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知多少。

(1——5题,24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2),娇儿恶卧踏里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抒发作者送别友人的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黑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缄默(jiān)狩猎(shòu)凋零(diāo)慷慨大方B、吞噬(shì)媲美(pì)挑衅(xìn)苍海桑田C、咫尺(zhǐ)蓬蒿(gāo)和煦(xù)相形见绌D、哂笑(shēn)牟取(móu)萧瑟(sè)莫衷一事3、下列句子中,加黑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波兰一座动物园内,一只公鹿不自量力地挑战一头重达一吨的野牛,结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B、凤凰古城门票改革事件饱受争议,反对声音如潮,当地政府此举实乃鼠目寸光,既损害了游人的利益,也损害了当地商家的利益。

C、奶奶最近患上了白内障,眼睛不仅会迎风流泪而且还看不清东西,可谓目空一切。

D、茗茗对此次比赛早已胸有成竹,现在只需放松心态,坦然面对即可。

4、下列对于病句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以防H7N9流感不再扩散。

(去掉“不再”或“不”)B、在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将“解决并发现”调整为“发现并解决”)C、中学生去网吧上网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

(将“重视”改为“关注”)D、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将“水平”改为“能力”)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9分)科学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海洋,闪烁着神秘的点点星光,吸引我们驾着小船在海洋里畅游。

科学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如果没有科学就没有现代化的社会。

八(2)班将举办以“我爱科学”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3分)答:(2)请你此次活动策划两个方案。

(2分)答:(3)请你列举一位你所熟悉的科学名人,并写出他的一句名言。

(4分)答:二、阅读大比拼。

(6——19题,46分)(一)悠然采菊处。

(6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划一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答:(二)小石潭之游。

(14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

(4分)(1)水尤清冽:(2)潭中鱼可百许头:(3)佁然不动:(4)以其境过清: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10、“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2分)答:11、当地为了发展旅游业拟开发小石潭景点,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对外宣传时应该突出小石潭的哪些特点?(写出两点即可)(4分)答:(三)自然界中的空气。

(13分)清晨的空气最新鲜吗?人们常常认为早晨的空气时最新鲜的,所以又把早晨成为清晨,并都在这段时间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

但是,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早晨的空气并不新鲜,特别是天还没有大亮的时候,是一天中空气最浑浊的时候。

科学家们检测,在一天中,上午10点至下午3-4点空气最为新鲜;早晨、傍晚和晚上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其中晚上7点和早晨7点左右为污染高峰时间,当然此时的空气就是最不新鲜的了。

(1)天快亮时空气含氧最少对人体健康来说,空气的好坏取决于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有害气体气体含量的多少。

氧气含量高,有害气体含量少,则空气好,反之则不好。

氧的来源主要是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而放出的。

白天,光照好,光合作用其主要作用,植物产生的氧气多;晚上,光合作用停止,植物不再产生氧气,而且植物此时进行的呼吸作用反倒会消耗大量的氧气。

这时,花园、树林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都较高,而含氧量较低。

所以早上的空气并不是最好的。

很显然,天将亮的时候,也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最多、氧气最少的时候。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感觉早晨空气新鲜呢?早晨,我们从相对温暖的屋里出来,呼吸到温度相对较低的冷空气,有人就误以为是新鲜空气。

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感觉是凉爽,而不是新鲜。

(2)空气新鲜程度有什么决定?一天中空气新鲜程度的不同,最重要的原因是气象因素。

昼夜间的垂直温差变化明显,当地面温度高于高空温度时,地面的空气容易上升,污染物容易被带到高空扩散;当地面温度低于高空温度时,天空中就形成“逆温层”,这个“逆温层”就像一个大盖子一样压在地面上空,使地面空气不能上升,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就不能扩散。

化学性的污染对人体危害最大,如二氧化碳、苯并芘等,这些物质不是降尘,而是长期降落不下来的飘尘。

一般在夜间、早晨和傍晚易出现“逆温层”,所以在这些时间里空气最污浊。

这时,在户外锻炼的人们正好受害,活动量越大,其受害程度就越严重。

到了白天,当太阳出来后,地面温度迅速上升,“逆温层”就会逐渐消散,于是污染物也就很快扩散了。

一般到上午10点以后,地面空气就很新鲜了。

因此,早晨锻炼身体时间应选择在日出以后,最好选择上午10点至下午3-4点之间,因为这时的空气最新鲜。

(3)夏天雷雨之后为什么空气格外新鲜?雨后,你漫步在街头或田野,会感到空气格外新鲜。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倾盆大雨给空气洗了个“淋浴”,把空气中的那些流浪汉——灰尘,大部分都冲掉了;另一个原因是在闪电时,发生了一场化学变化——空气的一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

