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课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

2、轻徭役薄赋,知人善任。
唐太宗多次减免__________,保证农民__________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是( )。他重用富于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为相,人称“房谋杜断”。前后向唐太宗上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A、隋炀帝B、光武帝C、汉武帝D、唐太宗
4、在唐朝时期,既是最重要的考试科目,又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A、明经科B、进士科C、儒家经典D、医学、算学
5、唐朝科举制度中,明经科主要考试的内容是()
A、儒家经典B、诗赋和政论C、医学、算学D、天文、地理
6、隋唐时期,一些出自贫寒的学子想通过公平竞争参与政权,唯一的途径是()
A、寻找关系B、依靠门弟出身C、建立军功D、参加科举考试
7、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的“唐宗宋祖”一句,这里的“唐宗”是指()
A、唐高宗B、唐高祖C、唐太宗D、唐玄宗
【学习重点】
【学习程序】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邗
方法与
要求
一、练习反馈
二、自主学习
1、玄武门之变
_____年,__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不久,__________发动__________政变,做了皇帝,他就是。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627年,改年号为__________。
【学习课题】
第2课贞观之治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
与要求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合作探究
1、想一想,你还知道唐太宗用人纳谏的哪些故事?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你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事实?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反思:
3、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
唐朝沿用隋朝的________________,针对当时“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唐太宗大力________________,以节省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
唐朝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考试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做官的主要途径。
3、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实现的?
四、梳理巩固(教师点拨)
五、达标检测
1、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A、李渊B、李建成C、李世民D、李隆基
2、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知人善任,重视纳谏的目的是()
A、笼络人才B、做贤明君主C、减少决策失误D、维护巩固唐朝统治
3、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杰出的帝王,他统治的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这位帝王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