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猪腹泻有偏方
一、生姜治疗
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不仅是人们常用的调味品,还是用来治疗多种猪病的良方。
方法一:取生姜75克、熟鸡蛋黄3个,捣碎后一次喂给。
方法二:取生姜4克、茶叶2.5克、红糖7.5克,混合后加水煎汁1000毫升,拌料喂猪,每天2次。
方法三:取干姜、党参、白术、山药各7克,加水煎汁,候温灌服。
方法四:取干姜100克、茶叶250克、红糖750克,煮沸煎汁,滤渣后取药液喂服,每次250毫
升,每天2次,可治仔猪腹泻。
二、鸡的新城疫I系(称一系)苗,对于猪拉稀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Ⅰ系相当于干扰素,能产生干扰素,一支可用于10头母猪,育肥猪20—30头,试试就知道妙处在哪。
第一个偏方是喂服生姜糖水。
用生姜150克、红糖250克熬水,凉后拌料,一次性喂服。
另外在喂饲料时,每头仔猪再加一片安乃近。
一天两次连喂三天。
大蒜醋液的效果甚好。
史远全进一步讲解说,将大蒜30克捣成蒜泥,加陈醋150毫升、百草霜5克,充分搅拌混匀,一次喂服,每天两次,连用两天;或用陈醋200毫升,炒焦的高梁250克(研成粉状),混匀一次灌服。
每天两次,连用3天;也可用黄连10克,陈醋200毫升
煎服,每天两次,连用3天,效果甚好。
麸皮:将麸皮用醋炒成焦黄拌在饲料中给猪吃。
稻草:将新鲜干净的稻草烧成灰拌在饲料中给猪吃。
石榴皮:将石榴皮切成不块喂给猪吃也能治拉肚子。
3、特殊治疗法。
(1):大蒜30克捣成蒜泥,加陈醋150 毫升、百草霜(即锅底灰)5克,充分搅拌混匀,一次喂服,2次/天,连用2天。
(2):黄荆籽20粒捣碎拌饲喂(10~20 公斤体重的仔猪1次用量),每天2次,1~2天即可痊愈。
(3):干牛粪烧成灰拌入饲料中饲喂哺乳母猪或在仔猪饲料中添加喹乙醇,可治疗仔猪白痢引起的腹泻。
石榴皮15克,水煎后加红糖或白糖饮服,每日服2次,餐前服用。
②石榴皮15克,肉豆蔻(去油)10克,水煎服。
④治小儿饮食伤脾,久泻不止:糯谷草三钱。
煎服。
久泻者加真淮药二钱。
猪蓝耳病
接种疫苗并不能产生100%的保护,而仅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用了疫苗后还有发病的可能,尤其是弱毒苗的使用更应该慎重。
1、坚持自繁自养:胎盘传播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所以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和有本病史的猪场引种是及其重要的预防措施。
2、发病时的措施:一旦猪场发病,要对病猪和外观健康的猪尽快隔离饲养,料糟、水槽严格分开,猪只之间不能相互接触以防传染。
(1)对于病猪可以对症治疗:青霉素2万IU/公斤,灭瘟灵0·1/公斤,2次/日,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以缓解症状和防止继发感染。
(2)在饲料里添加纯中药制剂“瘟毒清”每吨饲料添加5kg,连用10—15天,长期使用克霉(1kg/吨饲料);
(3)、有临床症状者,可以用“全康/急救针(0.3 ml /kg体重)”和“全福(0.2 ml /kg体重)”分别肌肉注射,连续用3—5天;
(4)、注意补充饲料的能量,饮水中添加多维/葡萄糖和小苏打。
一、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
1、保护易感猪群
●首选PRRS灭活苗安全、不散毒。
(1)复方花青素1000克/T+70%阿莫西林500克/T拌料饲喂15-20天。
(2)复方花青素1000克/T+70%阿莫西林500克/T饮水15-20天。
(3)使用0.2%的过氧乙酸或安多福万金水1:2500对猪群带猪消毒。
2、隔离已感猪群
●对于已经感染的猪群一定要隔离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时或者没效果可以放弃淘汰了
