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总模块一:物质的三态相关实验1.小组同学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乙中的温度计示数为℃(2)小明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冰是 (晶体/非晶体),理由是;0~2min升温比5~10min快,原因是;(3)小明实验后,小华重新加冰、温水,也做了该实验,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丙、丁图像的差异是因为小华在实验中;(回答一点即可)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下表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
(a)温度/℃90929496989898…(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沸腾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3)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后,发现水在高温时散热快,低温时散热慢。
查阅资料,同一燃气灶不同火力加热的耗气量还有如下信息:消耗的燃气V/m3火力大小水的质量m/kg水的初温t0/℃水的末温t/℃大火中火综合分析可知:从节能的角度,用燃气灶烧开水的策略为(填字母)A.先中火后大火 B.先大火后中火 C.一直用大火 D.一直用中火3.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
(1)组装器材时如何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
(2)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如表中,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示数为℃时间/min01234567温度/℃80848896989898(3)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沸腾。
(4)请在图丙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5)小明回家后发现妈妈正在炖汤,汤沸腾后妈妈将火调小,汤仍在沸腾。
小明又把火调得更小,这时虽还在加热,汤却不沸腾了你觉得不沸腾的原因是。
4.(2018泰州)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2)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______(小于/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5 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冰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冰,除了使冰受热缓慢外的好处是▲;(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3)重复实验,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到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发现冰不再熔化,该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模块二:光学、折射、反射相关实验1.小明用光具座、F光源、凸透镜、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图甲所示,将光源放在3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倒立、等大的清晰像,此时光屏在 cm刻度处,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把光源向左移至20cm刻度处时,将光屏向 (左/右)调节,可得 (倒立/正立) (缩小/放大)的清晰像;(3)把光源放在45cm刻度处时,移去光屏,人眼通过透镜看到的像是图乙中的()2.(2018•南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承接到像。
(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2.学过透镜知识后,小明实验小组在光学实验室(暗室)想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可用的器材有:光源S(视为点光源)、圆形凸透镜(直径为D)、光具座、光屏(足够大)。
经讨论他们决定先从測凸透镜的焦距开始。
(1)在光屏中央画一个与凸透镜直径相同的圆,找出圆心O′。
(2)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光源、凸透镜光心和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光源从紧贴凸透镜的位置缓慢向外移动,直到光屏上的光斑,就可以从光具座上读出凸透镜的焦距,此时各器材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4)为了验证测出的焦距值是否准确,小明提出可以左右移动光屏,若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变,则测出的焦距准确。
若向右移动光屏,光斑变大,说明本次测出的凸透镜的焦距比真实值。
(5)在移动光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光屏上光斑外侧还有一个暗环,他猜想可能是凸透镜的边框造成的,于是他拆除边框直接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验证,发现暗环仍然存在。
你认为暗环是如何形成的。
若光源S在左焦点上,光屏在右焦点处,如图乙所示,请你算出此时暗环的面积等于。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物体像的位置但在实验中,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对研究成像规律也有影响。
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像(选填“虚”或“实”),此像虽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
(2)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像的位置,他具体的操作是:。
(3)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图丙中表示像距(选填“BD”或“BC“)。
5.(2018南通)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是的.②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③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2)学习小组对像的清晰度与亮度问题作进一步探究.①在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移动光屏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②他们设想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所成的像都与b、c两孔处三棱镜所成的像重合,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选填“大”或“小”).③若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替代上述所有棱镜后,恰能在图丙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此像是 的倒立实像;若只用a 孔替代凸透镜,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与该透镜所成的像相比,像的亮度 ,像的大小 . 6.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元件,使LED 灯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小明将各元件调整到如图位置时,小组成员在光屏上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______的(放大/等大/缩小),此时光屏上发生了____反射.(2)当LED 灯向左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再次获得清晰的像,只需将光屏向_____(左/右)方向适当移到,或者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合适的_____眼镜.(3)小华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小明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调整是_____.A .左右适当移动凸透镜B .上下适当移动凸透镜C .适当扭转凸透镜D .更换焦距合适的凸透镜7. 利用太阳光可以完成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太阳光照到人身上形成影子,该现象说明 ▲ .(2)如图乙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该现象说明 ▲ .(3)如图丙所示,太阳光垂直照向凸透镜,可在距凸透镜10cm 处的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cm ;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 ▲ 像.8.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甲 丙乙(1)组装调整实验器材时,要使烛焰和______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烛焰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______)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3)接下来,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一个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则所成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______.(4)如果要估测题(3)中凸透镜的焦距,可以让烛焰距离凸透镜______,此时像距就近似等于焦距.9、如图1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小彬通过缓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传播现象。
图1水槽中未注水时可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光的______现象,此时入射角______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______,若BC间距离为2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______选填“”“”或“”;如图2所示,小彬将激光笔移至虚线框内向水槽底部照射,为使光束第一次从水面射出后沿DE方向传播,则激光笔照射的方向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且激光笔照射在水槽底部的位置必须在区______选填“””或“”内。
模块三:力与运动相关实验1.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中,水平桌面上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水平木板和毛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操作是为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