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和评估方法
第五章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和评估方法
远发挥效益的项目。
第四节 公共支出项目的评估
一、公共支出项目的评估程序
1、对项目的数据资料的可靠性进行审核; 2、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 3、对项目的社会性(福利归宿)进行评估; 4、对项目的政治性进行评估; 5、对项目的风险性进行评估; 6、对本级政府的财力可能进行评估。
二、 公共支出项目的福利归宿
第二节 收益与成本的界定
一、界定收益与成本范围的必要性
公共支出项目的评价强调“长远观点”,即除了考虑项目 的自身收益和内部成本外,还要考虑项目的外部收益和外 部成本。
二、直接外部效应与间接外部效应
直接外部性原则 :成本/收益分析时,通常只考虑直接外 部效应问题,而不考虑间接外部效应。
项目收益=直接收益+外部直接收益 项目成本=直接成本+外部直接成本
货币的(金融的) 因地价提高而使工程造价提高 土地所有者增加了收入
例三:水库建设的成本/收益分析
项目
内部
外部直接
外部间接
Bi 收 益
b1获得清洁水源, b2防洪,b3发电, b1养鱼 b4扩大下游灌溉面积
Ki 一 次性成本
ccc231工土,地程河收建 流购设 改和费 道补用 费偿,费,b化 业 物1, 关 抢下b停 救游2费 费上土用 用游壤,污的b染盐3文企渍
政府公共支出的目标是追求社会福利的极大 化。因此,如果支出项目更有利于实现公平,或 有利于消除社会分配不公,则更容易获得人民的 支持和信任。
希克斯 - 卡尔多准则(假想补偿标准) : 如果一个项目的现值为正,那就应当着手从事, 而不管谁得谁失。即社会在评价公共支出效用时, 只要看现值是否为正,可以不管其利益归属,社 会会自动形成一种补偿机制。
(一)提供了公共支出的正确理念 (二)提供了评估公共支出项目的合理方法 (三)改变了传统的决策方法
第一节 成本收益分析的框架
二、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
(一)成本收益分析法(CBA) ——用于多个性质不同的投资项目或决策方案之间的成
本和收益的对比。 (二)成本效应分析法(CUA)
——用于在目标确定之后,通过对各种可能方案的成本 和收益的计算和评估,帮助选择效率最高方案的方法。
例一:高速公路的收益计算
主要收益 1、提高行路安全
计算方法
减少的事故发生率 ×与事故相关的
医疗成本
(包括因事故减少挽救的生命价值)
2、减少车辆磨损 3、节约出行时间
工程信息加上成本信息 平均工资
例二:防洪工程的成本收益计算
成本与收益的类型
成本
收益
直接的 有形的 建筑该工程投入的人力、财力、 灌溉便利,农产品增产、水力发 物力,该工程的管理维修费用 电
地点2 -15 -0.91 8.26 9.02 1.37
地点4 -3
-1.82 4.13 3.76 3.07
(3)贴现率为1%
年份 0 1 2 3
地点1 -8
-3.96 3.92 7.76
-0.27
地点2 -15 -0.99 9.80 11.65
5.46
地点4 -3
-1.98 4.90 4.85
4.77
1、根据贴现率计算比较各方案收益
(1)贴现率为5%
年份
地点1
0
-8
1
-3.81
2
3.63
3
6.91
-1.27
(2)贴现07 10.37 3.48
地点4 -3
-1.90 4.54 4.32 3.95
年份 0 1 2 3
地点1 -8
-3.64 3.31 6.01 -2.32
b1库区周围 的土地升值
b1原有景观 的破坏
Ci 年度 ki工程管理和岁修费 成本 用
二、贴现率与资本的社会成本
第N年的年度净收益
现值=
(1+r)n
贴现率(r)是成本/收益计算中的重要政策问题。假
定的贴现率越高,某个未来收益的当前值就越低。如果
选择的贴现率较低,则社会无效性工程就可能混入其间,
而贴现率太高,就会使那些有效项目被排除在外。而且,
第五章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和 评估方法
第一节 成本收益分析的框架 第二节 收益与成本的界定 第三节 项目分析中的价格与贴现率 第四节 公共支出项目的评估
链接
第一节 成本收益分析的框架
一、成本收益分析的作用
成本/收益分析和评估(Cost Benefit Analysis, CBA) 是指决策者模拟市场分析方法,通过对公共支出项目的收 益和成本测定,用来评估其可行性,并据此对多个项目进 行筛选的技术方法。
三、 公共支出项目中的政府约束
(一)要有长远观点 (二)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决策体系
(至少应包括决策指导思想、决策程序、决 策责任制三部分。) (三)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 (四)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四、评估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一)期望值分析法
