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跨文化交际概论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2.编码过程和解码过程
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过程,信息交流是一个编码和解码 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说,编码是一个把思想、感情、意识等编 成语码(如言语或非言语行为以及书面语等符号)的过程;而 解码则是一个对从外界接受的符号或信息赋予意义或进行解释 的过程。
第一章
象征意义,构成文化符号,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须遵循的习俗
或法则。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文化的符号性导致文化和交际具有同一性。交际是文
化的编码、解码过程,语言是编码、解码的工具,也是它 的传承和储存系统。我们可以把文化概括为“符号和意义 的模式系统”。模式指文化的规则性和稳定性;符号指代 表现实的语言、非语言或其他什么东西;而意义则指人们
文化、交际和语言
一般认为,“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概念,可以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语用规 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 广义:指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在通常情况下,提到“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
是它的狭义方面,即文化的精神形态方面。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在文化学研究领域,通常把文化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也就是说,文化的概念具有层次性,一种整体文化中往往包含 了各种不同的次范畴“变体”,形成某种文化圈内的亚文化圈。
亚文化产生于亚群体,亚群体是某个民族内部的群体分化,
他们在亚群体中享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行为准则、交往规 范以及认知模式。不同亚群体之间在所觉、所思、所言、所为 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既 有“大同”的一面,也有“小异”的一面。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2 .文化定势
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 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 享,使其成员形成、发展并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及与之相适 应的交际文化。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倾向于把某 一文化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视为该文化定势的代表或整体文化 形象。这种整体式的文化取向通常被称为文化定势。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有效的沟通,只有在发出信息的人和接收信息的人共享同
一或相近的语码系统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交往双方使 用同一种语言说话。而仅仅共享同一语言符号系统还不够,交
际双方对其他相关因素的理解和把握也许更重要。主要包括三
个层面: (1)文化背景 (2)交际情景 (3)代码系统
除了体貌特征之外就是文化的特征,所谓民族性主要也
是指文化上的特性。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因此文化具有选择性。人类可供选择的行为规则 是无限的,然而每一特定文化所选择的规则是有限的。
文化这一集体无意识的不可避免的产物是群体或民族
中心主义,人们会无意识地以自己的文化作为解释和 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他们习惯于把自己的文化作为 观察别人行为的窗口,其结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无意 识地认为是正确的,或是有道理的。
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 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 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组成”。 本尼迪克特(Benedict)认为,文化是“通过 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 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人类为什么选择声音作为符号的形式呢?
一是使用方便。声音是每个人都能发出来的,没有“重量”,
便于携带,张嘴就能说,不需要任何专门的设备。 二是容量最大。几十个语音单位(音位)通过排列组合构成几 千个音节,组成数十万个词语,表达现实世界中的所有事物或现象。 三是效果最佳。说话可以大声疾呼,也可以慢声细语;不管多 么复杂的道理,动人的感情,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着眼于跨文化语言交际的研究,还有两位学者
关于文化的定义更准确、更直接。这两个定义都强 调了文化的民族性,前者突出了民族内部的规范, 后者突出了民族之间的差异。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戈德朗夫(Goodenough)指出,
文化是“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3.语法规则和语用规则
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必须遵循某些规则,除了固定的词法、 句法等语言规则之外,还有具体的文化规范及其制约下的语用 规则。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们共享这些规则,他们之间的交际并 不困难;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这些规则方面存在差异,他们 之间的交际会变得困难。从另一角度看,只要人们掌握了有关 的文化规则,有效交际就是可以实现的。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1.有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
在正常交际中,人们惯常的交际行为是无意识的,或意识 性很弱;但在陌生的环境中,人们的交际行为有时会是有意识 的,或自觉的。这意味着在与文化背景相似的人交际和与文化 背景不同的人交际时,交际行为是有差异的;也意味着在跨文 化交际中产生失误或误解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跨文化交际中某 些与对方文化规范相悖的无意识行为恰好被对方意识到,可能 就会产生特定的消极反应。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整个民族文化又有一个或少数几个由价值选择结果为出发
点的“文化内核”,这样的文化内核就像遗传因子一样无所不 在地渗入该民族的所有文化细胞之中,发挥着整合文化的潜在
作用,从而使整个文化产生一种保守性、内聚性、排异性和对
外来文化要素的同化力。文化的整合性是一种文化得以自我完 善和形成独特面貌的动力。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二)文化的特征
1.交际的符号性
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就是
一个不断发明和运用符号的过程。 在人类的文化创造中,人类不断把对世界的认识、对事 物和现象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转化为一定的具体可感的形式 或行为方式,从而使这些特定的形式或行为方式产生一定的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二 关于交际的概念
(一)交际的本质属性
“交际即文化,文化即交际”,两者是相通的。没有交际
难以形成文化,而文化就是在交际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文 化是冻结了的交际,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 只有同一文化的人们在行为规范方面具有共性,或交际双 方共享某一文化规范,才能进行有效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不 同主流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只有双方互相理解或遵循对方 的文化,才能保证交际达到预期的目标。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1.传播者(具有交际需要和愿望的具体的人) 2.编 码(传播者依据社会、文化和交往规则,运用某种语言 的词法、句法等规则对语码进行选择、组合和创造信息的过程) 3.信 4.通 媒介) 6.解 7.反 息(传播者编码的结果) 道(把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或物质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二)交际的构成要素
语言交际在本质上属于信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构成,必
须具备构成系统的基本要素。信息论认为,一个信息传播系统的构
成,必须有信息输入(X)和输出(Y)以及处于共同的变换(R), 用简单的公式表示,信息传播可描述为:
第一章
第一节 通常来说信息传播系统的构成包括七个环节: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3.观念的整合性 文化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可以被理想化地推定 可能出现在某一社会或群体的所有成员的行为之中。历
史所衍生及选择的传统观念,尤其世界观、价值观念等
文化的核心成分,尽管不属于行为范畴,也会像电脑一 样为人们编制行为和思维程序,规定交际行为的内容和 方式以及编码过程,因此世界观、价值观等常被称为 “文化实体”、“民族性格”。
受人推崇。前者着眼于文化的整合性和精神性,后者
着眼于文化的功能性和制度性。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 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视为一种具有满足人类某
种生存需要的功能的“社会制度”,是“一群利用 物质工具而固定生活于某一环境中的人们所推行的 一套有组织的风俗与活动的体系”。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往往会对彼此交际行为的结果进行预
测。交际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交际情景中进行的,而且交际行 为有其固有的语言规则以及语用规则,因此交际过程是一个交际 双方对彼此的交际行为的结果进行预测的过程。 这种预测可能是自觉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预测的准确程 度取决于对交际环境因素及其与交际行为相互作用的关系的理解 程度,以及对文化和语用规则掌握的熟练程度和运用的灵活程度。
(汉〃刘向《说苑〃指武》)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晋〃束广微《补亡诗〃由仪》)
第一章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概述
文化、交际和语言
后来“文化”一词被日语借入,到近代作为英
语culture的对译词。再后来“文化”作为日语借词
又被现代汉语吸收,于是“文化”就同英语的 culture有了直接的词源关系,并衍生出“文明”、 “教育”等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