浓的臭氧是淡蓝色的,很臭,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臭氧有漂白与杀菌作用,稀薄的臭氧一点也不臭,反而会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所以雷雨后的空气就格外的新鲜。

12、为什么清晨的空气不是最新鲜的?(2分)答:1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那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14、为什么雷雨之后空气格外新鲜?(4分)答:15、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1)早晨人们感觉到的其实是空气凉爽,而不是空气新鲜。

()(2)一天中空气最新鲜的时候是上午10点至下午3-4点之间。

()(3)稀薄的臭氧也带有淡淡的臭味。

()(四)神奇的湄公扁鱼。

(13分)湄公扁鱼的生存之道(1)在老挝的一条不起眼的河流湄公河里,生长着一种珍贵的鱼种:湄公扁鱼。

上个世纪初,老挝人就自觉地拒食湄公扁鱼。

如果渔民们在打渔时,无意中捕到了湄公扁鱼,也会小心翼翼的及时放生。

(2)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对湄公扁鱼宠爱有加呢?(3)湄公扁鱼其貌不扬,体长50公分,背鳍柔软,尾巴宽阔,扁扁的身型就像一把大铡刀。

湄公扁鱼喜欢成群结队的在水面嬉戏,它们尤其喜欢玩托物逐浪的游戏。

当湄公扁鱼发现水面上有物体落水时,它们就会聚在一起,用身体托起漂浮物并将它推向岸边。

物体过重时,湄公扁鱼就会用尾巴拍打水面,向同伴发出信号,请求增援,收到信号的同伴就会很快赶过来协同作战。

很久以前湄公河两岸的人们就利用湄公扁鱼的这种习性,抛下一些物体,然后在岸边撒网捕捞。

那时人们看到的仅仅是湄公扁鱼的食用价值,直到有一天两个小孩落水后,湄公扁鱼的珍贵之处才被人们所认识。

(4)一天,湄公河边的一个村庄里的几个小孩在河边玩摔跤的游戏,其中有两个小孩在对摔时,一不小心都掉进了河里。

另外的孩子看见有人落水了,惊慌失措,站在岸边大声呼喊救命。

可是周围没有大人,他们只好跑回村子里求救。

可当村民们赶来时却惊奇地看到,那两个落水的小孩竟然在水面上漂浮着,慢慢向河岸移动。

看到这一奇景,他们没有下水,目光追随着那两个孩子,等到了岸边大家这才看清那两个孩子的身体下面有很多湄公扁鱼。

湄公扁鱼们有的用头,有的用身子,有的用尾巴托着孩子,慢慢往岸边移动。

村民们在岸边伸出手,把两个孩子拉了上来,岸上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当他们问及那两个孩子怎么回事时,两个孩子都说,他们落到水里面正在瞎扑腾时,就感觉到身体下面被什么东西托住了,再一看是很多鱼在托着他们正慢慢向岸边移动。

(5)因此人们把湄公扁鱼又叫做“救人鱼”,从此湄公河两岸的人们也自觉得不再捕捉湄公扁鱼了。

(6)前不久,听说老挝政府充分利用湄公扁鱼的这一特性,开发了一个旅游项目:体验湄公扁鱼救人。

这一旅游项目为湄公河两岸的人们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很多人慕名来到湄公河,跳进水中,亲身感受让湄公扁鱼驮着驶向岸边的新奇与快乐。

湄公河也因湄公扁鱼而名扬全球。

16、第(2)段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4分)答:17、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3分)答:18、人们是怎样发现湄公扁鱼的珍贵之处的?(2分)答:19、湄公扁鱼的生存之道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答:三、写作梦幻曲。

(50分)20、作文。

(50分)曾经,天很蓝很蓝;曾经,河水清澈的能与蓝天融为一体;曾经,满山的绿色汇成了一片无边的海洋……然而,这一切都已经变得那么遥远。

自然哭泣了,她也会报复!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液体,难道将会是自己的眼泪?请以“保护环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定;(3)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答案与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正确,同样得分。

1、(1)化作春泥更护花(2)布衾多年冷似铁(3)先天下之忧而忧(4)直挂云帆济沧海(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A3、C4、C5、(1)示例:传承科学精神,振兴中华民族。

(2)示例:举办“我爱科学”手抄报比赛;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3)示例:爱迪生;失败者的一大弱点在与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7、悠闲淡远,静穆恬恬的心境。

8、(1)凉(2)大约(3)呆呆的样子(4)凄清9、(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