二、治疗感染猪群
(1)柴胡10ML+利巴韦林2ML+恩诺沙星10ML注射50公斤/体重用量一天两次。
用于退热适用于发热在41.5°C以上的猪群无效反弹的猪群建议淘汰。
(2)复方花青素5克+阿司匹林1克+牛磺酸5克/500ML水喂服一天两次。
无效反弹的猪群建议淘汰掉。
(3)紧急加强接种PRRS灭活苗使用建议量的2倍接种间隔7-9天后再接种一次。
三、猪群病毒净化
(1)一般来说一但感染了猪蓝耳病都是伴有的猪瘟混合感染建议在上述第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抗猪瘟血清猪瘟血清50ml/支
,2—4ml/10公斤体重只用一次。
放置常温后注射
(2)如果伴有附红细胞体、链球菌感染在上面说的第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磺胺六甲氧800克+5%青蒿素1000克+复方花青素1000克/T拌料饲喂9~10天。
6 增食剂
具有理气、消食、益脾、健胃的作用,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食欲,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动物产品质量。
例如:麦芽、山楂、陈皮、青皮、苍术、松针。
7 促生长和催肥剂
促进和加速动物增重和育肥的作用,例如:山药、鸡冠花、松针粉、酸枣仁。
猪副伤寒病如何治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2~4月龄仔猪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以出现肠炎和持续性下痢为特征。
由于本病在自然界分布比较广泛,健康动物带菌又很普遍。
因此,凡是饲养猪的地方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或流行,在寒冷潮湿季节,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好时发病较多,往往呈地方性流行传播。
急性(败血症型):发病初期多为急性往过,仔猪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1℃,精神萎靡,怕寒冷,喜钻垫草,欲食废绝。
病猪低头呆立,步态摇晃,鼻盘干燥,眼结膜潮红流泪,有粘性分泌物排出。
初便秘,后严重下痢,排出淡黄色恶臭稀粪便,有时不见腹泻。
病后3~4天,在鼻端、耳、腹部及四肢皮肤出现紫色斑点,病猪迅速衰竭消瘦,行走不稳,背弓腰弯,呼吸困难,心肺衰竭而陆续死亡。
慢性:由急性转变成慢性,病时症状不明显,但主要是下痢。
粪便呈粥状或水样,为灰白、黄褐或污黑色,恶臭,有时混有血液块。
病重时,肛门失禁,在吃食、躺卧或起立、走路时出现下痢,有的咳嗽时,呈喷射状排出稀粪水。
病初有食欲;后期废绝,也有的病猪临死还吃食,更喜欢饮脏水。
由于持续下痢,日渐消瘦,被毛粗乱无光,病猪在3~5天后,极度衰竭而脱水死亡。
诊断:仔猪慢性副伤寒发病的特点、症状及剖检变化,都比较典型,很快做出诊断;但急性病例与猪瘟、猪丹毒有多处相似,应注意鉴别诊断治之。
治疗:应对全群仔猪进行观察,若发现病猪后立即隔离饲养,及时诊治。
西药处方:1.次硝酸铋30克,磺胺脒50克,苏打30克全部混匀,每天2次,每次20克喂服,连喂2天。
2.土霉素按每千克/猪0.2克计算,每天喂服2次,连喂3天。
3.痢特灵按每千克0.5~0.7克,分2次喂服,连喂4天。
中药处方:1.大蒜20~25克,捣烂如泥或制成大蒜酊灌服,每天2次,连喂3天。
2.白头翁15克,车前子20克,青木香10克,黄连15克,炒白芍12克,桑白皮25克,知母15克,研细末,开水冲调汁,稍凉后灌服,每次20~25克,每天喂服2次。
3.滑石12克,黄连10克,木香15克,甘草15克,白芍10克,茯苓15克,槟榔10克,共研碎为末,开水冲调,稍凉后灌服,每头猪15~20克,每天2次,连喂服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