB 电台使用1290M Hz 的频率与美国东部的W1BU 电台成功地进行双向通信。
美国业余无线电蓬勃发展和技术方面的领先,与该国重视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是分不开的。
在美国,涉及业余无线电方面的书刊就有好几十种出版发行。
以杂志为例,除ARRL 出版的会刊Q S T 外,还有CQ Ma g azine 、HAM Radio Ma g azine 、73Ma g azine 等。
ARRL 每年出版一册业余无线电手册(The radio amateur’s handbook ),现改名为ARRL手册(The ARRL Handbook )。
这本手册介绍最新业余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成就,到现在已经出了76期,内容每年均删节和刷新。
美国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有很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战时他们是国家无线电工作人员后备军,平时他们努力用自己的特长为社会服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有4000余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参加军队电讯工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有总数多于25,000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服务在美军的电讯部门,另有数千人参与研制军事方面急需的电子设备的工作。
美国业余无线电台的社会服务大致可分二类,一是参与意外事变,像飓风、洪水、火灾、地震时的信息传递与抢险救灾的联络通信。
二是参与探险、勘测考察、越野汽车赛等活动的通信联络,美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从1913年开始已数百次参与户外紧急通信服务。
像1936-1937年美国东部各州及加州南部的水灾,1938年长岛—新英格兰及1947年佛罗里达州的飓风等几次大的灾难中,他们都奋不顾身、积极投入抢险工作,受到众多好评。
简讯部分省(区、市)无委办综合处(科)工作研讨会于5月24日在昆明召开,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朱三保副局长到会并讲话。
无线电管理局综合处张处长在会上做了”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把无委办公室综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主题发言。
与会代表根据切身工作体会,总结交流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了作好综合工作的信心。
(刊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