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第2课“贞观之治”
比耳学校周永和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含嘉仓能长期储存粮食的史实说明了什么?(隋朝粮食储存很多, 经济十分繁荣)设文过渡:繁盛的隋朝为什么很快就灭亡了?(指导学生阅读第6页“唐朝的建立”联系“导入框”内容加以理解: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是隋朝灭
亡的主要原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唐朝的建立
学生阅读6-7页正文,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唐朝建立的年代、都城、第一位皇帝。

(618年、长安、唐高祖)
教师解释:“年号”是古代帝王用来标记自己统治时期的专有名词。

比如唐太宗
是626年即位的,当年仍用父亲李渊的年号“武德” ,627年才改为“贞观”。

所以,626年可记为武德九年,627年则记为贞观元年。

唐太宗的统治,历 史上称作“贞观之治”。

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


2、第7页“文献资料”的意思是什么?(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
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 唐太宗在经济方面实行什么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戒奢从简”;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 4、根据第7页“动脑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
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负担,提倡节俭,以身作则等。


2、 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

(李世民、贞观)
3、
5、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谁?(“人镜”魏征)
6、什么样的历史现象称作贞观之治?(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他的统治政策开
明,使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税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繁荣, 政治比较清明,国力逐步加强,所以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阅读第9页“自由阅读卡”,思考:“昭陵六骏”的由来怎样?(纪念唐太
宗的战功)
3、根据第9页“活动与探究1 ”制表:(括号部分可留待第5课学完后补充)
学生阅读8—9页有关的“阅读文字” ,思考回答:
1、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 (武则天)
2、 她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重视发展生产,重视选拔贤才)
1、
2、 完成“填充图册” 3―― 4页第2课的习题。

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4、谈谈你对武则天的看法。

5、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提醒预习第3课《开元盛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