在决策人能够估计各种风险概率的情况下,计算项目各种可能 出现结果的概率乘相应的收益可能的和。
项目分析的三种标准
★成本/收益分析的基本程序是先明确项目或方案所要达到 的目标和任务,提出能够实现目标的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 通过模型分析计量各种替换方案的收益与成本,然后根据 评价准则进行综合评估,最后确定各个替换方案的优劣顺 序。 ★这种分析方法只能对已经提出的项目或方案进行评估, 它本身并不能提供最佳的方案,因而往往只能做到在“次 好中选优”。 ★三种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具有不同的适用性。一般而言, 如果投资项目是不可分割的,则应采用净现值法;如果投 资项目是可分割的,则应采用现值指数法,优先采用现值 指数高的项目;如果投资项目的收益可以用于再投资时, 则可采用内含报酬率法。
场的利率;二是税后的消费收益率。
100+(100-所得税率)
公共支出的贴现率 =
×市场利率
2
简单平均法计算的贴现率相比完全市场利率, 有利于造成较宽松的项目评价环境。
(二)社会贴现率
“社会时间偏好率学派” (SRTP):公共支出的评估 应当使用社会贴现率,即社会放弃当前消费的机会成 本。它应当低于市场收益率。
五、成本/收益分析原理
★成本/收益分析是评估项目和政策合理程度的一种实
用方法。它采用的是长远和广泛的目光,包含对所有相 关的成本和收益因素的列举与评估。
n bi(t)- Ci(t)
Bi=∑ [——————] - ki t=0 (1+r)t
其中:Bi
项目i的净收益现值;
bi(t) 第t年从项目i获得的消费性收益;
四、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率
★成本/收益分析是对项目或方案所需要的社会成本
(直接的和间接的)同可得到的社会收益(直接的和间 接的)尽可能用统一的计量单位──货币分别进行计量, 以便从量上进行分析对比,权衡得失。
(1) 公共支出项目不存在利润概念,而存在“消费性收 益” (2) 为了可比,有必要将各项目的“消费性收益”统一 转化为同一度量单位——货币单位 (3)预算约束下选择净收益现值最大的项目是追求效用最 大化的必然结果
五、成本效应分析
“成本效应分析”是在在约定目标的前提下寻求 最低成本的方案,或者在给定的成本前提下寻求 最大的产出方案。
“成本效应分析”与“成本收益分析”的重要区 别:
1、前者的目标是单一的,而后者的目标是多元的; 2、前者对于效率的分析和评估主要集中在成本上,而 后者则不仅要顾及成本,也要顾及收益,因而更加强调 动态性。
1、社会贴现率站在社会整体立场。公共部门的决策者 不仅要关心本代人,也要关心后代的福利。
2、从父爱主义的观点看,私人部门受到狭隘的自身利 益限制,会用一种过高的贴现率对未来收益进行贴现。
3、公共投资具有正外部性效应。
因此,在公共支出项目评价上,适当降低贴现率是 必要的,有利于发挥公共支出项目的优势,选择那些长
较高的贴现率使那些短期项目容易中选,而长期项目则
容易被排除。因此,高贴现率往往剌激政府追求短期效
率,过早地消耗自然资源。
(一)基于私人部门收益率的贴现率
“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学派” (SOCC) :应当 以资本边际成本为依据确定公共支出项目中的贴现率。 公共支出的社会机会成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投资市
图 公共支出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公共支出项目
项目成本
项目收益
内部成本 外部成本 内部收益 外部收益
外部
外部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外部
外部
直接收益 间接收益
区分“外部直接效应”和“外部间接效应”的标 准
1、是否导致重复计算标准 ——如果将这些因素计算在内,是否会产生重复计算。如 果会产生重复计算,就可以确认其不属于直接外部收益。 2、相关性标准 ——与项目本身的相关性多大。如果直接相关的因素,应 当计入外部直接效应,如果相关性较小的,就不能计算在 内。例如:凡是通过价格转移而产生的相关行业的利润或 损失,就不应当计算在内。 3、社会总福利提升标准 ——从是否增加社会总福利来判断。如果这些因素有利于 增加社会总福利,则应当入外部直接效应。
三、收益和成本的双重博弈计算
1、将项目所引起的“从属性的利润”(间接外 部收益计算在总收益内,因而使建议看起来特别 有吸引力。 2、是将两种背反的情况同时计算进收益内。 3、既计算直接收益(或成本),又计算间接收 益(或成本)。
第三节 项目分析中的价格与贴现率
一、机会成本、影子价格和无形成本 影子价格:是指在无法直接计算某些资源的使用价 格,或者直接收益时使用的替代价格。 机会成本:是指政府在放弃利用这一资源或者商品 产生时的替代成本。 无形成本:是指无法按现行办法计算出的经济价值。 例如:生命价值。
三、公共部门投资与企业投资的区别
(一) 企业投资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