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拉深变形过程分析

拉深变形过程分析


拉 深 模 结 构 图
拉深变形过程
拉深的网格试验
下标1、2、3分 别代表坯料径向、 厚度方向、切向 的应力和应变
拉 深 过 程 的 应 力 与 应 变 状 态
圆 筒 形 件 拉 深 时 凸 缘 变 形 区 的 应 力 分 布
拉深件的壁厚和硬度的变化
凸缘变形区的起皱
筒 壁 的 拉 裂
不变薄拉深
防止拉裂:
一方面要通过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筒壁抗拉强度; 另一方面通过正确制定拉深工艺和设计模具,降低筒壁所 受拉应力。
拉 深 件 类 型
a)轴对称旋转体拉深件 b)盒形件 c)不对称拉深件
1-模柄 2-上 模座 3-凸模固 定板 4-弹簧 5-压边圈 6 -定位板 7凹模 8-下 模座 9-卸料 螺钉 10-凸模
3-1拉深变形过程分析
201309第二组
概述
拉深:
又称拉延,是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板坯 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 它是冲压基本工序之一。可以加工旋转体零件,还可加工盒 形零件及其它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 变薄拉深 拉深模: 拉深所使用的模具。 拉深模特点:结构相对较简单,与冲裁模比较,工作部分有较 大的圆角,表面质量要求高,凸、凹模间隙略大 于板料厚度。
主要是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
凸缘区起皱: 由于切向压应力引起板料失去稳定而产生弯曲; 传力区拉裂: 由于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引起板料断裂。
圆筒形件拉深变形分析
三、拉深件的起皱与拉裂(续)
1.凸缘变形区的起皱
主要决定于:
一方面是切向压应力σ 3的大小,越大越容易失稳起皱; 另一方面是凸缘区板料本身的抵抗失稳的能力。 凸缘宽度越大,厚度越薄,材料弹性模量和硬化模量越 小,抵抗失稳能力越小。
圆筒形件拉深变形分析
二、拉深过程中坯料内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拉深过程中某一瞬间坯料所处的状态
1.凸缘部分 应力分布图
2.凹模圆角部分 3.筒壁部分 4.凸模圆角部分 5.筒底部分 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很不均匀的。
拉深成形后制件壁厚和硬度分布
圆筒形件拉深变形分析
三、拉深件的起皱与拉裂
拉深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一、拉深变形过程(续)
(二)拉深变形过程及特点(续) 2.金属的流动过程
工艺网格实验 材料转移:高度、厚度发生变化。 3.拉深变形过程 外力 凸缘产生内应力:径向拉应力σ1;切向压应力σ3 凸缘塑性变形:径向伸长,切向压缩,形成筒壁 直径为d高度为H的圆筒形件(H>(D-d)/2) 拉深单元变形动画
变薄拉深
Thank You
拉深
不变薄拉深
圆筒形件拉深变形分析
一、拉深变形过程
圆筒形件是最典型的拉深件。 (一)拉深成形时板料的受力分析
(二)拉深变形过程及特点 1.变形现象
平板圆形坯料的凸缘——弯曲绕过凹模圆角,
然后拉直——形成竖直筒壁。
变形区——凸缘; 已变形区——筒壁; 不变形区——底部。 底部和筒壁为传力皱的位置:凸缘边缘区域 起皱最强烈的时刻:在Rt=(0.7~0.9)R0时 防止起皱:压边
三、拉深件的起皱与拉裂(续)
2.筒壁的拉裂
主要取决于:
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中的拉应力;
另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的抗拉强度。
当筒壁拉应力超过筒壁材料的抗拉强度时,拉深件就会在 底部圆角与筒壁相切处——“危险断面”产生破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